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基于甲醛与氰化钾反应,抑制鲁米诺一氰化钾—铜(Ⅱ)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法测定甲醛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10^10~1.6×10^-8g/mL,检出限为3.1×10^-11g/mL,对9.6×10^-10g/mL的甲醛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结果表明此法为检测室内气体中微量甲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Pb(Ⅱ)在硫酸铵-二甲酚橙体系中出现一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其峰电位E=-0.495 V,还原电流二阶导数I"p与Pb(Ⅱ)浓度在2.0×10^-7-6.0×10^-5mol·L^-1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I"p=0.828×1014CPb(mol·L^-1)+2.22×10^9,相关系数为r=0.9990;最小检出浓度为1.0×10^-7mol·L^-1。采用微波消解法预处理大米样品,测得其中铅平均含量为0.130μg·g^-1,回收率在96.0%-103.1%之间。  相似文献   

3.
类型一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例1 如图1所示,带正电小球质量优=1×10^-2kg,带电量q=1×10^-6C,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点.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B点时,测得其速度vB=1.5m/s,此时小球的位移为s=0.15m.求此匀强电场场强E的取值范围.(g=10m/s^2.)[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在磷酸介质中亚硫酸根对溴酸钾氧化硫堇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亚硫酸根的催化光度法,并优化了实验条件。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0×10^-6~2.2×10^-4g/mL,检测限为4.9×10^-7g/mL,用于焦化废水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图C4×C4、C4×C5、C5×C5的一种全染色,从而得到了C4×C4、C4×C5、C5×C5的邻点可区别的全色数为6.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S)-N-苄基-2-吡咯烷-α,α-二苯基甲醇分光光度法测定Pd^2+的条件,在酸性介质中,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该试剂与Pd^2+形成的物质的比为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94×10^3L·mol^-1·cm^-1.线性范围为9.40×10^-6~3.25×10^-4mol·L^-1,该方法用于模拟试样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电化学聚合1.10-菲络啉合钴(Ⅱ)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并对NO的响应范围及机理作了初步的研究.实验发现,用电化学方法聚合制备的该电极涂加Nation后对NO的检测有高的灵敏度和好的选择性.NO的浓度在4.2×10^-5~2.4×10^-7mol/L范围内氧化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检测限达4.8×10^-8mol/L;  相似文献   

8.
题目 在△ABC中,已知B=45°,D是BC边上的一点,AD=10,AC=14,DC=6,求AB的长。 解法1 在△AD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C=AC^2+CD^2-AD^2/2AC·CD=196+36-100/2×6×14=11/14.  相似文献   

9.
王晓冬 《物理教师》2007,28(6):44-45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中有一题目如下:估算地球大气层空气的总重量.(最后结果取1位有效数字).此题解答: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大气压强为p,则大气的总重量G=4πR^2P.因R=6.4×10^8m,P=1.0×10^5Pa,代入得G=5×10^9N.由解答过程可以看出,这里认为“大气压是因为空气受重力而产生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4×4×4=3×4 B.4×4×4=3^4[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已知A≠0,且A×5/3=B×9/10=C÷3/4=D×4/5=E÷6/5,把A、B、C、D、E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巧设——以虚求实例1图1为电容C=5μF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示意图,两极板带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5×10-6C和Q2=+9×10-6C.两极板间距d=20cm,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为多大?解析常见的电容器的物理模型都是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电荷在两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此时可由E=Ud和U=QC解得E=CQd.本题需将两极板带同种电荷的问题转化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问题.我们知道,如果电容器两极板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为此,设想让两极板分别再带Q3=-7×10-6C的电荷量,则两极板就分别带有电荷量为Q4=2×10-6C的异种…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2^-2=-4 (B)(3^3)^2=3^5 (C)(√2+1)(√2-1)=1 (D)x^8÷x^4=x^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例 25.6mg铜跟含有1.4&;#215;10^-3mol硝酸的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完毕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毫升?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图1,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FG叠放在一起(点A与点E重合),已知AC=8cm,BC=6cm,∠C=90°.EG=4cm,∠EGF=90°.O是△EFG斜边上的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地理     
有关时间的计算 (一)易错考点分析 1.地方时、区时等的计算时间计算:依据:每150相差1小时或每10相差4分钟) 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相似文献   

17.
从近几年来出版的各种教学书刊、复习资料,或一些考试命题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一些病命题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同一个“有特色的”病态命题往往出现于不少的书刊,考试及教学论文之中,以讹传讹,造成相当一部分师生教学中不求甚解的习气,本文仅举几个典型例子作点剖析。1命题设计中问题与图示缺乏科学性例1:如图,木块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不计滑轮的质量及机械摩擦,当拉力为0时,木块浸入水中体积为cm3。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拉力F为牛顿。使木块由漂浮状态匀速向下运动到上表面离水面l0cm,拉力做功焦尔。(g=10牛顿/千克)(答案600,2,0.48)此命题构思新巧别致,被一些书刊和物理教师所选用。对第三个空普遍解答如下:此功可分两个过程求解:①使木块从自由漂浮态移到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齐。此功w1=F拉S拉=0+22×(0.04×2)=0.08J。或w1=02+4×0.04=0.08J。②使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齐移动到上表面离水面恰10cm深。此功W2=F·S=2×(2×0.1)=0.48J。乍一看,觉得这样的解答思路正确,解法天衣无缝。其实却犯了一个不易发觉的大错误!在初中知识范围内,一般根本不涉及变...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数理化》2009,(11):47-47
1.能,如138×42=5796,198×27=5346等。2.不能达到,要达到平均速度为40km/h,他要用10/40=0.25(h),但实际上他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已经为5/20=0.25(h),因此,他不可能使从A地到C地的平均速度为40km/h。  相似文献   

19.
1.正用分配律 例1 计算(-12)×(13/6-3/4+4/3). 解(-12)×(13/6-3/4+4/3)[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老师讲过,加法和减法之间有联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如:30+10=40,则40-30=10,或40-10=30;乘法和除法之间也有联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20×3=60,则60÷3=20,或60÷20=3;加法和乘法之间还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