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416例脑卒中患者按缺血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分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卒中患者411例作为对照,观察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升高的情况。结果: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果糖胺升高和果糖胺、空腹血糖均升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出血性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和仅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不仅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应激性血糖升高以出血性卒中多见。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 脑卒中即老百姓常说的中风.它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是由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即我们通常所听说的脑出血.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产生的栓子堵住脑血管,导致脑缺血.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进展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但其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近年来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进展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其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中既有患者本身的因素也有治疗中的因素,对于同时具备上述多项危险因素的患者,病情演变更是难以预料,应引起高度重视,并从不同的环节着手积极处理,以阻止脑梗死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阶层固化是社会流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或非正常状态,阶层固化所涉及的主要对象是青年群体,因此,阶层固化实际上指的就是青年阶层的固化。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社会流动机制发生改变,弱化了底层青年的教育动力,使先赋性因素取代后致性因素,成为决定青年群体社会流动的首要因素。因此要保证社会流动畅通有序,必须破除青年阶层固化的格局,建立并健全促进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往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分析多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 ,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炎症反应已成为引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引起炎症的主要原因为细菌及病毒感染 ,如肺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等。缺血损伤后炎症反应或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 (≥ 37.5℃ ) ,可进一步加重脑缺血后的细胞损伤。1 炎症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研究的比较清楚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许多药物治疗研究。炎症反应在缺血性卒中中涉及两个方面 :(1)促使动脉血栓性卒中的炎症或感染过程。 (2 )缺血性损伤后形成部…  相似文献   

6.
李潇 《科技文萃》2001,(10):142
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病因目前尚属未知,但有许多研究提示引起该病的危险因素远超越遗传学的范畴.有些研究将该病与缺乏体力活动相联系,还有些研究者认为该病是因为缺乏促人兴奋的脑力活动所引起,用脑或不用脑与认知能力是否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α)[LP(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增高与青年人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取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50例青年人脑卒中患者LP(α)、OXLDL含量,并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脑卒中患者血清LP(α)、ox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LP(α)、oxLDL含量增高是青年人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有些中小学生成绩不能提高,总是抱怨脑子笨、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弱,以致形成心理障碍。其实,对绝大多数中差生讲,培养其非智力因素是改变后进局面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待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应当特别重视那些培育人的灵魂的意识、情感和信念的认识。”而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幼儿期到青年初期是关键期。班主任要适时地施行教育,以培养出身心健康、德识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一、训练目标1.读一篇文章,能够读了上文,合理猜出下文的大致意思。2有些作品,文末内容含蓄,或没有交代结果,阅读时能凭借联想和想象猜出结局,或补上一个合乎清理的结果。二、例题解析例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已知的内容猜测后边可能会写回些内容:我常常收到不少青年文学爱好者的来信,诉说他们在写作中的苦闷,以为自己欠缺的只是写作技巧,他们并不全知道,文学创作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读了这个语段,已知的内容是;①青年文学爱好者在写作中有苦闷;②文学创作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准确猜读,应该抓住哪一点呢?显然应该…  相似文献   

10.
一、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近几年来,无论是在和青年朋友的接触中,或是在与老年人的交谈中,常常听到人们谈及两代人之间的隔阂问题。有些《青年心理学》也指出,“对于成年人来说,青年在思想上离开我们的距离要比儿童大得多”。不少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这种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往往是在对青年的品德教育中产生意义障碍的原因之一,也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摩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很多选择。选择完之后,也许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我们改变选择,甚至有些因素是理性的,但是通常人们不愿改变最初的选择。针对这个现象,进行心理学的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怎样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冯宁昌,王佩爽有些文章认为,逆反心理在大学生中易于出现,是青年行为偏离的一种类型,应作为青年行为中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探讨。有的则把逆反心理视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一种心理特征或不正常的病态心理。笔者对上述意见不敢苟同,兹陈述浅见,意在...  相似文献   

13.
测量血压是项最普通、最常用的诊断技术,容易掌握。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被疏忽,尤其是老年人测量血压,老年人高血压与年轻者不同,老年人是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往往不高或相对较低,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生理或病理改变,故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已被认为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任何年龄与任何性别的人群中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的发生与血压呈正相关[1] 。近年对心血管病防治时发现即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其心血管意外危险仍远高于正常人群 ,而轻度高血压患者在同等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可相差 2 0倍 ,其重要原因是患者常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仅仅控制血压或某一危险因素是不够的 ,必须在全面了解危险因素概貌的基础上 ,评估患者的综合危险 ,并综合进行防治。这一认识体现在近年提出的个体心血管危险的概念 ,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在一定时间内 (如 5年或…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回忆起来心里总是满满的。记忆里那些事,好像才刚刚发生,我能感受到那时的风和阳光;记忆里那些事,仿佛就在眼前,仍然需要面对。从小学到研究生,十八年的时光将一个懵懂的学童变为胡须满脸的青年。成长就意味着改变,但有些东西似乎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6.
房颤的原因何在?房颤有哪些潜在危险?人们对房颤存在什么样的误区?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众多,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该症。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  相似文献   

17.
危险行为是对人类社会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主要包括有意或无意伤害行为、网络危险行为、烟酒类危险行为、不安全性行为等。生理、心理、家庭、同伴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病人分为青年组(≤40岁)和老年组(≥60岁),对发病危险因素、发病情况、梗塞部位及并发症、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老年人明显多余青年人,青年中男性为主(82.5%),老年中女性比例高(47.18%)。青年组中以吸烟、阳性家族史、高脂血症为常见危险因素,老年组以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为主。青年AMI发病突然,症状典型剧烈,多就医及时,并发症少,死亡率低;老年AMI症状多不典型,常耽误就医,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青年AMI有特定临床特点,可有针对性控制,以减少AMI发生。  相似文献   

19.
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人类认知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研究青年学生认知的规律将帮助我们找出发展青年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更加有成效地提高青年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果。制约青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因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可以分为认知的和非认知的因素。所谓认知因素或智力因素指青年学生本人认知活动的特点。与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卒中发生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发生率为22%~76.1%.其与病灶部位、病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社会、家庭、卒中后遗症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分轻、重两型,随着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