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试论南宋叶适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是对叶适的民族思想进行初步探讨,共分三个部分:一、叶适民族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二、叶适民族思想的具体表现。三、对叶适民族思想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叶适论诗,主张“德艺兼成”,他将《诗经》作为“诗德”的典范,而以唐诗为“诗艺”的楷模。叶适所尊崇的《诗经》的“中和”风度和藉物寓意手法,可以作为诗歌的两个审美标准,而四灵以晚唐为法,这两方面的美学追求契合了叶适的诗学理想。但随着叶适晚年经世致用思想的成熟,他又倾向于将诗“德”作为比诗“艺”更高的诗学要求,故而对一味精求诗艺的四灵亦有所不满。  相似文献   

3.
作为南宋永嘉事功之学的代表人物,叶适是在批判传统儒学义利观及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阐述其事功之学及经济思想的,而“富民论”则是叶适经济思想的中心,叶适为财利(富)正名,肯定富人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以及“保富”的思想和主张,既有其思想渊源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依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于1961年将叶适的《水心文集》与《水心别集》合编为《叶适集》出版。近年再版问世,1976年又将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分上下两册出版。这对叶适及宋代永嘉学派的研究很有贡献。《叶适集》附有《编后校记》,谈及著作版本与校勘情况,有些错误,今年正是叶适诞生835周年,本文拟就叶适著作版本略加考证,以就正于同好。叶适的著作,据《宋史·艺文志》、明万历《温州府志》等书,计有: 《叶适文集》二十八卷,(见《宋史·艺文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发明叶适道德自律和事功事业内外兼重的思想,以及叶适注重礼的外在教化作用,分析了叶适作为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叶适的历史变革思想围绕着南宋“中兴”的时代主题而发。他着眼于“纪纲”的变革,希图建立起内柔外刚的体制。他将军政和财政视为变革的两大重点。叶适还提出了“因时施智”、“渐变”和“慎终如始”等变革原则。叶适的历史变革思想呈现出重通变、重经制、重功利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略论叶适的功利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以学以致用为教育目标,百家之学为教育内容,勇于批判创新为学风。而且,他还提出学习者要有立定、勤苦、虚心等正确的学习态度。叶适的功利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民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叶适的重民思想是对我国先秦以来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开新,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养民、恤民、富民等方面论述了叶适的重民,并阐明其时代特征及浙东学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漪 《现代语文》2009,(11):53-54
叶适的义利观是叶适全部思想的最核心部分,而这样的义利观的哲学基础就是他的道器观。叶适通过对道器关系的论述进而阐述了义利不可分,以义统利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宋时期事功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在义利关系上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叶适所提出的义利思想本身是儒学核心价值的传统表现形式,叶适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通过从"义利之辩"到"公私之辩",推动了儒学本身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旧唐书·高祖本纪》与《大唐创业起居注》是记载李渊生平事迹的两部重要史料,然而这两部史书所载的出入甚大。在对两书的具体内容与成书背景进行考察比较之后,《大唐创业起居注》显然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2.
《冷斋夜话》在各史志中著录的卷数与现行本卷数各不相同,显然有不少散佚。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于此尚未展开工作,陈新点校本《冷斋夜话》已辑出27条,但仍有遗散。根据三部宋代诗话汇编本新辑出的五条佚文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冷斋夜话》的价值,于宋代诗词的辑补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灰姑娘型”童话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姑娘型”童话故事因法国夏尔·贝洛尔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传遍欧洲,因德国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得名并传遍世界。周作人及英国人的研究都认为“灰姑娘型”童话故事最早的书面记录,是公元9世纪(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关于叶限姑娘的故事。该故事通过来大唐做生意的阿拉伯人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经在阿拉伯地区游学的法国学者扩散到了欧洲并传遍世界。《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叶限姑娘的故事表明,“灰姑娘型”童话故事的源头在今贵州东南侗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先对宋朝范晔所撰的《后汉书》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书中内容,从政治、军事、外交、人事、经学及道德等七个方面,对后汉历史进行了综合评论。  相似文献   

15.
《〈水浒〉公案论》从公案角度研究《水浒》既符合小说本身内容的特点,又对宋代罗烨公案之见沉寂千载之后发扬光大,别有会心,独具特色。公案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对于小说审美价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公案角度研究《水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考证《大武乐章》包含《昊天有成命》,此结论却为高亨等学者否定。王氏循《武宿夜》以考《大武》的方法是正确的,《昊天有成命》中的“成王”决非姬诵,故不能以此将其排除在《大武》之外,而《我将》亦非《武宿夜》。总之,《昊天有成命》即《武宿夜》,为《大武》之一篇信无可疑。  相似文献   

17.
唐代襄阳诗人孟浩然《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有不少人解读,但都把龙泉寺解读为庐山龙泉寺,认为孟浩然此诗在庐山所作。其实,孟浩然所描写的龙泉寺在襄阳望楚山下,是道安派慧远创建的寺院。慧远离开襄阳后,到过湖北当阳,而后到庐山,沿途创建的寺院皆称龙泉寺。故庐山龙泉寺是慧远从襄阳带去的名字。孟浩然虽到过浔阳(今九江),所作诗并未直接描写庐山龙泉寺,而其《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从其中描写的环境、提到的僧人等情况看,都是写的与孟浩然家只一里之遥的襄阳龙泉寺。  相似文献   

18.
叶广芩的《采桑子》表现出了和托尔斯泰相似的“贵族情结”。“贵族情结”并非是对传统化的单纯怀恋,而是对社会转型时期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本土化转型的探讨。托尔斯泰开出了无效的济世药方,叶广芩提出了建构本土化新传统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王萍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3):105-107
本文通过分析叶圣陶作文教学尽想中对“八股精神”、“应试偏向”的批判及建议,并结合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变化指出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对当今作文教学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