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直接接触式蓄冷中相变问题的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直接接触式蓄冷中的相变现象,提出了考虑扩散相汽泡晃动的物理模型,并分析了其在连续相中生长问题;物理模型综合考虑了直接接触式蓄冷中扩散相两相汽泡在连续相中流动、换热及晃动的实际情况,其分析解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得到的分析解预示了各种因素对两相汽泡生长换热的影响:m越大,两相汽泡增长越慢,汽泡的增长速率在其开始阶段特快,而后迅速下降。相对于m来说,Pef对两相汽泡的生长的影响要小,Pef越大,汽泡增长越慢;有关理论模型将在新建的直接接触式蓄冷实验台上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冷藏运输的发展前景,从技术和管理组织等角度论述在长三角地区发展蓄冷式冷藏运输的可行性,构建蓄冷式低温物流中心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测量微管外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并解决沿微管轴向导热对微管内部对流换热的影响,本文首次把非接触式测量温度方法引入到微尺度实验中。本次研究搭建了能够进行气体、液体流动与换热的微流动实验台,用蒸馏水作为工质,采用红外成像仪加专用红外放大镜头对微型钢管表面温度场作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得到了在Re数不变时,不同加热功率下内直径为168µm和外直径为406µm微型钢管外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图,进而能得到了沿轴向温度对沿轴向长度的二次导数。建立简化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推导获得了沿轴向的导热对内部对流换热的关系式。实验与理论推导结果表明,在微圆管单相流情况下,其轴向的导热对管内对流换热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
冰蓄冷工程测试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文献以及我国国家标准,对某医学中心的冰蓄冷工程进行测试,从技术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由于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原因,蓄冰装置的蓄冷性能有所下降,但释冷特性较好,一般能释放所蓄的全部冷量,投资回收期为5.1年.通过对该工程的测试与分析得知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是发挥冰蓄冷系统优势的关键.最后,总结冰蓄冷系统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某图文信息中心进行冰蓄冷和电蓄热的设计,以达到供冷和供暖要求,并与常规的风冷热泵系统作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蓄冷蓄热技术不仅转移高峰电力而且节约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6.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综述,概述了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并根据不同规模和投资动机总结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战略,最后比较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液态金属在磁场和壁面不同导电特性下的自然对流换热规律,对磁场作用下三维封闭方腔内的液态金属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表明:当没有外加磁场时,模拟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相符;当存在外加磁场时,三维方腔内的流动和换热出现较大变化. 由于液态金属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洛伦兹力,抑制了流动和液态金属的自然对流换热. 通过绝缘边界和导电边界的研究结果对比表明,壁面导电性能对于磁流体流动和换热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种不同填料蓄冷器的内部交变流动阻力特性.建立了在高频条件下测量蓄冷器两端交变流动参数的实验装置,用热线风速仪测量动态流速,由精密压力传感器测量瞬态压力.实验中测量了2台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蓄冷器,分别填充不锈钢丝网和尼龙丝网.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在高频交变流动条件下,不锈钢蓄冷器的周期平均压力降是相同雷诺数下稳定流动压力降的1.2~2倍.这一结果与其他相关文献的结论基本吻合.对于非金属蓄冷器,发现它的平均压降要大于金属蓄冷器的平均压降,是相同条件下稳定流动的3~5倍.这一结果对于高频无磁脉冲管制冷机的设计和机理理解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我们研究了电场对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的作用,并且采用激光全息实时干涉法观察和记录流体的温度场。实验表明:当电压为10KV时,(平均换热系数)可增大2.62倍。本文还分析了电场增强自然对流换热的机理,并根据相似理论得到电场增强自然对流换热的准则方程式的一般形式。最后讨论电极的几何形状对强化传热的影响,采用改进型电极发现换热效果进一步提高。当电压为10KV时,电极采用钉钯形,可增大3.42倍,电极采用钉板形,可增大3.9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冷喂料挤出技术的工艺介绍,提出了冷喂料挤出技术应用在子午轮胎生产中的优越性,认为这种新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冷吊顶技术的应用,开发采用封装式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的冷却吊顶,对其热工性能和传热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考虑接触热阻和导热形状因子影响的冷却室系统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评价热工性能.结果表明,当铝板和PCM接触面间存在空气间隙时,传热效率大大降低,整个冷却室的稳定控制温度和控制时间受到影响;由导热形状因子构成的热负荷是总负荷的重要部分.根据单因素影响分析和多因素影响的正交分析,当冷室结构确定后,制冷剂温度、环境温度和气流速度对PCM吊顶的性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与实验结果对比,仿真结果对PCM冷吊顶热工性能具有较高准确度的趋势判断.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中存在着栏目设置单调、缺乏特色栏目等多个问题。因此,目前网站建设中常用的网络技术应注重一般服务性栏目的创新、特色馆藏数据库的建设、网络资源的检索与整合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船舶冷库低温库融霜的能效,对船舶冷库低温库进行热气融霜与电热融霜的对比试验.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对相同工况的两低温库进行制冷和融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气融霜的热源来自蒸发盘管内部;与电热融霜相比,热气融霜耗时短、能耗少、引入库房的热负荷小、对冷库内温度波动影响小;低温库库温越低,热气融霜节能效果越突出.该研究结果可为船舶冷库设计及低温库融霜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改进现行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寻找一种半自动或自动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在传统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对正常运转和故障运转条件下发动机特殊部位的温度场进行监测;通过对比热像图和绘制温度曲线图,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发动机常见的漏水、漏油、发动异常和缺缸这4类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与现行的振动、压力、能耗、尾气等相应方式相比,具有非接触、无干扰、无损、准确、无需大量仪器、便捷、直观、迅速等优点.故障所对应的温度特征指向性明确.若能结合相应的识别程序对故障进行自动识别,就能在提高诊断效率和精度的同时防止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等造成的事故,对实现自动、半自动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金属材料冷拉拔加工过程中实现流体动力润滑可以有效的降低摩擦力、提高金属材料的变形程度、产品的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实现强迫润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接触压力、润滑剂的黏度、接触表面的温度和相对滑动的速度、以及锥管的长度和斜度等。并通过试验证明:润滑剂出口端内部的压力与润滑剂薄膜的厚度与润滑剂的黏度η、坯料的运动速度u1、增压管的长度B2、斜度tanα成正比,而与进口端的间隙ε1及出口端间隙ξ22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冷藏品质、延长货架期,对柱状蔬菜白菜在冷藏集装箱运输前的真空预冷技术进行研究,建立热质迁移数学模型,用实验方法对该数学模型加以验证.在设定真空压力状况下,分别对模拟和实验中的真空室内压力变化、白菜自身温度变化、真空室内相对湿度变化以及白菜质量损失等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的结果数据接近,该模型可对果蔬的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柱状蔬菜真空预冷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AIS数据的预抵船舶联系信息查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指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区域或港口的船舶联系信息,开发基于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的预抵船舶联系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运用直接匹配、别名匹配和模板匹配等,结合预先建立的地理层次树,筛选出指定时间段内到达指定区域或港口的船舶;根据AIS数据与船舶资料数据库的关联,建立预抵船舶联系信息查询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为船舶服务公司提供方便的查询途径,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档案数据仓储技术是计算机数据仓储技术发展的产物,应用于档案数据管理领域,是实现档案数据仓库式储存、管理和访问的高端数据库技术。科学构建档案数据仓储模型,实现仓库式数据管理与访问,是档案数据仓储技术的重要内容。对于科学构筑档案数据资源体系,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