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闻是传递当今国际社会变化的重要工具,也是各国互相了解的重要渠道。各国的法律文化不尽相同,对新闻英语的翻译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介绍新闻英语的特点和东西方法律文化差异,分析探讨法律文化差异给新闻英语翻译带来的影响,提出跨法律文化下新闻英语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英语新闻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篇内容的精华,也是全篇信息的高度浓缩。而英语新闻标题具有不同于汉语的新闻标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用词高度精炼、修辞手法的丰富使用和文化信息的强烈体现。本文主要从新闻英语标题特点出发,从而归纳总结出其翻译策略,从而帮助译者能更好地忠实于原文,传递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3.
英语新闻翻译不仅涉及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形式转化,还涉及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两种文化信息转换,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中西方语言习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因此,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应树立跨文化翻译意识,并从英语新闻语言表达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出发,选择合适的英语新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对比英语国家母语使用者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英语语料的方法,调查了中国大学生在英语书面语中使用对比性话语标记语的总体倾向。本次研究涉及的语料是中国某知名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的10篇毕业论文以及从国外学术期刊上随机抽取的英语国家母语使用者所发表的10篇学术论文。研究结果表明,较之英语国家高水平的母语使用者,中国大学生在英语书面语中使用的对比性话语标记语具有口语化、简单化、使用位置固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迁移(文化移入)假设为理论基础,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基于两大语料库,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对于话语标记语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的习得和使用情况,以期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朱晓茜 《职大学报》2010,(1):121-124
隐性采访因其内容的真实性、鲜活性而颇得新闻媒体和记者们的欢迎。然而,法律上并没有赋予隐性采访积极的地位,相反,它却受到很多来自法律和道德上的约束。因此,各媒体应谨慎使用隐性采访手段。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要在法律、道德允许范围内使用隐性采访。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外最新信息。英语新闻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外各种媒体中出现。本文就英语新闻在标题、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特点加以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元话语是语篇中组织话语、吸引读者注意力和表明作者意图的表达。通过对比分析法律语篇和新闻语篇中的元话语,发现其使用规律和语用功能有差异。新闻和法律语篇中元话语的选用是语言结构与语境因素相互顺应的结果。作者为了达到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在选择语言时对多种因素做出顺应关联,通过多种因素实现对语篇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英语作为一种普及最广的语言,受到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培养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擅长英语的国际性人才,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已经僵化,引起僵化的原因涉及多个领域。作为外因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可能具有促进作用,也可能具有阻碍作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改善写作僵化至关重要。与隐性教学相比,显性教学更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注意,而注意在语言输入等环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写作课堂上,教师应尽力发挥显性教学的力量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如关注教师话语、优化写作知识输入、及时创造输出的机会及利用纠正性反馈的作用,以期最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英语写作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