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自我认识不足等原因,女大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中常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谭嘉辉 《科教文汇》2008,(5):115-115
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自我认识不足等原因,女大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中常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论述了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分析了健美操锻炼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女大学生自信心和表现欲。还锻炼了女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了学习成绩,增强了心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5,(3):97-98
鉴于当前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实验针对瑜伽课中采用PNF法放松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在瑜伽课放松阶段采用PNF法可有效提高女大学生自信心,从而达到了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网球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尤其是网球女运动员李娜,推动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高校也开始掀起"网球热"。本文主要介绍网球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网球技术的方法,并增加学习网球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徐琳  吴君民 《科教文汇》2020,(13):16-18
本文从分析独立学院女大学生的性别优势和劣势出发,探究这一群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角色定位困境、心理困境、机遇和资源困境,并提出高校应从激发内生动力、施行分类培养、争取社会支持三方路径入手,加强女大学生自信心重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营造多方联动的适切性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7.
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道秀 《今日科苑》2009,(12):217-2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长江大学部分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训练后的心理健康认知情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进行健美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表现力,增强自信心,调节心态,使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修养得到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缺乏自信心的大学生现状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竞争强烈,很多大学生自信心缺乏。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普及,提高心理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迫切要求,自信心作为重要的人格品质,对心理素质及成功人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大学生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多角度分析教育的对策,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李秋实 《内江科技》2011,32(3):89-90
学生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和态度,本文通过对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女大学生效能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健美操教学中提高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主流,各学科教学都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健美操的生命,健美操教学更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在健美操教学中如何培养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院全院选修160名女大学生进行一学期教学锻炼后,在锻炼前后进行生理、心理功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瑜伽教学有益于女大学生健美体形、增强体质和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终身体育的含义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研究,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方面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郭怡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62-262,264
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影响个体对待挫折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自信心不是很强的现状,笔者试着寻找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的方法,希望能真正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14)
瑜伽在近些年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女大学生参与瑜伽运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高校女大学生通过练习瑜伽不仅可以达到身体锻炼的效果,而且还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教学实践经验入手,对高校女大学生瑜伽课程练习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高校瑜伽运动开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邹冬梅 《科协论坛》2007,(9):121-121
在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下,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给高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逐步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随着该问题研究的深化,女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的心理学基因成为根本症结。因此,本文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心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程海东 《科教文汇》2011,(6):132-132,13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辽宁工业大学在校女学生体育活动的情况,结果显示,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情绪不高,活动的时间、强度不足。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终身体育观念淡薄、缺乏有组织的体育指导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对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不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增加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建议,希望能为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7名在校女大学生系统地进行一年木兰拳教学,在教学前后进行生理、心理功能指标的测试,探讨了木兰拳运动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自我感觉症状的影响。说明了木兰拳运动不但是适用于中老年人的健康,同时也是发展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对于心身处青春发育期的大学生,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协作精神、耐挫能力等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变化,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在的体育教学大纲没有充分考虑到女大学生的特点,因此高校健美操老师在上课中,应注意教学语言能力、合理编排的动作和教师本人性格魅力对女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数字电子技术具有简单易学、应用广泛、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通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信心、协作能力、探索精神,增强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