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轫于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伴随"五四"运动的开展达到其高潮,衰落于1925年左右.在这期间大批青年远涉重洋,赴法留学.保定地区是这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中心之一,不但发起时间早赴法人数多,而且开办了整场运动中最早的两个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在这场运动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保定兴起的原因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由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发起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源于辛亥革命前后,1917年前后形成规模,“五四”运动后达到高潮,1925年结束。为了推动这一运动的开展,便留法俭学生达到留法后边做工边学习的要求,他们在国内相继设立了二十余所专供赴法青年学习法语和劳动技能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班)。在河北境内先后设立的有高阳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保定育德中学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保定农专留法预备班和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在这些预备学校(班)学习后赴法留学的学生,后来许多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我国爱国知识青年追求新思潮、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道路的产物。在此期间,专门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各团体在国内组织创办了大量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本文简单介绍这些预备学校的发展情况并剖析了这些预备学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造就了一批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者,这也是此次留学运动的一大特色。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所以会造就如此多的革命者,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勤工俭学一事本身,而是围绕留法勤工俭学群体而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革命导向的社会思潮背景、特殊的留学生构成、劳工救国的留学目的、明确的勤工俭学组织宗旨与职能、工读与抗争交织的留学生活动等五个方面,它们共同促成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革命者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个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运动。由于在地域上、文化程度上以及年龄上存在着诸多差异,留法勤工俭学生的总体理论水平不高,思想比较混杂。但是,经过勤工俭学的实践和斗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终抛弃了教育救国的幻想,逐渐接受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留法俭学会的成立是20世纪初西方先进文明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该会在李石曾等人的组织领导下,本着改良社会造就新国民的宗旨,进行了一系列的留法俭学活动,首开勤工俭学之先河,成为近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新民学会积极发起组织会员和湖湘青年西渡赴法,为湘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旅法会员通过勤工俭学生涯的艰苦磨练和斗争实践,大都抛弃了工读主义等幻想,走上了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救国道路,从而奠定了学会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基础,为日后肩负起中...  相似文献   

8.
高远 《留学生》2010,(5):41-4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迄今已近百年,此运动无论在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皆造就了无数栋梁人才。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有后来成为中国政界领袖及要员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和森等,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五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展得最好的省份,不仅参加人数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而且许多学生归国后都积极地投身于革命 活动,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相对落后和闭塞的四川兴起如此大规模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并得到蓬勃发展有其思想、经济、政治和组织等方 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11,(7):12-13
民国初年,留日热潮渐退,中国留学运动转向到欧洲尤其是法国,而中国共产党内的第二代留学生亦以留法勤工俭学为主体。  相似文献   

11.
留法勤工俭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组成部分,留法学生作为一个独成系统的群体,在中共领导群体中占据重要比重,他们在留法期间艰苦锻炼,回国后参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乎全部重大事件,很多学生为革命和国家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做出了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的《向警予致南洋侨胞父老昆季诸姑伯姊书》刊于1921年12月初的新加坡《叻报》上。向警予在该信中详细记叙了勤工俭学女生赴法的历史,所面对的困难以及各方的救助情况,呼吁南洋华侨提供经济援助。该信对于研究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民国时期女子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勤工俭学生出于高度的责任感,有目的地在华工中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宣传,取得了相当成绩。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成立后,更加注重在华工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并团结他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华工们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并自觉投入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4.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命运有着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广泛传播,使留法的我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和革命青年得以直接接触到马列原著,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取得了重大收获。他们在选择、认同、导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始于1912年。它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留学生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留法俭学会、勤工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等若干阶段的发展,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形成了一个空前规模的热潮。“勤工俭学”,是“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之意,即用自己做工所得的收入,作为入校学习的费用。当时留法的学生,包括官费、俭学和勤工俭学三部分  相似文献   

16.
五年的留法经历是徐特立从"教育救国论者"到"人民教育家"的重要转折点。目前,论者普遍认为张敬尧的通缉是促使徐特立赴法的直接原因。但实际上,在张敬尧以通匪之名通缉徐特立时,徐特立早已远赴法国。通过分析和梳理文献可知,"教育救国"理想的破灭和"劳工神圣"学说的鼓舞是徐特立赴法的主要原因,而当时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则是其赴法的契机和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1918年秋,由蔡元培、李石曾等创立的北京华法教育会在长辛店开设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青年学生半工半读,攻读法文的同时也经受劳动锻炼。后来,这批毕业后赴法留学的青年学生中的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这座二层小楼见证了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的光辉不朽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明媚 《留学生》2010,(3):62-63
时光总会带来一些东西,但远不如它带走的更多。为了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物不被遗忘,于是就有了“纪念馆”。去年冬末的一天,我们一行人参观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金台驿街86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重温了那段给中国带来重大变革、轰轰烈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浅析工读互助团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前后兴起的工读互助团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两次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社会运动。其区别在于"工"与"读"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来源与范围上。二者的指导思想虽不同,但工学(读)主义是其共同的思想要素。二者都是社会改造的积极尝试,社会主义是共同的理想目标。由于活动方式和精神要素的一致,两种运动又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互相调节和转化。  相似文献   

20.
产生于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二十几年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兴起、壮大、衰败三个阶段.它为近代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模式,杰出人才以及理论成果.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有如下启示:"劳工神圣"、"劳动光荣',的宗旨,有利于消除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多样化的工读模式,有助于我们探索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