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如今,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日益丰富,人们收看几十套电视新闻节目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在这数十套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只有两三套.地方电视台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在新闻的专业性上,都无法与省级及以上电视台相比较.但是,地方电视台离群众最近,离社区最近,离农村最近.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换句话说,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要具有贴近性,报道百姓身边的事,反映百姓关心的事,真正做到"上传舆情,下传党声",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百姓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经济现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报道,应追求贴近性。因此,记者在浩如烟海的经济生活中,要善于寻觅和选择那些读者最关心、最渴望、最感兴趣而又最贴近读者的经济题材和素材去采写,去报道。追求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就要推出在地域上与读者最贴近的经济新闻。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读者都对自已所  相似文献   

3.
<正>这里所说的新闻主播不是单纯的播音员,而是有能力参与新闻节目策划、采访及播音的新闻人,是新闻栏目的形象代言人。而观众缘的培育,最关键的就是新闻主播心里要装着老百姓,要在政府和百姓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将关注民生民意的新闻用最平实贴切的播报方式传达给观众。也就是说,新闻节目要想获得观众缘,除了新闻节目本身要有可视性外,新闻主播的播音一定要朴实、真诚、亲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主播只有和受众有了贴近性,老百姓才会喜欢看你的节目。新闻主播要做到贴近性,既要用心  相似文献   

4.
放下您的架子 放下节目架子,先要放下思想架子。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内容上多安排党政机关的、多发大的、所谓重要的。认为这样的节目具有权威性。二是新闻节目主要是办给各级官员听和看的,只发布领导机关、领导人的活动内容和领导机关、领导人关心的新闻。新闻宣传的多种属性决定,广播电视节目既要有权威性。又要有贴近性,说它权威,它是一面旗帜,是党和政府传达政令、动员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舆论阵地;说它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生活,才能让老百姓易于接受,把党和政  相似文献   

5.
贴近性与主流化,是都市报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题词.“贴近性”是都市报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性,“主流化”则是都市报发展与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追求.都市报跳跃式发展的起点与落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贴近性特点.“贴近性”之所以成为都市报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一是都市报为市民而生,理所当然需要贴近市民生活.1995年1月1日,被称为“都市报鼻祖”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发刊词即以《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题.该报明确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并声称读者是否喜欢与需要是衡量办报好坏的标准.①“以市民的眼光透视都市生活,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关心的事情”,从而开创了有别于传统报纸的“都市新闻观”.  相似文献   

6.
在传媒资讯发达、竞争激烈的今天.地方媒体新闻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走“近”“亲”路线应是一种积极的应对之策和有效选择。所谓“近”,即新闻要有时空感知度,注重新闻地域的本土化和贴近性,新闻与报道对象、新闻事件发生地点应在物理距离上靠近、贴近。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金融报道虽然说不上面目可憎,但在读者贴近性方面的探索相对滞后。那么,在现阶段,什么样的金融报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贴近受众? 笔者以为,金融报道强调贴近性必与其报道领域的特质紧密结合。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具备专业性、政策性强的特点。金融报道要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要向受众尽可能提供他们看  相似文献   

8.
焦点类节目具有新闻评论的属性,是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这一类节目从选材上要求把视点始终对准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要求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它不仅要追踪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生长点”,旧事物的“衰亡点”,更要揭示新旧事物的“碰撞点”。这些正是百姓关心的热点,也是百姓应知而未知的难点,因此,理应成为焦点类节目的视点。  相似文献   

9.
体会之一:少儿节目的播音,语调要做到活泼、清脆,力求贴近性。所谓贴近,就是指贴近少儿的生活,贴近少儿的思想,贴近少儿的感情。而这些,不仅是文稿内容,而作为少儿节目语调特点必须具有少儿特点,即语调要带“娃娃腔”,得有“孩子气”。  相似文献   

10.
贴近性是办好新闻节目的一条规律,经济类新闻节目也需遵循这条规律。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买方市场而非卖方市场,研究老百姓的现实需求和心理状况,是活跃买方市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视角。因此,从新闻的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说都需要经济类节目深入生活、深入百姓。但是由于像经济政策、产值利润等传统经济类题材相对比较专业、枯燥,因此,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如何变专业为通俗,变枯燥为生动,这就要在增强经济类新闻节 目“贴近性”上做文章。常熟电台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一、节目设置上的贴近性 常熟电台…  相似文献   

11.
做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记者,提高其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提高素质包括增强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此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心中要装着老百姓,树立为老百姓拍新闻、做节目的服务意识。要把电视新闻办进老百姓心里,贴近老百姓生活,满足老百姓需求,只有老百姓喜闻乐见,成为电视新闻稳定的收视群体,电视新闻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一、为老百姓拍新闻、做节目,是电视新闻记者应自觉履行的职责。 1.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讲,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主人,新闻的采播者则是受众的公仆,新闻工作者是以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的…  相似文献   

12.
孙倩 《新闻世界》2010,(7):37-38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以增强权威性、贴近性和提升影响力?笔者认为地方经济新闻不仅要报道老百姓关心的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部署、决策,使经济新闻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还要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就业、就医、旅游等日常经济生活为报道对象,使经济新闻具有贴近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性。新闻的贴近性是指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受众生活现实及其思想感情的远近距离。二者都是新闻的基本属性,都是随着新闻本身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新闻所固有的。它们在表现出来的时候,只有程度上的强弱之分,而不存在“有”和“无”的问题。虽然指导性和贴近性都是新闻的基本属性,坦如果认真地考察起来,在某一条新闻中,一张报纸中,或一个时期里,二者却很难较好地并存。而这一现象在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方性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在“三贴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读者之间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贴近性是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地市党报完全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在“三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中,唱响主旋律,通过不断创新,打好主动仗,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要求,让  相似文献   

15.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新闻的贴近性直接关系到可读性,关系到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眼下,有一些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群众不喜欢,原因就是刊播的东西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要充分发挥新闻引导舆论、传承明、服务社会的功能,真正担负起用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城市电台来说,要吸引听众.就必须在做好“三贴近”这篇文章上下功夫。城市电台作为基层的新闻媒体.在与听众的贴近性上具有时空上的天然优势.而要真正发挥这种优势.笔者认为应根据听众的需要,着力在为听众服务上下功夫,要用扎扎实实的服务来体现贴近性。  相似文献   

18.
广播新闻编排技巧的贴近性是指按新闻规律把受众关心的新闻由政治及社会生活、由远及近、由大及小进行编排.政治贴近性不论是新闻联播节目,还是整点新闻、滚动新闻以及各类延伸节目,在编排上始终要“讲政治”——及时反映党委、政府的工作.比如,某省党代会开幕了,但同时该地发生了一件离奇车祸,9车相撞造成10多人死亡,30多人受伤.后者是一条吸引人们眼球的即时新闻.但在编排时,必须把车祸新闻放在党代会开幕的新闻之后,并弱化处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要工作的新闻在节目编排时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不能用社会类新闻、轰动性新闻、引起人们争议的新闻去排挤和取代它.即便没有党代会这样的大事,在日常的广播新闻编排中,也要把反映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新闻放在社会类新闻之前,当然在长短取合上可以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9.
喻星 《声屏世界》2004,(7):55-55
广播要发展要勇于创新,同时也要推动广播与时俱进,赋予其新意,唱“四季歌”也要增加贴近性,就属于赋予新意这个范畴。新闻单位每逢喜庆和节日都要组织相关报道,这在一个月甚至更早的时间之前就要着手进行策划,例如我国传统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另外就是与老百姓工作和生活有关的“安全生产月”、夏至、  相似文献   

20.
宗戎 《视听界》2004,(5):42-43,41
目前,在中国电视片创作领域中,“平民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中国的纪录片来说,更是如此。“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平民化”的内涵“平民化”是一种基于平民视角,具有观众意识,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创作态度。具体地说,从节目素材的选取上,要从老百姓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纪录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老百姓关注的题材;在节目制作流程中,要追随生活,参与生活。创作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记录者:从美学形态上说,“平民化”追求自然和本色,努力做到情感和观念的表达亲密无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