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对称函数产生器的对称函数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直接利用现有逻辑器件实现多输出对称函数,通过对2线-4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二变量基本对称函数的定义的比较,提出2线-4-线译码器可用作二变量基本对称函数产生器。由于任意n变量的基本对称函数均可通过二变量基本对称函数产生器的树型扩展得到实现,因此,任意n变量的对称函数可以用2线-4线译码器予以实现。文中分别就变量数为奇数和偶数的情况进行了讨论。本文提出的对称函数综合方法在实现多输出对称函数时可获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逻辑函数的分类和两种三变量通用阈值逻辑门.提出了使用三变量双输出通用阈值逻辑门实现任意三变量逻辑函数的查表综合方法,并给出了若干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徐月华 《科技通报》2002,18(3):205-207
根据二变量基本对称函数产生器的逻辑功能,结合多β晶体管独特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元件级的二变量基本对称函数产生器,用该对称函数产生器可实现任意对称函数。  相似文献   

4.
厉晓华  朱敏  陈偕雄 《科技通报》2006,22(1):101-104
本文讨论了逻辑函数的分类,在查表综合的基础上,用计算机辅助来实现三变量函数的基于一位全加器、通用逻辑门、通用阈值逻辑门的逻辑综合。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介绍逻辑函数分类的基础上,讨论通用阈值逻辑门的设计方法及其函数实现,并给出了单输出和双输出的三变量通用阈值逻辑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中,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的优点、缺点以及具体化简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表格法的部分对称函数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部分对称函数的定义给出了检测部分对称函数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检测部分对称函数的表格方法,检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函数优化是遗传算法的经典应用领域,也是遗传算法进行性能评价的常用算例。对于一些非线性、多模型、多目标的函数优化问题,用其它优化方法较难求解,而用遗传算法则可以方便地得到较好的结果。用Matlab实现了函数优化的遗传算法源程序,该源程序可以直接运行。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小波阈值信号去噪为研究对象,提出将小波信号分层中的软阈值进行阈值精确取值分析。利用小波函数将信号从时阈变换为频域,使小波各层频域充满噪声信号的能量,使信号与小波系数形成一一对应,在各层分解后使信号层的小波函数在尺度空间中完成确定;运用小波阈值信号去噪方法,对经过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选定,通过对软阈值函数的选值,确定噪声小波函数在小于小波函数的情况下应舍弃该信号;确定软阈值的选择能够令大部分噪声的小波系数取值为零,输出处理后的有效小波信号,确定软阈值的界限。实验证明,对小波阈值中的软阈值函数进行精确取值,对叠加的噪声信号或干扰能实现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产业产出序列的逻辑函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左相国 《预测》2001,20(1):20-23
本文首先对产业成长过程作了一些基本描述,指出一个产业的产出序列不一定服从逻辑函数,如果产出序列服从逻辑函数,其也有可能包含有若干个子逻辑序列。其次,定义了辨识序列与波动序列,进而建立了F(K,b)与W(K,b)两个辨识一个产业的产出序列是否服从逻辑函数以及对其构成阶段加以区分并确定相应的逻辑参数的理论模型。最后,简单扼要地介绍了把有关模型应用于实际分析的程序与规则。  相似文献   

11.
检测逻辑函数对称性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大能  陈偕雄 《科技通报》1995,11(5):261-265
本文论述了逻辑函数的Reed-Muller展开及b_j系数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接检测基于Reed-Muller展开的逻辑函数的对称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滤除心电信号中包含的基线漂移、工频干扰、肌电干扰三种主要噪声,获取干净有效的临床心电信号信息。方法:改进阈值处理函数的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法。结论:改进阈值处理函数小波阈值去噪法能更好的弥补了软、硬阈值函数去噪法中存在的不足,得到的去噪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三值TTL极性变换电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旭  吴训威 《科技通报》1992,8(2):65-69
对TTL门电路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三值TTL极性变换电路的设计.设计的电路已用SPICE程序予以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及与二值TTL电路相当的瞬态特性.  相似文献   

14.
15.
This paper introduces blind separation methods that are based on minimization of mutual information. Direct minimization of mutual information leads to estimating functions that change on every iteration of separating algorithm unlike in the maximum likelihood approach employing fixed non-linearity. We propose objective functions for source separation that are comprised of a symmetric and an asymmetric part. This allows for separating signals that may have skewed distributions. The optimal weighting between the symmetric and the asymmetric part is determined from the data based on an efficacy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objective functions is studied in cases where some source signals may be a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The capability of adapting to different type of source distributions is demonstrated in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通用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终端区运行效能。考虑从现有终端区运行亟待解决的安全、效率和容量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状态分类法构造终端区运行效能综合评价函数。最后以武汉终端区为例,收集运行相关数据计算各指标值,并采集20位武汉终端区管制员的阈值评估意见,划设阈值矩阵,构建武汉终端区运行效能综合评价函数,结果表明其运行效能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在安全方面评价为优,空域内整体冲突水平较低,但在效率和容量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人际交往视角下微信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2014,34(2):82-85,93
新信息技术正以全球的工具性网络整合世界,并产生了庞大多样的虚拟社群[1]。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微信席卷并占领了通信市场。旨在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剖析微信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基于媒介延伸论,探讨“对讲机”功能如何实现人际沟通的“光荣革命”。从人际交往的符号互动理论出发,讨论了“摇一摇”功能体现出的社会心理。从弱关系和地缘性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附近的人”功能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实质及其建立的认知过程。重点探讨了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以此反思“朋友圈”建立的过程。从人际关系分类与人际圈模型图两个方面,思考和解构基于微信形成的关系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