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中国农业发展指出了一条以单一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集体经营代替个体分散经营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虽然后来家庭经营的重新崛起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对新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仍然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涌现就是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甘肃农业合作化运动通过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阶段,从而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互助组阶段对于恢复农业生产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之后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社的建立,没有很好地估计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人为地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所以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王峰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3):98-101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也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中国共产党依靠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没有引起较大社会震动和农业生产没有减产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铲除了农村中产生剥削制度的经济基础,避免了农村的极端分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也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以社会整合为视角,分析研究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得失,对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领导的农业合作化消灭了农村的小农经济,解放了生产力,使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符合过渡时期的历史实际。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的探索为当今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倪杰孔 《考试》2008,(Z2):79-8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先后实行过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其中有的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的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进而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但除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外,大都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党和政府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英洁 《天中学刊》2003,18(1):37-39
探索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已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走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是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农民增产、增收问题,应对国际农业竞争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是多因素、多种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任何部分的进退都受其整体运动的制约,农业生产力因而具有双重性,既是生产力系统的基础,又被生产力系统的整体运动所规定。中国封建时代农业生产力远过于西欧,却未能率先工业化,关键就在于工商业滞后,生产力整体运动失衡,使经济进入恶性循环。反之,西欧近代的后来居上,并非其农业得天独厚,而是生产力各子系统之间配合得宜,使生产力得以递进,地租形态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的土地改革只是初步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农村和农民并没有一劳永逸地摆脱贫困,农业生产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为了快速发展农村经济,黔东南地区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运动在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皖东农业合作化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战争时期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开展,成绩显著,特点突出。解放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在皖东大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推进,200多万皖东农民群众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虽然皖东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最后阶段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偏差,但是从整体上看,运动的成就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0年代前期,围绕农业合作化问题,党和国家的领导层中曾发生过三次争论,即1951年围绕山西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社的毛、刘之争;1953年围绕纠正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急躁冒进倾向的毛、邓之争;1955年夏围绕农村合作化发展速度问题的第二次毛、邓之争。争论的结局是稳步前进的意见受到批评和否定,急于求成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结局,包括形成这种结局的方式方法,对党和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步伐一再加快,带动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的猛烈加快,脱离了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开建国后“左”倾错误之先河,并给党内的政治生活投下了阴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5.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