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就是戈多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备受煎熬。读者们看了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  相似文献   

2.
我就是戈多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备受煎熬。读者们看了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是代表了希望,或者光明一类的东西。面对这些猜测,我只是好笑,可是却有许多人来等待我,等待我出现,给他们帮助。这些疯子,我怎么能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他们会像魔鬼一样把我抓住,扯下我的衣服,把我拍个够,或许还会将我解剖呢。我要等,等他们忘记我。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五十年,我日夜坐立不安,担心一天被人发现,突然被人抓走,可怕的事发生在我的…  相似文献   

3.
《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上等待从没见过的戈多。他们不知道戈多是谁,不清楚为何等待,只是一天天地重复“在等待中失望,在失望中等待”的闹剧。戈多究竟是谁&作者贝克特说:“我也不知道戈多是谁,要是知道,我就在戏里说了。”有人认为戈多是上帝,是救世主。老师则说戈多根本不存在。这些看法各有道理,而我却持有不同的见解,难道戈多真的就是如“上帝、救世主”般虚幻飘渺、遥不可及的“非人”吗?真的就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造出来的“幻影英雄”吗?在我看来,戈多是存在的,而且并非遥不可及,其实戈多很近,就是他们自己,就是他…  相似文献   

4.
书目     
<正>《等待戈多》【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著施咸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条荒凉的路,一个小土墩,不长叶子的树下,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不知道戈多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等戈多,甚至压根不知道戈多是谁,他们只是在等待,为等待而等待。故事实在荒诞至极,"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却又令人深思。一直不露面的戈多,若有若无,说来不来,他似乎能救人脱离苦海,可是戈多永远不  相似文献   

5.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物已略感陌生。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法比拟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告别戈多     
一个雾霭沉沉的早晨,我穿上大衣,走进街角的咖啡店,开始等待,等待戈多。 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已经下肚,戈多还没有来。“哦,见鬼!已经迟到30分钟了!”完全清醒的我看着表抱怨道。走出咖啡店,倚在墙上,继续等待,等待戈多。  相似文献   

7.
告别戈多     
一个雾霭沉沉的早晨,我穿上大衣,走进街角的咖啡店,开始等待,等待戈多. 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已经下肚,戈多还没有来."哦,见鬼!已经迟到30分钟了!"完全清醒的我看着表抱怨道.走出咖啡店,倚在墙上,继续等待,等待戈多.  相似文献   

8.
《等待戈多》里的两个主人公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无疑是两个卑微又低贱、可怜又可悲、浑浑噩噩的角色。照说不管卑微还是崇高,一个人总得做点什么。纵然大事做不好,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总不难。如果什么都不做,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地度日,岂不白活一遭?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就是这样白活着。他们焦急地等待戈多,却连戈多是谁也不知道,岂不荒诞?弗拉季米尔说:"我这一辈子老是拿不定主意。"谁没有过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只是"一辈子老  相似文献   

9.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10.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  相似文献   

11.
《等待戈多》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意旨被广泛而多样地理解,而非造成我们曾经认为的巨大困惑。多样化的阐释成就了《等待戈多》在荒诞派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但同时也使阐释的尝试本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试题]创新思维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其中最能引起师生关注的话题有:(1)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2)戈多来了(3)留一点空白这三个话题引发你怎样的想像、感悟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美好的事物已略感陌生。“戈多…  相似文献   

13.
《等待戈多》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尽管虚无,还要追求信仰,虚无和信仰执手相看,这是对《等待戈多》内诎再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日子如风中的黄叶纷纷飘下。村口那棵古槐一夜间黄了头发.他说。他在等待戈多。戈多迟迟不来。他倔犟地眺望远方.像极了一个士兵。我才知道.他也有他自己的名字:Wait Spring。  相似文献   

15.
唐四艳 《柳州师专学报》1996,11(1):18-21,35
荒诞派戏剧晦涩、艰深,很容易让人产生歧意,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更甚。本文拟从构成该剧的四个因素,即戈多、等待、等待的人和舞台审美形象四方面探究,以得出“把希望放在消极等待中,便是对希望的坚信”的主题,让观众从怜悯、恐惧中解脱出来,笑对人生。  相似文献   

16.
中外对戈多的解释纷纭众说,但因个人境遇、学识、视角等差异,任何一种说法都难以征服所有人。理解戈多的象征意蕴,可以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并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去寻找比较切实的解释。对戈多的等待实际上揭示了"上帝死后"西方人的精神状态,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基督教信仰的反叛,另一方面人们又寄希望于新的信仰。由此可见戈多与上帝既有不同又有相似性,或者说戈多就是类上帝的救赎者。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中国古典戏曲没有悲剧,有人说有.其实剧本就摆在那里,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看法,还是评论者对悲剧概念的理解不同所致.人们对同一部剧作的类型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悲剧”条目,对《等待戈多》一剧的类型是这样理解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再现了现代西方人的一种悲剧意绪”.很显然,论者认为该剧是一出悲剧.而同书的“喜剧”条目却认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看作是荒诞喜剧的代表作.”两个条目在谈同一部剧作,而且对剧情的描述几乎使用了同样的语句,可是对该剧体裁类型的判断却全然不同.所谓中国古代戏曲没有悲剧的说法,大概也是由于人们对于戏剧类型的理解有所不同而产生的吧  相似文献   

18.
张亚娟  刘琼 《考试周刊》2009,(29):32-33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是一部优秀的、让人深思的作品。本文从如何理解荒诞派作品入手,揭示了作品中戈多究竞是谁,以及文中主要角色所代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等待戈多》是最能体现贝克特思想特点和荒诞派戏剧特征的剧作,深刻地表现了汉代文明中人生的处境:怀抱模糊的希望而作无尽的等待。“等待”成了人生的唯一目的,这一目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证明“在等待”。剧中悲喜融合;超越传统戏剧,又对传统戏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就是戈多     
作者以‘戈多”的身份,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议论,状写世人等待‘戈多”的种种心态,很有创意。特别是文章的结尾,作者在自嘲自解中让戈多退场,深入骨髓,透视世人既不认识戈多,却又在苦苦地、盲目地等待戈多的怪异心理。一句“这个世界就像一场荒诞剧”,更是耐人寻味。文章或揶揄,或嘲讽,或鞭挞,写得诙谐幽默,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