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文金 《考试周刊》2012,(90):54-55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数学习题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掌握重难点知识,学会知识的应用,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就此谈几点体会:有的放矢,选好习题;注意学法指导;精选例题,突破重难点;理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2.
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高中生普遍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高中数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各概念、定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重难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某个重难点掌握不牢固,就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呢?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深感一节课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否被突破,突破是否得法.那么,如何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研究与思考. 一、钻研教材,精心预设落实重难点 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备课时既要纵观全局,注意点和面的相互协调,又要能将重难点分层预设.从分析难点成因着手,尽量把难点分化,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创设特定情境,致力于简单、贴切的教学方式,达到优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破重难点。一线教师如何把握好教材,结合数学学科特点,站在学生立场,正确解读和把握重难点教学,有效利用课堂突破重难点是当今教师面临的挑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思考。一、把准认知水平,突破重难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认知结构有关,是由学生原有  相似文献   

5.
正提高课堂效率是所有教师的共同愿望,有效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互动。为此教师要弄清所教知识的来龙去脉,深刻解读教材,挖掘教学资源,把握重难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一、课前充分准备是突破重难点的有利条件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实现重难点突破。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书本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中,教师要善于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以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同时,强调知识重点、进行对比教学等,均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系统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各知识点是一门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对其中一个或多个重难点没有掌握.会影响到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因此。能否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直接关系是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是衡量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知主要形象具体思维为主.这些特点对于一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落实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往往是激发学生活跃思维和兴趣的催化剂。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这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金玉  周丕 《新疆教育》2012,(7):14-15
多媒体作为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在新课改理念施行过程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知识储备,突破教学重难点,从应用角度突破数学教学的外延。  相似文献   

10.
教师讲课,贵在少而精。讲课面面俱到,不抓重点,不突破难点,就无法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对于教学重难点,几乎每一本《教育学》都会涉及,且都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但是,对于何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有哪些知识表现形态,需要运用哪些讲授方法等问题,大都是语焉不详。中小学课堂教学重难点是一个有必要作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一、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涵义理论界对教学重点的一种解释是,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一种同义语反复。其实,教学重点是对知识性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分数概念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多角度剖析五年级下册分数再认识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困境,从而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通过多元表征、引入计算等教学策略,完整而有层次地突破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有意的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既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方法,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合理处理教材,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彰显动态生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材的微观分析是指对教材中教学单元(一章或一节)的分析,主要包括教材的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教材的双层系统分析. 一、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 1.教材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1)结构分析.即将教材章节划分为若干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为教学进程的合理安排(如明确教材内容中地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点的数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的详略等)提供依据.首先,在分析教材教学因子基础上,用知识结构图或框架图形式,呈现教材各节知识点之间的并列联系、主从联系、因果联系等,以明确单元教学知识体系及知识结构特征,为把握和突破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提供依据.其次,划分单元教材各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数量,合理分配单元教学课时.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35):85-86
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教材隐性知识的发掘,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相融合,才能建构出多姿多彩的数学课堂。本文建议从五个方面对教材进行合理发掘,准确把握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另提出四点教学建议,以期达到架构多维课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都存在有"谈数学而色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与高考数学本身的高难度与大容量有关系;另一方面,又与学生的复习方式有关系,而学生的数学复习方式很大程度上又受到教师在课堂上的复习影响.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扭转学生的此类窘境,提高复习效率,就应当在高考数学复习中强化知识点,突破重难点.一、搭建知识框架,形成逻辑主线平时的教学,都是按部就班、根据教材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维性,是逻辑思维的结合体,要想学好数学就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针对高中数学的要求更高一筹,在它的知识体系中,概念和定理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些知识对今后学生的学习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改变教学策略,突破重难点,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那么该如何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农村高中数学老师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训练就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感性材料,充实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抽象概括数学本质,进行知识的消化。深入挖掘材料思维因素,奠定思维训练基础,依据教材中的知识重点、难点预测思维障碍,突出教材新知识形成过程,引导思维方向,围绕教材中知识重难点训练,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9.
教材插图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载体。苏教版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版面活泼,插图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这些插图有的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有的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等特点,还有的简明易懂,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恰当运用教材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揭示教材重难点,并为重难点服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让教材更贴近真实生活,使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明了而又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20.
缪宏 《中学教学参考》2014,(25):102-103
<正>一谈到教学的重难点,许多教师就会联想到教学参考书中所规定的教学重难点。参考书中所列的重点和难点,的确是教学的重难点,但这些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科知识体系,也就是强调这些知识在本章本节知识框架中的重要地位。应该看到,教学重难点是因人而异、因班而异的,随着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的真正突破。如何来突破呢?下面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重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