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向恩武 《大观周刊》2013,(12):166-166
却十分害怕写作文,一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段话,就算写出来的也难避免不规范的地方方言“弊病”等等。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知识、思想、语言、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材料积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针对农村小学的学生在作文上出现种种“弊病”,我认为在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2.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它的出处是一个小学生的作文,这名小学生用逆天的想象力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段落结尾用了一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句话“面世”后被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成了热门流行语。而《咬文嚼字》编辑部发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大v”等入选,“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却落选了。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乡坐落在四川省青白江区的城乡镇.那时.四川金堂县的县城里边.一条好深的巷子叫“槐树街”.出去有一个庙子叫“川祖庙”。从我当小学生起,这个“川祖庙”就有一拨一拨的壮丁进来集训,两三个月后,就开赴前线去了。这都是我这个小学生亲眼见到的。这些壮丁苦得很,他们穿得稀烂.我没有看见任何强迫,全部是“招派”.而且,人们都是自愿的.  相似文献   

4.
维涛 《出版参考》2014,(6):23-24
一个有梦的科学家 “我的根在农村,我的心在农村,我的爱在农村。这三句话是我一生的写照。”耄耋之年的杨显东曾深情回忆。 这位共和国第一任农业部副部长,一生情之所寄,不离一个“农”字。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些连环画的封面用了一些繁体字,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的连环画“望乡”封面上写的是“望鄉”;浙江人民出版社的连环画“寻太阳”封面上写的是“尋太阳”。从门市销售情况来看,连环画购买者以小学生居多,而小学生90%以上不识繁体字,所以买书时只得指着书说:“我要那本望什么”,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以“沙里迈”的笔名,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杂文、杂谈等言论稿二十余篇。有人问我“哪来这么多的言论题目”,我的体会是“体察生活写言论,生活多彩感奋多。”我写的言论稿,涉猎的范围较广,其中有一半是写农村生活的。这是因为,我家祖居农村,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1984年前,我家还承包六亩多地。我既在机关爬稿纸上的“格子”,又要早晚在田间的阡陌上爬那绿色田“格子”。这样,我对广大农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就相当熟悉。  相似文献   

7.
在重庆,我有两个“昵称”:一个是“田坎记者”———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给我的称呼;另一个是“采写、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新闻界同行和一些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送给我的。说实话,我对这两个“昵称”都比较满意。因为,这些年来,党和人民给我的“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范长江新闻奖”等荣誉,都是我从田坎上得到的收获,都是潜心采写、研究“三农”问题的成果。重庆市的3100万人口中,有2/3的人口都在农村。对新闻记者来说,这不仅是“广阔天地”,而且是一座挖掘不尽的“…  相似文献   

8.
田俊 《出版史料》2012,(4):97-99
第一次注意到“赵家璧”这个名字,是因为“一角丛书”。“五角丛书”风行的时候,我是个小学生,对这种五角钱一本的窄长小册子爱不释手。等我坐在研究生的课堂,才知道“五角丛书”的前生“一角丛书”来自一个年轻编辑——年方二十五岁的赵家璧的灵光一现。  相似文献   

9.
我当通讯员六年了。常听到有的编辑和农村听众朋友称赞我写的稿件“农村味浓”、“农民语言运用得生动、形象、幽默、亲切”。为什么能得到这种好的效果呢?我的体会是:在发稿前,先念给农民听听,让他们“品品味  相似文献   

10.
陈芹 《大观周刊》2013,(12):157-157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其它学科就难以长足进步。为了使每个农村小学生能够把语文学好,把基础打好,我们要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开始。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启动后,教育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问题。结合我二十多年来我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感受,就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问题,作以下浅显的小结。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是儿童课内学习的延伸。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儿童的课外阅读现状,与《小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相差甚远。目前主要存在着“没书看,借书难”的问题。文章在对本地区儿童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儿童课外阅读的因素,提出了图书馆要为农村儿童服务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承认我一直在上课,像个小学生一样在上公民课。这一课的题目就叫“陈水扁”。课文特别令人“拍案惊奇”,但是附在课文后面的测验题,艰难的程度,超过我的预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先在农村展开的。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原来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场改革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改革后农村新的经济体制已经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变革中,人民日报的舆论宣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作为最初参与农村改革宣传报道的记者之一,今天回想起来,许多事情历历在目,感触很多。农村从改良到改革中国农村的改革,有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搞农村问题的报道也有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从“干校”回到报社,正好遇上周…  相似文献   

14.
陈杏芳 《大观周刊》2012,(24):219-219
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是教师和学生内心的真实写照。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印象里,小学生们的作文题往往是:“假如我是科学家”、“假如我是解放军”等等。“假如”的都是让人钦佩、羡慕的人物、心向往之的角色。可是,《工人日报》1月2日刊登“让人眼晕的作文题”一文披露,西安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假如我是本·拉丹》。《新华每日电讯》去年12月21日揭露,哈尔滨市场出售“恐怖魔鬼贺  相似文献   

16.
翟金玲 《大观周刊》2012,(44):305-306
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为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发现交流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发现交流”的热情比较高,这就更为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实施“发现交流”制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如学习《草地夜行》一文时,一学生说,老红军陷入泥潭时对“我”讲的话:“快离开我!我掉进泥潭里了!”这是前果后因的句子。“我掉进泥潭里了!”是“快离开我!”的原因。因此也可写成:“我掉进泥潭里了,快离开我!”而课文中,老红军先是要“我”快离开,再告诉“我”他掉进泥潭了。这就充分反映了老红军在生死关头,首先想到的是别人。  相似文献   

17.
三十多年前,我下乡到农村当了几年“插队知青”,虽然此前对城乡差别也有所了解,但到农村后,亲见那种差别的巨大还是使我深深震惊。几年的乡村生活,使我对吃“商品粮”的“城里人”和吃“农业粮”的“农村人”那种“天生的”身份差别更有直观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19.
祁家录 《新闻世界》2008,(11):40-41
我从事农村报道已有30多年.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成为我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更让我感到责任重大。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多角度思考“三农报道”,让我得到了不少收获,近几年来先后有7篇作品获安徽新闻奖和安徽经济好新闻奖,同时也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认可,今年6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7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20.
吴凤娟 《大观周刊》2013,(9):109-109
怎么样才能使小学生写好作文?我想,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去发现自己的身边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小”和“事物”,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事物。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不断思考,不断发掘,现在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