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来上海交通大学之后,难免会有人问:你觉得上海交大怎么样啊?这个问题太泛,不好回答。如果非要说个总体印象的话,我觉得交大就是一所江南的"牛栏";牛气足,牛人多。除此之外,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还不错。如果你有心来这间江南"牛栏",甘心做一头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牛",那么,欢迎你!  相似文献   

2.
唱歌     
《小朋友》2006,(9)
1.卡卡和同学们在一起学唱歌。你也试试:都唱得不错,谁站起来唱给大家听听?3.你赞成她的想法吗?哇,站起来唱,太、太、太不好意思了!老师说大家都唱得不错,我再唱大家也不会称赞我。不唱,不唱。2.听了老师的话,你会怎么做?7.你愿意唱给大家听吗?来,唱吧,唱吧:4.你赞成他的想法吗?我要唱,让大家听听我的歌!5.你赞成他的想法吗?6.你赞成他的想法吗?也许别的小朋友唱得比我好,我要唱的话会被笑话的。我不唱。唱歌  相似文献   

3.
朱华贤 《初中生》2005,(17):30-31
从礼堂出来时,欧阳公明对旁边的同学说:"今天这个报告不错,真让人大开眼界."走在前面的武兴宜回过头来说:"真是少见多怪,这样的报告也能让人大开眼界,这眼界也太那个啦!"话语中显然有一种不屑一提的味道."什么?少见多怪!难道你讲得比他还要好?"欧阳公明反问.  相似文献   

4.
对付流言,有什么好方法呢?本人因为深受其害,在伤痛中略有感悟,说出来供大家探讨探讨。1.阿Q精神。这个方法不错,如:被传说爱出风头,你可以认为他们是嫉妒你的才华才这么说的。这样一想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相似文献   

5.
正有位名叫华子的男生问我:"卡西姐,你说,我这种穷人家的孩子,能行吗?能翻身吗?我觉得我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在华子的言谈中,我发现他极度不自信。大学时,他文章写得不错.有一次,老师寻了个机会,鼓励他投稿,参加一场写作大赛。他为此感到欣喜,却也十分焦虑。他夜不能寐地构思,地上的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也没写出满意的作品。老师嘱咐他:"没关系,我看你其中好几个故事写得  相似文献   

6.
<正>有一位国际大盗,偷遍了世界的宝物,可是在一次行动中却不幸失手被捕,你认为他被捕的原因是?A,遭到报应B.误触警铃C,运气不好你的选择:选择A:你习惯用感性的思维方式。凡事皆以"好坏"、"喜恶"的二分法来判断,你很能体谅他人,对朋友也相当照顾。选择B:你对任何事物都能客观敏锐地去观察,有不错的逻辑推理能力,思考模式十分理性。选择C:你遇事常用直觉分析,略有超能力的倾向,在瞬间便能想通一件事,喜欢预测结果且时常应验。  相似文献   

7.
谭星信箱     
《初中生》2008,(10)
上期"请你出手"小栏目中"鲁×"的提问由湖北省武汉市的刘艳同学回答:她有她的生活方式,你有你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影响和伤害到别人就行。再说,如果世界只有一种颜色,你不觉得太单调了吗?准备好了吗?本期"请你出手"期待你的出手!同时,  相似文献   

8.
职工教育究竟是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还是有为的同时也要有位?职教同行相当一部份同志认为有为才有位,即通过努力工作去争取职教工作的地位。但也有人指出,倘或说有为才有位正确,又何尝不可说有位才有为也不错呢?孔夫子不也说过:“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吗?其辩证观点是,有为的同时才有位,有位的同时也要有为,不管是看重“为”还是看重“位”都是不科学的。这样看似乎对“为”与“位”的辩证关系谈得比较全面。但  相似文献   

9.
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听一些所谓的"好课",初听觉得不错,但品味以后才感觉到那只是表面的华丽,课堂不是真正有活力,学生也只是教师进行表演的道具.所以笔者认为,要想自己的课堂有活力,你就必须是一位有情感的老师,只有把情感真正融入你的课堂上,你才能走得更远.笔者就从小学数学"活力课堂"中的情感人手,谈几点浅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心理测试     
学校生活让你感到多大的压力?你正搭乘BUS上学,这时发生了一件让你觉得不太舒服的事,你觉得会是下列什么事?A. 车厢里的广告有你想看的,可是被人遮住了看不到。B. 旁边的先生正在看报上登的四格漫画,于是你也跟着看,在你还没有看到最后一格时,那位先生就下车了。C. 你觉得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看起来很面熟,但是怎么就想不起来他是谁。D. 车厢里有几个漂亮MM一直朝我这边看过来,还一直在笑,她们是在谈论我吗?我怀着这样的疑问下了车。选A:你所承受的压力算是中下程度。虽然自己心里想着:“真是烦死人了!”但实际上自己才是造成别人压力的…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 (出示)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雇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说说你心中的感受. 生:我觉得海伦太可怜了,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多的娃娃呀! 师:你能通过朗读读出心中的感受吗? (生读,声情并茂) 生:我觉得上苍太不公平了,小海伦那么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师:一岁半的小海伦,看不见也听不到.这种状态下她会怎样面对生活呢?请同学们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纸上继续写下去,从此海伦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2015,(Z1):42-43
如果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兴致勃勃地请同学来参加你精心准备的生日宴会。大家都精心打扮了一番,只有一位同学居然邋里邋遢地出场,使你觉得浑身不自在。请问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A.直接对他说:"你不觉得你破坏了今天的宴会吗?"B.在背后贴个标语整整他。C.调侃着说:"不错嘛!这身打扮很适合  相似文献   

13.
正1冬天好冷啊。我两手抱住被子,像猫猫那样把头低下去,努力吸里面热腾腾的珍珠奶茶。我说:"猫猫,你说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太小资了?"猫猫含糊不清地说:"谁说的?这才是高三生活呢!"我俩下午没去上课,理由是教室太冷,并偷偷跑到附近一家水吧,一边喝热的珍珠奶茶一边看电视里播放的青春偶像剧。猫猫说:"米米,我真羡慕你,长得那么漂亮,我要是有你一半的身材,准有一大群男生喜欢我!"  相似文献   

14.
正为什么一个小手术就要全麻?麻醉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吗?局部麻醉是不是比全麻的风险要小?……对于麻醉,家长有太多担心,也觉得它太"神秘"。现在,我们就帮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丁当要做个小手术,医生告诉家长,需要全麻,这令他们担心不已:丁丁才11个月这么小的孩子要全麻,能行吗?这样的担心,不是一两位家长有,只要宝宝接触到麻醉,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有下面这些关于麻醉的担心:  相似文献   

15.
卜声一气\ 阿龙:爱德华, 见到你真是太爱德华:阿龙,MY-GoD,太意外了。怎么高兴了。样,Lovelyday,isn‘t(天气不错,是吧?阿龙:噢,不错。就是有点起风了你考阿龙:mygod,英国人怎么这么爱谈论天气呀?爱谈天气的英国人@平平 @双马  相似文献   

16.
在不久前的一次校庆会上,我偶遇一位中学同学.我们谈现在、谈过去,不知不觉中,谈到教过我们的老师.这时,我这位同学情绪十分激愤地说:"这个老师毁了我的一生!"我听了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夸张的说法一区区一个中学教师,怎么会毁人的一生呢?他叹了一口气说:"记得初中时,我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可有一次不知为什么语文考得很糟,老师狠狠地批评我:‘怎么搞的?别人大踏步前进,你大踏步后退,我看你是没救了!'从那以后,我常扪心自问:我真的没救了吗?你想,老师的话就是权威,权威都认为我没救了,我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呢?从此一蹶不振,成绩果然大踏步后退,直到高三毕业前才摆脱了这个阴影,勉强上了电大……"  相似文献   

17.
王鹰 《教育与职业》2003,(10):46-47
通过这个小测验,可以自我检测嫉妒心理的严重程度与类型,有助于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哦!这一测验共八个问题,每个问题后面有A、B、C、D四种答案,从中进行选择(仅限选择一种)。1.你的同学穿件过时的服装,却又洋洋得意,问你:”这件衣服漂亮不?”那么,你如何回答?A.“……”(不吭声,暗自发笑)B.“不错,很漂亮。我也想有这么一件”C.“这不错。在前些时期穿更好。”D.“不太适合,过时了。”2.同学带来了极为漂亮的书写笔,你也想买这么一支。那么,怎么办呢?A.询问是在何处买的B.自己找支与之相似的钢笔来C.婉转地打听是哪家商店出售的D.打…  相似文献   

18.
特长(相声)     
二甩:伞近流行一句话你知道吗? 乙:什么话? 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课内学文化,课外学特长! 乙:.学好文化,发展特长,这太好了! 甲:人人都有特长,我就有多方面的特长…… 乙:你太不谦虚了。 一甲:在你面前.还谦虚什么?跟你说,无论如何我比你长!(做手势) 乙:咳,这就叫特长呀? 甲:哈,开个玩笑嘛。我有一项特长,会书法。最近,我的书法作品在省里获得一等奖了。这算是特长吧? 乙:哦,不错。这当然算是一门特长啦。不过,你可别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的!你不是说你有多方面特长吗?还有呢? 甲:还有……还有,我会说话! 乙:废话,谁不会说话!除非你是哑巴!…  相似文献   

19.
依依 《课外阅读》2013,(2):30-31
<正>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人,他们喜欢说:"是的,可是……""你不是总说很想学跳舞吗?听说你们学校的舞蹈协会不错,怎么不去报名学习一下?""是的,我也听说了,可是,我都是成年人了,肯定跳不好,再说……""你不是一直觉得自己文笔不错的吗?何不向报纸杂志尝试投稿?""是的,可是,谁知道有多少人都在投稿呢,我不行的,再说了……"  相似文献   

20.
"你枉为特级教师!你和孩子们谈话有时太欠考虑。你发现没有,咱儿子不唱歌?"一天,妻子认真地对我说,"本来我也没注意,和儿子闲谈时才了解到。他上一年级的一天,正兴致勃勃地唱刚学过的一首歌,你在一旁说:‘跑调了。你怎么五音不全?’从此,他再也不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