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体。处理矛盾就是协调矛盾双方的关系,使之达到辨证的和谐统一的状态。语文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了语文教学中一个自然而和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孙其广 《教学随笔》2016,(10):38-39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体.处理矛盾就是协调矛盾双方的关系,使之达到辨证的和谐统一的状态.语文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了语文教学中一个自然而和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人人都有情感,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教材是编者主观意识的产物,无一不饱含着他们的情感。学生领会教材的内容与艺术技巧,就是对作者寄寓作品的情感与寄寓情感的方法的体会。语文教学过程应是理智与情感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知之深而爱之切”,说明情感对认识过程的依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披文入情———缘情悟理”,这个以情感为中介的语文教学框架,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只要抓住情感中介这“一举”,便可获...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 ,也是情感活动。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 ,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从教学实际看 ,有的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重视不够 ,仅把语文当作工具课 ,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 ,忽略了情感因素的激发 ,以至于把活生生的语文课讲“死”,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 ,作为教师必须深入认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善于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熟练掌握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教学作为一种交流艺术 ,在传授知识的…  相似文献   

6.
钱加清 《云南教育》2002,(34):17-17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它作为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从教学实际看,有的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重视不够,仅把语文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忽略了情感因素的激发,以至于把活生生的语文课讲“死”,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要真正实现语文课的审美价值,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掌握教学的激情艺术。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对教学倾注深厚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很强的一种内动力。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智力活动与非智力因素基础上的,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认识活动,又有情感活动。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实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使学生处于积极心理的状态,在充满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变化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生活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能融入作家所创设的情景中,感悟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从而激发情感意识,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情感教育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海伦市第一中学于春耕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有特殊的功效,因为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内省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情绪一旦被激活,内脏反应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真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教学过程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渗透情感交流。一、为开发学生的潜能而教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有着非常明显的功能区分,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心理活动中的情绪、情感以及信息综合任务,而大脑左半球则主要负责分析、推理及抽象思维的任务。只有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均衡发展,人的心理活动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人的创造力也是大脑左右半球协调…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说明文、议论文,无不抒发了作者的美好感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富有感情的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转化为智能,无不借助情感媒介来实现。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有情感。  相似文献   

11.
情感人格是学生人格在情感活动中的体现。情感人格的形成与遗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后天实践的结果。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情感人格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促进学生情感人格健康发展方面,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没有真情,就无法真正读懂任何一篇作品;没有动情,就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一个“情”字,离不开一个“情”字。循着这样的思路进一步深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语文学习与情感人格的完善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一个典型的情感活动过程,更应着眼于学生内在心理结构的构建。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合,形成一个心理活动的有机整体。本文主要从教育观念、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认知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即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小学生情感的特点是易受感染、控制刀差,其正确情感的发展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诚然,人的认识活动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过程而产生,但情感绝不是消极地作为认识过程的“副产品”而存在,它同样能对认识过程产生巨大的作用。因为由情感体验所构成的心理状态可以影响和调节入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是非常必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情感教学的运用,可以充分地发挥教材的感染力和教学的感染力,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让学生在充满情竟的氛围中接受熏…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应当是师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交融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情感教育,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要把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语文教学,实现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如何使教学过程从老师的“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内部”的能动经历,是当前改进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师生之间交互作用,应以师生情感交融、教学同步、角色互换等贯穿于这一过程始终。一、情感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础语文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进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情感将会滋润认识活动,它像润滑剂那样,会使机器加速运转。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真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教学过程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渗透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这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是人们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在人们的认知活动和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与消极的情感会导致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语文教学,对人的精神领域有着更为深广的影响。语文教学是一个典型的情感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学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进行有着巨大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学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心理学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20.
情感人格是学生人格在情感活动中的体现.情感人格的形成与遗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后天实践的结果.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情感人格发展方面,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