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的随笔     
陈鸣树 《新读写》2008,(9):54-54
鲁迅的一生,除了写过小说、学术著作、诗歌(含散文诗)以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沉熳在他的杂文写作之中。杂文,即广义的散文,其中也包括随笔。他的杂文,有十七卷之多。如《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等。其中有议论的,有叙事的,有抒情的。  相似文献   

2.
<正> 鲁迅的十六本杂文集,除《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拾遗》外,都撰写了《序言》(或称《题记》、《前记》、《小引》《题辞》)或《后记》(或称《附记》),计有《序言》十四篇,《后记》六篇(即《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后记》、《〈伪自由书〉后记》、《〈准风月谈〉后记》、《〈且介亭杂文〉附记》、《〈且介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几句是旁加黑点的(那时直行排字,现改横排则移置字下),这是特意留下的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图书杂志检查官删改原稿的痕迹。本文编入《且介亭杂文》,作者在《且介亭杂文·附记》里说:  相似文献   

4.
鲁迅论史学     
中国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 ,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华盖集·忽然想到 (四 )》发思古之幽情 ,往往为了现在。———《花边文学·又是“莎士比亚”》我们看历史 ,能够据过去以推知未来。———《华盖集·答KS君》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 ,洞若观火。———《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无论学文学的 ,学科学的 ,他应该先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应如何研究历史和评价历史人物呢 ?“盖世之评一时代历史者 ,褒贬所加 ,辄不一致 ,以当时人文所现 ,合之近今 ,得其差池 ,因生不…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现代杂文的集大成的开山祖。他的《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品中的有些篇名,含蓄而意深。因此多被曲释。现略举两例,探其真义以正误说。如鲁迅的“且界亭杂文”,本应读成“租界亭杂文”。而人们常常将其“且”字读成“而且”的且(qīě),这是不对的。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共为三集、收鲁迅1934年至1936年杂文共119篇。写这批杂文的时候,鲁迅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四川北路,即“半租界”的地方。“且界亭杂文”的“且介”二字,是巧取“租界”二字而成的。“且”字取“租”字的右半,“介”字  相似文献   

7.
鲁迅创作于1919年4月的小说《药》,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深深激动了广大读者的心,卓越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独特的命题,巧妙的构思,开  相似文献   

8.
孟晖 《文教资料》2010,(20):12-14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其文学成就是杰出的,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影响其被不断"神化",真实面目变得模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鲁迅《介且亭杂文末编》中的作品,还原鲁迅的人生态度,为鲁迅研究提供某种视角。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的课下有两条注释:一是关于梅兰芳,一是关于邵询美。但对相关人事语焉不详,教师和学生对这两条注释也很是隔膜。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聊以补充,以资教师备课和学生阅读之用。  相似文献   

10.
鲁迅妙语录     
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见心里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杂文,是投枪,是匕首,足使黑暗的事物,在其威力下,无可遁形。所以,读者爱读鲁迅的杂文。可是,当年,倘在苏州东吴大学图书馆借阅新文艺书报,应有尽有,只是少了一本《华盖集》,学生始终借阅不到。堂堂高等学府,还买不起一本《华盖集》?原来,东吴大学教员中,有个杨荫榆,担任该校日文兼教育学教授,在那里颇为得势。至于读者问,该校图书馆不购藏《华盖集》与杨教授在那里执教,有何关系?这只须读《华盖集》,鲁迅在里头纪录了杨荫榆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长校期间,雇佣老妈子殴打女学生的光荣历史。为大众所爱,而为丑类所憎的文宇,这就是鲁迅的杂文!  相似文献   

12.
一、解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最初是用日文写成,发表于日本一九三五年六月号《改造》月刊,中文译文载于同年七月在东京出版的《杂文》月刊第二号上,题为《孔夫子在现代中国》。后由作者“略加改定”,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现编在《鲁迅全集》第六卷。标题改成用定语“在现代中国”修饰中心词“孔夫子”,更明确了讨伐对象,突出了中心思想,增强了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一诗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首句曾被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一文所引用,这篇文章近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作为教材。最近读了一个学校语文组关于这篇文章的教案,其中把苏轼“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话解释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关于批判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写过许多论著,《拿来主义》就是其中十分精辟生动而富有战斗精神的一篇。这篇杂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中华日报》的副刊《动向》,署名霍冲,后收入《且介亭杂文》。此文发表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  相似文献   

15.
看到一份排成铅字、印在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的教案,标题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其中有一惊人之笔: 针对学生回答,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不是读“且介”,读“租界”。孤陋寡闻如我,向来只知道“且介”读如本字,未闻应读为“租界。”我想还是且慢“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最黑暗的年代。“左联”青年作家柔石等5人于1931年2月7日深夜(或8日凌晨)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区的旷野被秘密枪杀。反动当局施高压禁锢消息,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提到“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现经查明,此即冯雪峰化名“蓝布”,在1931年3月30日《文艺新闻》第3期发表的《在地狱或在人世的作家?》,该文以读者询问作家下落的方式,披露了这一骇人听闻的卑劣的杀戮。鲁迅历来主张“能杀方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并一贯反对“久受压制的人…  相似文献   

17.
把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一书名中的“且”字读成“而且”的“且”(qiě)是误读,应读作“租界”的“租”(zū)。这是因为写作这批杂文时,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所谓“半租  相似文献   

18.
书信类的文字,因性质特殊,历来广受读书人所宝爱,甚至作为研究写信人的“秘籍”。鲁迅说过,读书信,“实在是因为要知道这人的全般,就是从不经意处,看出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  相似文献   

19.
这样的鲁迅     
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且介亭杂文·后记》杂文这种体裁,是在鲁迅那里达到了高峰的,就像格律诗是在唐人那里达到高峰一样。每次重读鲁迅的杂文,总有新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鲁迅的杂文,代表的是鲁迅背后的那个时代,以及他一生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整个杂文创作中,叙事性质的文章不仅在数量上占很大比重,而且在艺术上也同样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方面尤以悼念性杂文最为显著。诸如《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此外类似的还有《忆太炎先生所想起的二三事》等,均属名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