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改革目标为调整不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10多年过去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在评析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绩效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这是现阶段我国科技工作的总方针,但是,人们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却忽视了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反作用;在注重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贡献的同时,却忽视了科技经费投入的不足和投入渠道的单一.大量的科技人员仅仅依靠各级政府部门的科技经费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企业及全社会对科技工作的投入经费相对不足.因此,加强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科技投入渠道,促进全社会的 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1998—2002年,云龙县科技工作在中共云龙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省、州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通过全县科技人员、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科技宏观管理得到加强 1998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县战略,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科技工作领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全国、省、市科技大会精神,抓住省、市启动简阳——内江科技星火产业带这一有利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先导,突出重点,发展科技产业,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建设支柱产业和“三高”农业基地,带动全区各行各业科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历臾时期。八十年代初期党中央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陆续制订了“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形式,多种类型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可以说,这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具有新型运行机制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广大科技人员解放和开拓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生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从当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我国的科研与生产仍然严重脱节,科技成果物化仍然很慢,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究其原因,并不完全在科技政策上,而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的要强化科技人员、科管人员、甚至全民,特别是科技人员本身的成果物化观念。  相似文献   

7.
在党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引下,中国科学院从1984年起即热情倡导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院科技企业总数500余家,其中院直属企业(集团)5家(含原院管公司24家)、联营企业21家、中外合资公司近40家,境外设立的独资、合资企业共16家,从业人员约23000余人。全院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8.
为了表彰奖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陕西高等学校及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 ,充分调动陕西省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陕西省教育厅公布《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 ,凡陕西高等学校的教师、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独立或主持完成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均可申报本奖励。奖励成果主要包括 :1 有较高理论价值、学术水平和应用前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成果 ;2 应用于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成果 ;3 软科学研究成果 ;4 在组织或实施技术成果推广、转让、应用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  相似文献   

9.
科技人员的诚信素质与科技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概念,阐述科技诚信的基本内涵,重点讨论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分析人们对科技人员道德失范所持的不同态度和科技道德建设面临的若干现实问题,提出加强科技道德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科技管理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都加强了科技管理的研究与发展。并把此做为重要的经济技术竞争手段,为加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造就一个团结稳定的工作环境,科技管理干部应不断寻求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用以调动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笔者认为,用行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科学管理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1.
《科技广场》2002,(9):1
金秋时节,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2000年、2001年度在科学技术领域勇于创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单位颁奖。这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弘扬先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2.
15年前的今天,《云南科技管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作为科技报刊中的一员而诞生。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同志为本刊创刊题词:“科学技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时任省长的和志强同志的题词是:“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时任省委副书记的聂荣贵同志的题词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富民兴滇服务”;原省委、省人大的老领导高治国、马文东同志也分别为本刊题词:“发展科学技术,振兴云南经济”、“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讲求效益,注重质量,使云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成为现实经济的优势”。这是省委、省…  相似文献   

13.
加强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机制的创新,是一项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民、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在形式、内容、机制、方法、资金等方面进行精心组织,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立起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 东平县根据本县农业为主的实际,为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科技经济型农业的快速转变,制订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承包的意见》以东发[1994]8号文件下发至全县,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积极性,到目前全县已有784名科技人员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承包,参加人员占全县农业科技人员的81.6%,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广大科技人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但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依靠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的话,那么科技人员则是源中之“源”。因此,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其经济处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之中,是促进科技人员尽快成才,实现科技兴国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科技体制改革之初人们就清楚地认识到,旧体制的主要弊病是科技与生产脱节.不利于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束缚了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供给、需求和转化、推广是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科学技术又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黑龙江必须结合具体实际,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确保黑龙江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为此,在了解黑龙江科技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本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随着科技在经济增长中含量的逐步增大,加强科技信息管理已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如下问题:信息意识薄弱及管理体制束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科技信息管理观念得不到根本转变,科研项目确立、经费落实等都是由上而下逐级下达,从领导到科技人员只注重前期的研究工作,而忽视了后期的成果转化,普遍缺少自主性和积极性.科技人员对信息的需求意识也较淡薄,导致科技信息管理缺少外推力.管理体制滞后使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20.
杨国安 《软科学》1989,(1):17-19
<正> 近两年来,四川省的科技体制改革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为重点,推动科技长入经济,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的十三大,确立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首要位置,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为科枝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技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繁荣,奠定了思想基础。一、进展与变化四川科技体制改革,始终以有利于释放科技能量,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不断解决旧体制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与市场脱节;二是科技人员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坚持从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科技人员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并注意同经济体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