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隔代育儿”成为专有名词还是近年问的事情.有学者认为,隔代育儿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具有诸多弊端,十分有必要进行关注和反思.但是,也有学者提出,没有必要将隔代教育当作“洪水猛兽”.这种家庭养育方式的优点也是明显的,比如祖辈一代的带养经验、耐心、社会阅历丰富等,只要“借用”得当,是有益处的.那么隔代育儿与亲自教养究竟有何不同?弊端与优势是什么?不妨看看以下几个案例.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13,(5):67-69
我们无法回避隔代育儿的种种弊端,也无法将三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一朝梳理清楚。但是,只要全家人共同努力,隔代育儿也可以非常美好,它所衍生出一切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而且,其实有很多问题,本来就不是问题。  相似文献   

3.
耳耳 《父母必读》2014,(11):132-134
处理复杂的关系,最需要的就是高情商。隔代育儿,涉及三代人的几重关系,如果情商够高,处理起其中的矛盾也会事半功倍。 很多时候,隔代育儿的矛盾不是教育本身,而是年轻父母与老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有问题。想让育儿重重矛盾迎刃而解,天下太平,那就赶紧来学学高情商的爸妈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13,(5):79-79
作为主持了近8年“隔代育儿”栏目的编辑,我看到了太多年轻父母无谓的烦恼,也被太多老人无私的付出感动,  相似文献   

5.
耳耳 《父母必读》2011,(9):134-136
高水平的隔代育儿,说不定比年轻、忙碌的父母自己带孩子还要好。隔代育儿的弊端不少,但又是很多父母无奈的选择。不过,随着"80后"父母的增多,祖父母们似乎也开始更新换代了。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有着不错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也相当丰富,所以对孙辈们的养育也很成功。  相似文献   

6.
朱敏 《成人教育》2019,39(8):47-51
老年人参与隔代教育是我国社会"新常态",为祖辈提供隔代教育课程、提升他们的育儿素养成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新课题。基于实验性课程开发实践,对老年大学开设隔代教育课程的意义、概念和流程进行了反思性阐述。研究发现,面向祖辈的隔代教育课程有较强的现实需求,对于提升祖辈的隔代教育素养有积极作用,但也需要在兼顾祖辈群体的多层次的隔代教育需求、活化内容模块等方面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农村隔代教养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既有不良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改善农村隔代教养对幼儿个性发展的消极影响,建议祖辈要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多学习育儿知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常联系,给祖辈补充新时代观念;改变隔代教养模式,变为两代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0,(3):134-135
妈妈不是育儿权威;外婆、奶奶也不能全凭经验办事。隔代育儿中,特别需要取长补短的心态和做法。遇到矛盾时,也不必非究个谁对谁错,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9.
农村隔代教养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既有不良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改善农村隔代教养对幼儿个性发展的消极影响,建议祖辈要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多学习育儿知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常联系,给祖辈补充新时代观念;改变隔代教养模式,变为两代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隔代教养事实上是一种普遍的育儿模式。这种育儿模式减轻了年轻父母的育儿负担,但是由此衍生出的问题也让人头疼。三代同堂的家庭需要处理很多问题———婆媳关系、祖孙关系、不同育儿理念的冲突,等等。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专家来谈谈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龙迪 《父母必读》2012,(8):134-135
在中国常见的隔代育儿大家庭中,不要实行联合国式的利益瓜分关系。“核心国”要时刻记得攻守同盟,而“核心国”与其他“国”之间,应该遵守外交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隔代教育在城市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祖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丰富的育儿经验。虽然祖辈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隔代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常听许多家长谈到老人抚育孙子、孙女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4,(2):130-132
正如果你能理解到现在帮我们带孩子的老人们,下了多么大的决心,作出了怎样的牺牲,也许隔代育儿中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便能自然而然地化解,甚至被忽略。隔代育儿是中国式育儿的典型模式,似乎有种种弊端。可是现实又让大多数年轻父母只能无奈地作出这种选择,因此经常会因为养育观念、养育方式等和老人闹矛盾。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本期我们暂不探讨"技术"问题,只想和大家聊聊,该怎么看待"老人帮我们带孩子"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祖父母积极教养项目是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育儿与家庭支持中心开发的专门为祖父母群体提供育儿策略支持计划的育儿系统。该项目将服务对象聚焦到祖辈群体、在实施内容和形式上满足了祖父母不同的养育需求,实践效果增强了祖父母群体育儿的自我效能感,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指导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文章建议国家层面应主动作为,完善本土化隔代教养家庭教育项目体系建设;学校方面应因地制宜,灵活处理好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村委会应明晰职责,完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从而进一步精进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水平,最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璞 《父母必读》2014,(8):132-135
发烧、胃肠炎、咳嗽、上火、小外伤、尿布疹,孩子最常见的健康问题里,经常夹杂着不少隔代育儿的理念冲突和矛盾。这次,我们有请从医五十余年的医生奶奶做"诊断"。她不仅能对科学养育做出指导,更能让我们对隔代育儿关系进行思考和学会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6.
张思莱 《父母必读》2012,(4):143-145
张思莱,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专家,一直活跃在普及科学育儿的舞台上。她是超人气博主,微博更是有8万多的忠实粉丝步步跟随。这次,她兼以儿科专家及外婆的双重身份,给了我们一份独家的隔代育儿观察手记和切实忠告。  相似文献   

17.
正当生不生二胎这事变成了隔代育儿中一个新的矛盾点时,就不仅仅是小夫妻俩自己能说了算的了。如果总是装聋作哑、我行我素,搞不好会引发不小的家庭"战争",还是尽快处理好吧!有时候,是小夫妻俩想再生二宝,可一直帮忙带娃的老人不干了;有时候,感受到生活和育儿压力巨大的小夫妻俩不想生,可老人天天唠叨不断。生二宝这事,还真是变成了隔代育儿中的一个新的矛盾点呢!  相似文献   

18.
《父母必读》2008,(3):132-133
隔代育儿问题不少,但优势也不少。你想到过吗,发现别人的优点是一种快乐。在对待帮你带孩子的老人身上,就更需要这样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并非完全脱离现实的虚构或者幻想,而是对人类生活、生存状态的曲折反映,也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的一种体现。中国的《葫芦兄弟》和日本的《桃太郎》有许多本质相同的地方,主人公都是从植物的果实中诞生的具有非凡神通的人物,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打败了看起来比自己强大许多的敌人,他们也都由老人抚养成长,反映着隔代教育的现象。在这两个故事里,父母并非完全不在场,他们以“恶”的形象隐形存在,“狠心”地把孩子置于独立和危险的境地,刺激了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在中日两国都存在的隔代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父母不能完全推卸育儿的任务,父母的角色虽有所变化,却依然不可取代。  相似文献   

20.
隔代教养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由于诸多现实原因,这一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成为家庭育儿的一种无奈且现实的选择。本文立足于挖掘老人参与隔代教养的积极功能,并对隔代教养优化策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