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应该着力追求“新”。这个“新”,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新闻内容新;另一个是表现形式新。努力融色、形,声,味于一体,使新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相统一,以达“金鞍宝马”之效果,乃是新闻改革之追求。新闻的内容新,必须有客观存在的“新近发生的新鲜的事实。”这事实,要靠记者及时捕捉,而  相似文献   

2.
新闻消息,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严格。通俗地讲,就是要求第一时间采访,第一时间发表,才能保证一则新闻第一时间“新鲜出炉”。新闻这个“新”,其实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报道的内容要新,二是要讲究时效与契机,要在导语中突出最新的时间慨念:  相似文献   

3.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这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在日常的工作中怎样提高新闻报道质量,途径很宽,方法也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准确的眼光和高超的新闻写作技巧。准确的眼光可让人识别新闻的价值,高超的新闻写作技巧,能保证你的报道为人们所喜欢,从而实现内容正确和完美形式的巧妙结合。本文着重从挖掘新闻内涵这个角度谈提高节目质量的几点看法。一、善于发现新闻,充分表现主题发掘新闻,首先要发现新闻。生活中处处有新闻,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没有从一般的事物中发现新闻…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今年,矿党委宣传部为我们基层报道组订了一本《新闻与写作》,等刊物发到手里,我们几个通讯员争相传看,一致认为《新闻与写作》办得很有特色。特色有三: 一、内容充实。除了详细具体地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知识外,还设有“视听之友”“美学漫谈”“知识与趣味”“大众传播媒介简介”等栏目。贵刊把新闻与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5.
彭兰 《新闻实践》2002,(3):32-34
在网络中做新闻,要具有层次的眼光,应做到参差有序。从现阶段实践来看,网络新闻处理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简单的“粘贴新闻”,靠快和全来赢得眼球;二是“编辑新闻”,即对新闻进行加工整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质量与可读性;三是“组织新闻”,包括形式上的组织与内容上的组织,即进行合  相似文献   

6.
动态新闻     
一、动态新闻的特点与作用动态新闻,是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成就、新动向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报纸上天天大量出现又最能体现短、快、新特点的报道形式,是新闻中的“轻型武器”,一般读者是愿意看的。动态新闻的题材范围很广,如人物新闻、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教体育及外事新闻等,还包括大量简明的快讯。动态新闻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 从宣传效果上看。搞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各行各业的面貌日新月异,都在不断地“动”,要把这个壮观的画面迅速地反映到报纸版面上,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那么,动态新闻这个“先行官”的作用是忽视不得的;再则,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对各条战线出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都要求报纸充分而又迅速地加  相似文献   

7.
改进经济报道应从何处入手?有从报道思想上着眼的,有从报道形式上入手的,有从写作技巧上改进的。笔者认为,着力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有助于牵住经济新闻的“牛鼻子”。何光先同志在论述十年来经济新闻写作的得失时曾说:“创新,是把新闻写活的关键,也是把经济新闻写活的关键。经济新闻创新,需要以把握经济报道的特点为前提,并注意事实本身的特征,勇于探索立体写作,讲究写作技巧,也就是说要有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是很有见地的。如何创新,即要找到一个结合部,一个突破口,把经济新闻本身的特点和经济事实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这个结合部和突破口就是经济新闻的切入点。如何寻找这个切入点?根据许多成功的经济报道的经验和笔者个人的体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新”。如何使新闻的内容新鲜、底蕴深厚、形式新颖、语言清新,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干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在新闻工作中刻意创新,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探索新的角度,才能使新闻不断地从新闻采写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那么,什么是新闻角度呢?新闻角度是指从什么方向去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与窗口。选择新闻角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加充分、突出地挖掘和显示出来,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从新闻…  相似文献   

9.
写作技巧是表现报道内容的形式,但形式有时也影响着报道内容。许多时候,忽略了“技巧”,就表现不出所要表现的内容来。那么,有哪些“技巧”需要我们注意呢?锁定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不管写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表现什么、反映什么。古人说:“文以意为主,辞能达意而已。”清朝文学家袁枚把漂亮句子比作铜钱,把文章主题比作穿钱的绳子。他说,没有明确的主题统率文字,你写的东西就是撒在地上的铜钱,不能拿来派作任何用场。这就是说,主题必须新颖,重复前人没有出息;主题必须集中,“意多则乱文”;主题必须深刻,肤浅…  相似文献   

10.
新闻姓真也姓新,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说其姓“真”,即突出强调是事实的报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说其姓“新”,一指新意,一指新近,涵盖了内容和时间两个概念。这就使新闻区别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尽管这样,新闻也并非与创新无缘。诚然,新闻事实本身是不能妄加创新和创造的,否则就是歪曲就是编造就是假新闻;但对同一个新闻事实,存在着从哪个角度来表现和以怎样的形式来表现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涉及到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文利 《新闻知识》2000,(11):39-40
新闻照片要想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拍出新意。新闻照片的新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新,一是形式的新。在新闻摄影界人们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凡是对着新闻事实拍摄下来的照片,都是新闻照片,其实不然,并非所有的瞬间都具有新闻性和新闻价值。内容的新表现在必须是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形式的新指的是对截取的新闻事实瞬间形象的表现要新,即瞬间的画面组合──构图要新颖独特,能够赋予新闻照片更深的内涵和视觉愉悦。新闻照片主要靠形象说话,要拍出有新意的新闻照片,首先要善于捕捉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2.
谈到新闻播音,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播”,一种是“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深感受到:新闻播音不可一味地“播”,也不可单纯地“说”,要宜“播” 则“播”,宜“说” 则“说”,“说”、“播”结合.有什么样的内容就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新闻界前辈穆青同志对一群记者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其实,这也是改进新闻写作“学生腔”和八股调的重要一步棋。不少记者和通讯员的新闻写作实践,早已印证了这个道理。要把新闻写得生动活泼,固然有思想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精选材科和讲究写作技巧等诸种因素,应用好群众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群众语言,具有朴实、生动、形象等特点,生活气息浓,又真切感人。比如,在一条消息中反映两种人对改变贫困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资源同质化的今天,新闻的“快”越来越稀缺,“人无我有”的独家报道是可遇不可求的。要让自己的作品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更加强调新闻的“新”。当然,这里的“新”不是新闻事实的“新”,而是写作技巧的“新”,也就是通过独特的解读视角和生动的新闻语言让作品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业余新闻爱好者占多数以上,他们在宣传工作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从新闻视角、新闻敏感还是从认知能力、写作技法等方面来衡量,业余新闻爱好者与专业新闻工作者相比,在综合素质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理性差距。那么作为一名业余新闻爱好者,如何提高新闻采写的水平?以笔者之见,应重点强化三种意识:首先,强化创新意识。顾名思义,新闻是姓“新”的。“新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的概念,它是新的、快的;一个是内容,它是新鲜的,是广大群众所关心的重要事实。”在这里所说的新是指写作理念要新。由此可见,做一名合…  相似文献   

16.
黄贻琼 《新闻世界》2008,(10):72-73
新闻姓“新”,这是新闻工作常理。新闻姓“新”,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时效性强,报道及时;二是内容有新意,即报道的内容新鲜并要有时代意义。一篇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内容,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看新闻的视角。新闻内容上的新,要求新闻报道立足于“新”,把握视角,做到立意新、选材新、表现手法新。  相似文献   

17.
新闻要“新”,这是最基本的规律和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如何适应广大读者需求,更好更实地做出“新”的文章?笔者认为,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的“含新量”和服务两个文明建设的“含金量”。 一、注重联系实际,增强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根据”与“新闻由头”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概念,有不少人将之相提并论、等同视之,有的新闻辞典也说“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辞海》对“根据”一词的解释是:“依据;出处;来源.”新闻根据,即新闻报道的依据,换言之,即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因素。新闻根据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与基础,一篇新闻一定要有新闻  相似文献   

20.
报纸要改革,从版面上来看,头版的改革尤为迫切。头版叫要闻版,称得上是“寸金之地”,它是整张报纸的面孔,面孔难看,读者第一眼的印象就不妙,当然就没有兴趣读下去了,于是就倒过来看,即从“报屁股”看起。要除此弊,就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改革。文汇报从1978年以来,新闻改革抓了多次。改革以来,新闻的报道面广、篇幅短、题材新、共同兴趣浓了。当短、快、新、实的“活新闻”大量涌到夜班编辑桌上的时候,怎么办?首先在选稿上,我们让重而活的新闻优先上版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