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小班化教育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班化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在西方,小班化教育几乎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其发展的加速点。通过对从小班化教育在西方各国的扩展以及综合化策略的形成两方面来阐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小班化教育的发展,评析其迅速发展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资讯     
6年投入专项经费3000万元"小班化"成南京均衡教育着力点目前,南京市的中小学小班化教育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稳步增长,还保持着高质量的推进。如今在南京,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推进教育均衡的着力点、优质教育的增长点以及家长择校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3.
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所在,也是政府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撤并学校为主要方式的教育资源的"第一次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目前北京市东城区以打破一校资源所有方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优质均衡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今年秋季起在四年级两个班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尝试,希望通过"小班化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推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一、在四年级实行"小班化教学"的背景我们学校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终日忙于生计,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四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成绩:语文平均分为42.05,数学  相似文献   

5.
作为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着力点,扩大优质教育新的增长点,南京市自2001年秋开始在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以来,无论是在理念的更新、实际的操作、还是人才的培养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更是提出了"面向‘每一个’的教育"的新主张,全力提升小班化教育的品质。那么,未来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将如何发展?笔者仅就"教学层面"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有人认为小班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在小班化教育的实施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始终缺乏与小班化教育相适应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小班化教学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的渠道之一.小班化教学分层设计,它是指充分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一种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尊重和发展.去年我校作为小班化试点学校,我们没有经验,需要学习,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实践与研究,进行小班化实验,一年来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小班化教育重视"合作教育"和"分层教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问题矫治视角这一视角以国内为主,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乱收费、学校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的解决与纠偏的延续与发展,是针对现实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问题矫治之道。国内学者认为:“通过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步解决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失衡现象,尽可能均衡地分配教育资源,是政府制定公共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班级人数的减少为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为实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小班化教育,山东省滕州市提出四个"百分百"的新理念,即"百分百关注,百分百互动,百分百展示,百分百育人",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里。洪绪镇教委因势利导,用足资源,率先实施小班化教育改革,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润泽,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典型引路式"的经验推广20世纪90年代后期,原国家教委先后推出湖南汩罗市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和烟台的整体性、全面性改革经验。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的区域推进深化阶段,教育公平开始成为这个时期渐受关注的新话语,问题域从区域间差异与均衡拓展到了区域内的差异与均衡的研究。山东寿光和安徽铜陵作为新的改革典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教育质量是全球关注的核心话题,只是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质量指向的内涵存在差异。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所关注的教育质量以升学率为标志,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地区和学校秉持这样的质量观。在其后的发展阶段中,公平、均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受质量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永恒"性质制约,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开始提出"高位均衡""优质均衡"概念来解释质量与均衡的关系,试图既保持质量的核心地位又兼顾社会要求均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教育”是近年来在教育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词语。小班化教育再也不是贵族化、特殊化的代名词,它已成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均衡教育、优质教育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所谓“小班化教育”就是一种班额较小(不多于28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教育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缩小班级规模教育改革,从1999学年度开始,启动全国范围内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美国的小班化教育实验对我国进行小班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应为小班化教育改革提供稳定支持的政策环境,立足在小学低年级逐步推行小班化,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小班化班级规模,优化校内资源配置,加强教师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4):125-126
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迎来了变革。"小班化教学"就是新课改背景下响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小班化教育作为优质基础教育的载体,对于突出学生主体,拓展学习空间,转变学习方式以及提高学习质量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方面的差异性,实施差异化教学成为提升小班化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个体发展,体现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可见,小班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文章就针对小班化模式下有效实施高中生物教学的途径进行深入探究,以期在新课改背景下探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及深化素质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苏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发展引发了义务教育面貌和生态的深刻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发展观、发展环境、发展心理的均衡和教育满意度、学校发展内驱力、区域内教育生态水平的提升;既有全国其他省份共同的特点,又有江苏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均衡发展的特定形势和背景,表现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优质均衡建设的示范引领,实现了教育公平的更广覆盖;江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后呈现的发展态势对思考优质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小班化教育呼唤小班化教师具有与此相适应的专业素养,而小班化课堂观察必然是小班化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一、课堂观察--规约小班化教师行为的内在需求 课常观察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美国的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于1960年提出,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所做的相心研究.这种科学的观察方法自然备受小班化教师的青睐,小班化课堂观察留给教师最鲜明的记忆是精确、直观、简约、有说服力的数据,它满足了教师对小班化课堂"精细化"反思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教师为学生操碎了心,学生却不领情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追求教育均衡、提升办学条件、打造优质教育的社会诉求下,小班化教育应运而生.小班化教育以其特有的优势,展示出独有的魅力.但回首我们在小班化教育探索过程中留下的步履足迹,静心思索,用心比较,不难发现许多地方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形式变了,本质仍旧.常规训导、班队建设、文化布置、活动策划……教师忙得晕头转向,一心为了学生,学生却对此并不领情.而且,教师所吃的"苦"、所受的"累"与学生的发展并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杨中枢 《教育研究》2012,(4):103-107
我国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八年左右的酝酿准备,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与推广,如今小班化教学研究正在深入发展并不断进行理性反思。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不仅关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意义,而且深入研究和探讨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策略。小班化教学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本土理论研究缺乏、高度理论概括不足、结合具体情境的行动研究较少等问题。今后我们应在构建本土小班化教学理论的同时,展开小班化教学的行动研究,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在我国推行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如何实现区域内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摆在区域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大命题。近年来全国已有一些地区,如广州、沈阳等地开始了区域内学区化管理的尝试。北京市海淀区已走过40年的学区管理历  相似文献   

20.
优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研究的重点,我国的优质教育是世界“学校重建”运动与本土的“素质教育”等动双车响的产物。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世界各国关于优质教育的研究,对优质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提出了发展优质教育应注意个关系:优质与均衡的关系、“大楼”与“大师”的关系、发展与选拔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实际,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