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期做新闻工作,终日看稿改稿,深感有些新闻稿件,写人物对话用力不勤:要么不善加选择,信手拈来,滥竽充数;要么话语浅薄,思想不隽永,不能给人启迪;要么缺少锤炼功夫,率意为之,表达平平;要么言谈少个性,不能反映对话人物的性格与职业特征……凡此种种,不禁使人掩卷叹息。写好人物对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写人物消息、通讯、特写等,都有赖于通过人物对话,画龙点睛,把主题思想写突出,  相似文献   

2.
怎样把新闻稿件中的人物写真实,我们觉得写活用好其中的人物言语对话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过去有个时期,不适当地强调新闻的理论性、思想性;写新闻稿件时,一涉及到人物的言语对话唯恐起点低,影响新闻价值,于是记者、编辑就笔下生花,把一些新闻人物的言语对话写成大话、套话。比如一位  相似文献   

3.
新闻故事化存在误区 1. 新闻故事化容易使新闻流于庸俗 故事化的新闻受众欢迎,有些记者就挖空心机,编造一些细节和人物对话,力图让文章显得"好看",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适得其反,编造出来的细节达不到感人的目的;而想当然的"对话",不符合人物本身的身份,只会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叙述、描写一样也是新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交谈中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刻划人物;反映人物之间的心理活动;展示新闻事实的情节,深化主题。新闻中的直接对话和间接对话是经常运用的两种对话形式。一、直接对话。就是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是最基本的对话形式。从对话人数上分,有三种不同形式。①,只写一个人的对话。从形式看没有授话对象,实际上是作者为了叙述的简洁,有意省略了。这种写法在消息中运用的极为普遍。如《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缓解乘车难》的消息:“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实现稳定大局的任务,要  相似文献   

5.
一忌起点不高。要么就事论事,要么主题分散,致使稿件基调不高,难使读者受到教育和鼓舞。 二忌穿靴戴帽。选择新闻事实生拉硬扯,东拼西凑,套话空话连篇,既不能服人,又不能启发人。  相似文献   

6.
易飞 《新闻前哨》2012,(9):35-37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从业人员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新闻战线一方面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记者,产生了一批优秀甚至伟大的作品:但另一方面,某些记者由于种种原因,其"急就章"下的一些新闻作品,要么夸大新闻事实拔高新闻价值:要么为了使作品血肉丰满,编造细节甚至非常生动的细节(多在人物通讯中);要么张冠李戴,转移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景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袁小娟 《新闻窗》2011,(4):47-48
用故事来表现新闻并不新鲜,许多社会新闻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但在经济新闻中,故事化的表达却并不多见,更多时候是大量的数据和工作措施掩盖了人的活动。即便在经济新闻中出现人物,要么在介绍情况,要么在谈观点,  相似文献   

8.
对话描写,就是运用人物对话刻画,描绘人物。常言道:“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语言是其内心世界,思想和性格的直接体现,而人物语言的表现方式又在于写好对话。广播新闻作品依靠电波传送声音信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感官,更应提倡运用“有声语言”,“化声音为形象”。在广播新闻写作中运用对话描写,必需根据广播自身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一、简短明快,适合演播。鲁迅先生曾说他从来不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说上一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者不需要用理论去指导和升华实践,否则,那将出现要么是盲人摸象,要么是指鹿为马,要么是人云亦云,要么是我行我素等状况。新闻理论的研究,对于新闻实践说来,如同船之桨,车之轮,鸟之翼。尤其是对于“知其法而不善  相似文献   

10.
新闻姓“新”.一是新闻的内容要新;二是新闻的时间要新。有的通讯员.光想着快.要么忽略了新闻内容的新.要么忽略了新闻时间的新,不能使二者紧密结合,所以才导致上稿率低。笔者将日常一些通讯员只图快不求新的主要表现列举如下:①一味的快、很少考虑“新”。单位开一个会,开展一项活动,不管有无特色,内容是否新,主题思想是否新,事例是否新,递着就写。②盲目的快.根本不考虑“新”。大事小事,事无巨细;六路八方.方方面面;不分主次重点,不问青红皂白全揽到筐里,发走了之。3超前的快.离奇的“新”。今后工作设想、来年宏…  相似文献   

11.
新闻述评是报纸上的常见体裁,它兼有新闻和评论的优势,备受报人的青睐。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各级报纸上的新闻述评不算少,但成功佳作不很多。一些述评刊于头条却鲜见读者,重要原因之一是事与理缺乏有机融合——要么空话连篇难觅新闻,要么铺陈材料缺失观点,不能给人以新思路、新联想、新启示、新知识,如今谁还愿意耐着性子“一篇述评读半天”?会写、写好新闻述评,是编辑、记者的一项基本功。本期《前沿关注》讨论“重视采写既有思想高度又不空泛的新闻述评”,所发5篇文章整体水平较高来自业界的,联系实际述说体会;来自学界的,条分缕析探索规律。请仔细品味这些文章吧,相信你也会和编者一样,为作者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击节叹赏。  相似文献   

12.
现在报上有些新闻尽管编者巧意安排,突出处理,就是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读者看时要么一扫而过,要么报以冷眼.形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就是新闻缺乏吸引力。仔细分析,这些新闻多数不是内容不好,主要是作者忘掉读者的兴趣和需要.新闻“要写得靠近读者,写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者不需要用理论去指导和升华实践,否则,那将出现要么是盲人摸象,要么是指鹿为马,要么是人云亦云,要么是我行我素等状况。新闻理论的研究,对于新闻实践说来,如同船之桨,车之轮,鸟之翼。尤其是对于“知其法而不善知其理,惯于实而不善惯于旨”的地市报而言,新闻理论的研究更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报纸人物新闻以浓缩的时空和语言文字形式,通过报道对象的生存、生命、生活中的动人图景,把读者带入社会生活某一领域、某一横截面或某一时空隧道,不仅让读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还让其从中获取信息和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其最终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要么改造客观世界为人所用,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的创造价值;要么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思想,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但这种被我们通常称之为“舆论导向”的引导,只有在感染读者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生作用。 从体裁上看,人物新闻目…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新新闻主义?它是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种新闻写作理论。它借用文学的手法,重视场景描写、详尽记录对话、特别注重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并且认为可以合成人物的性格塑造。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混淆了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具有多种表现手段,画面和同期声则是构成电视的两大基本元素。同期声包括自然音响、效果音响,打个比方,看到歌伴舞而没有欢快的音乐,让人感观上是很不舒服的;还有一类同期声就是人物同期声,是指拍摄新闻时,同步录制的人物讲话,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对话等,它是起补充作用的,用文字和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新闻精品要么是题材重大,能产生重大影响,要么是写作有特点,高人一筹。作为地市报记者,捕捉重大题材的机会毕竟不多,可看似一般的新闻题材通过高超的表现手法,同样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起到不同凡响的作用,成为新闻精品,这  相似文献   

18.
人物专访的特点在于一“访”二“专”,主要记叙被访问者和访问者的现场活动,特别是对话,重点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内容,借以描绘人物形象,反映出被访问者的精神面貌。人物专访既区别于写某一人物某一新闻事实的人物新闻,又区别于记叙某一人物某些事迹的人物通讯,可以说是访专人、记专事、谈专题,属于人物特写的一种。1 专访的对象,往往是与某一新闻有关的新闻人物。如:政治活动家,知名人士,英雄模范,专家学者,等等。因此,写专访首先要注意新闻性、时间性,即要有新闻由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应该如何对待诸如地震、失火、车祸、沉船等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呢?对此,我们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过去,我们对灾难性新闻事件要么回避不报道,要么拖拖拉拉,时过境迁才刊播.其结果,造成不少受众去接受西方新闻传媒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故事化是一种借鉴故事的写作手法来报道新闻的写作方式,它通过细节的刻画、悬念的设置、平民化的视角、人物的对话以及线性结构的运用,把新闻事实当做一个故事叙述出来,凸显新闻中的人性与人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