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主要研究手写体档案智能识别技术在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首先,对手写体智能识别技术实行综述,包括技术概述、在档案数字化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和挑战。接着,概述了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现状和面临的需求和挑战。然后,详细介绍了手写体档案智能识别技术在高校档案数字化中的优势,并探讨了其在高校档案数字化中的应用。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手写体档案智能识别技术在高校档案数字化中的应用潜力,为高校提供指导和建议,以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档案的隐忧:数据失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志宠 《北京档案》2002,(12):26-27,29
目前,档案数字化已从纸质档案扫描,逐渐延伸到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全国性的档案数字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数字化技术之所以能够在档案部门应用并迅速推广扩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数字化成品能很好地保持档案的原貌,这也是众多数字化设备和技术的最大卖点.可以说,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生命线在于其能够保持档案原貌.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8,(Z1):117-118
<正>一、档案数据校对的必要性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把各种载体的馆藏档案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形式互联,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借助于档案数字化技术平台,实现快速检索与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传统载体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音  相似文献   

4.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在档案及其管理、利用诸环节中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事物。由于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档案数字化建设还存在如技术、合作、数字化对象、标准化等诸多问题。因此,档案部门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提出可行性方案,只有这样,档案数字化建设才能健康、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5.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换为数字化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  相似文献   

6.
一、档案数字化及其意义   1.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含义   馆藏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录音、录像)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把各种载体的馆藏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联,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从而及时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基建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及数字化的主要内容,高校基建档案在数字化建设中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档案数字化是档案管理进程中一场深刻的革命,是打破目前档案管理瓶颈的有效措施,在档案管理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正成为当今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热点。本文,为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档案数字化方案,提供合理建议。一、档案数字化的概念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录音、录像)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它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  相似文献   

9.
正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档案数字化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档案管理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已成为档案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档案数字化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字摄影技术等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档案数字化的加工与运行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以及较大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要求对于缺少人、财、物的县(市)级档案馆来说存在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