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茂 《大观周刊》2012,(11):218-218
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数学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蔡占图 《大观周刊》2012,(31):273-273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3.
翟军广 《大观周刊》2012,(4):172-172
语文课堂教学外延拓展,学生能在最有利的学习环境之中,利用丰富的共享资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互动的交流平台,发挥主动性,彰显创造性,语文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舒焕坤 《大观周刊》2013,(6):198-198
教育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变知识为能力是教师教学素质的具体体现,组织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小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老师着重应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就会对数学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5.
周婧 《大观周刊》2012,(35):344-344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知识有时很难全部做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往往会使教师感到新内容过多、过深,学生感到理解困难、难以接受、运用,更谈不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就教材而教教材,只满足于学生此时此刻掌握固定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梁福华 《大观周刊》2011,(23):219-220
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是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运用形式,进行英文写作能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笔头交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写作的同时词汇、语法、句型、课文都会自然得到复习和巩固。还能帮助我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我们写一个句子,就得力求句法、用词、拼法、大写、标点等等完全正确,写的越多,语言就会越准确。经常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7.
宋小艳 《大观周刊》2011,(31):178-178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会学”英语、“乐学”英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应把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英语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赵红英 《大观周刊》2012,(25):267-267
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四会”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尤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打好初步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9.
夏建容 《大观周刊》2013,(10):245-245
学生了解了单词词义和用法,词汇学习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这些词汇,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会运用所学到的词汇。同时,词汇学习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一段时间不用就会忘记,要和遗忘作斗争就得时常复习。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我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谢晓清 《新闻爱好者》2010,(10):177-178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以及对人才的拥有、运用和支配能力。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要实现科学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就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扎实搞好人才队伍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1.
韩永春 《大观周刊》2011,(16):106-106
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尽情表达的,与人交往合作,积极参与决策,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罗小灵 《大观周刊》2012,(26):180-181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了重大的推进,它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回应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面笔者就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及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谭清月 《大观周刊》2012,(44):304-304
语文的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大脑里会出现各种美好的东西,有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姜花 《大观周刊》2012,(24):332-332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积极性,阅读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阅读教学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因此阅读理解常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有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5.
陶广顺 《大观周刊》2012,(16):185-185
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直觉感应能力。加强语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敏和准确的良好品格。语感教学就是在教学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下,以语文知识为先导,以语言实践为主线,以语感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参与作用,指导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并作出理性分析,提高语感层次。  相似文献   

17.
娜仁花 《大观周刊》2011,(28):132-132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就也小学生来说,拥有自信的学生,他们思维会非常活跃,能够勇于探究新鲜事物,而对于就知识有很强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苟牧 《大观周刊》2011,(23):238-239
“兴趣”是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探究、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他们的求知欲就会更加强烈,数学能力就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学习。  相似文献   

19.
宗利伟 《大观周刊》2013,(8):173-173
备课是每位教师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活动前通过备学生、备活动、备教师,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在组织活动时就会有条不紊,活动的时闻也会相对充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重视备课,了解并掌握备课的基本要领,切实提高备课的能力,从而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龙芬 《大观周刊》2012,(15):175-175
叶圣陶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的缺陷。吃亏的不是个人,而会影响民族的素质。为此,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学任务来看,身为语文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质,要让课堂充满魅力。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