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教育哲学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中的基础学科,其本质是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成人教育基本问题。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水平,既直接关乎成人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也最终会对成人教育行动产生导向性影响。鉴于此,本文就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的历史沿革、主要思潮、主要内容以及发展展望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成人教育研究,一般区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领域。二者以问题的关注层面为分野:前者面向学术问题,旨在探求成人教育之“公理”,构建一个规范的知识体系;后者面向操作问题,谋求解决实践问题的合理方案,形成一个有效的经验体系。理论与实践本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双翅,但在现实的成人教育研究中,似乎存在着某些摩擦和隔阂,甚至是分歧和对立。因而,审视成人教育的理论误区,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确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对话关系。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与解读分析教育哲学大师谢弗勒(I.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成人教育哲学作为成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在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我国,成人教育哲学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以引进西方成人教育哲学理论为主,2000年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哲学本土化研究开始萌芽并逐步影响成人教育研究的发展和成人教育的实践活动。近三十年我国成人教育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艰难起步、引入西方理论和本土研究萌发三个阶段,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成人教育哲学理论对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也逐步增强,其在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笔认为,是客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实现了对精神世界的真正来源即客体的界定,进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创立了科学的客体本体论。只有作出这样的确认,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并使这一理论在开放性、生活化中得到振兴。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界定和确立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实质的“元理论”和“前结构”。从总体上看,理论界存在着一种回避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的态度。如果不能科学地界定和确立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并在此基础上深刻阐明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马克思哲学,那么也就无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实质。应该遵循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在逻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将其本体论界定和确立为生成论意义上的“社会生产本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与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本体追问根植于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人的形而上学本性,是任何哲学形态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合理模式为实践本体论,是本体自身历史演化的结果,是对物质本体论的超越。它是对属人世界进行本体的产物,克服了传统本体论的封闭性和思辨性。它的确立对人类确立安身立命的最高准则,对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久的逻辑自治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实践的思维方式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哲学界对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文通过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批判了旧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阐述了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的确立、理论框架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实践"与"实践教育":成人教育学的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教育实践必须同时是成人实践的教育;实践性是其根本特性。这种实践,具有认识论与本体论之双重意指;而本体论是其根本。成人教育若要祛除功利化、工具理性至上和技术意识形态化的流弊,就须从本体论意义出发,赋予实践以本体论意义与价值,方能使成人教育得以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感性本体论的诞生,乃是19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重大的哲学事件,它标志着长达两千多年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开始遭遇重创,一个崭新的哲学时代开始来临。而这一感性本体论的确立,是与费尔巴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追忆这一本体论的确立历程,阐释这一本体论的哲学意义,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在什么一种意义上对马克思哲学产生着积极影响,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终身教育理论的确立促进成人教育的迅猛发展,本文阐述了终身教育的内涵、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以终身教育现代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