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把单元作为教学单位,每个单元又分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根据要求,在教学时间上,课内自读课文只安排一课时。如何实现自读课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在自读课的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进行点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门捷列夫说:“要全部把握住,需要比较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的课文要有可比性。一个单元的教材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这就使自读课文和讲读课文具有可比性。比较点拔,既能激发学生对自读课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够突出单元教学的重点,较理想地实现单元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九义”中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形式编排的。这为教师实施单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它把引读课文范例、传授知识、提高培养语文运用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整体综合教育效应的“集成块”。合成单元不再是单篇文章的拼凑组合,而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教学单位。它通过对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及作文训练、语文知识的不同处理,使其成为一个连贯完整的教学过程。它的基本特点是教师以一两篇讲读课文为例子,指导带动学生对其他课文进行自读,并将另外一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它是字、词、句、段、篇;读、写…  相似文献   

3.
课内自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怎样教自读课?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已经作了明确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可见,自读课文既是单元篇目结构的有机部分,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然而,我们有部分语文教师却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教学实践,常以学生基础差为由,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  相似文献   

4.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按体裁分类组成单元的。这种单元体系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这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文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读、写实际能力的提高,费时少,实效高,优点很多。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能把握这套教材,充分地发挥出它的优势,这是一个很有必要讨论的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树立“单元教学”的概念,明确它的特征,从宏观的高度上掌握它的规律性,逐步提高单元教学的能力。 一、进行单元教学,首先要求我们把一个单元看成是一个整体。这里的整体并不仅仅指组成这个单元的所有课文的总和,它还应包括每个单元前的“单元教学要求”,每篇课文前的“学习重点”,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讲读课文和课内阅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每个单元后的“作文训练”、“听读训练”,还有“知识短文”。面对如此庞杂的教学内容,以前那种“吃泥萝卜”似地“擦一段吃一段”的备课显然是不能奏效的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作通盘考虑,如这个单元教学重点如何落实,讲读课文和课内外阅读课文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听、说、读、写能力如何训练,智力如何开发,读写如何同步,课内课外如何结合,文与道又如何渗透。为了取得学生的配合,教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每个教学单元都由讲读和自读两类课文组成,两类课文的数量也大体相当。教材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读是为学生的自读服务,学生通过自读验证自已从讲读课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得到培养。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现代系统论、信息论和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但是,从这套教材一年来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不少同志从实用、功利主义出发,重讲读、轻  相似文献   

6.
现行语文教材以单元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每个单元一般安排五篇课文,分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包括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在中学教学中,对这两类课文的处理并不一致。有的教师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一样上法,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自读课文;有的教师以升学考试为指挥棒,只教讲读课文(基本篇目),自读课形同虚设;有的教师仍像过去一样进行单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述做法都违背了单元教学系统、整体、迁移的要求,离开了教材  相似文献   

7.
近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梁启超提出阅读教学要“分类”、分组、分期”的主张,如今通过单元教学实现了,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由讲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三类课文组成,高中每单元则由讲读和自读两类课文组成.无论是初中的“三合一”,还是高中的“二合一”,教学中都必须以教材为例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一个教学单元中,讲读是重点,教方法,是“举一”;自读为实践,学以致用,是“反三”。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教学课的章节安排那样,一个单元就是“一章”,具有整体性;一篇课文就是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初中语文课本,将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研究如何搞好三类课文的教学,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现实而重要的问题。修订后的初中语文课本,仍属综合型教材。如用整体原理来看初中语文教材,全套初中语文课本就是一个大的有机的综合整体。一个个单元则是一个个小的综合体,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就分别是这个综合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三类课文在全套教材中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它们为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听说  相似文献   

9.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在各单元后选配一至两篇自读课文。一般地 ,每个单元的第三篇为课内自读课文 ,第四、五篇为课外自读课文 ,不提教学要求。通过学生自读、自测 ,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自读课文教学应不拘一格 ,灵活教学。既要不同于课内阅读课的详细、具体 ;又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乱读。要讲求方法 ,讲求技巧 ,讲求教学的实际效果。一、重视自读课 ,抓好自读课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就必须像重视讲读课一样重视自读课。重视自读课 ,不是要老师去精讲细讲 ,不是要老师越俎代庖 ,而是要…  相似文献   

10.
黄光硕先生在《中学语文教材改 革探索》中谈到:“所谓单元教学,就 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通过一两篇课文的讲读带动单元 中其他课文的自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单元把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听说训练,语文知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以便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阐明了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首位;也说明了单元教学的最基本的方式。 单元教学优于单篇教学,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从几篇教材的共性出发(兼顾个性),目标明确…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这就清楚地说明,对课内自读课文既不能由老师包干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首先,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联系本单元讲读课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学课内自读课之前,要让学生回忆旧课——讲读课,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自读课内自读课文,要区分课文在体裁、内容、写法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要忆起前课,那么在自读新课之时就会触类旁通了。比如阅读《难老泉》一文,则可联系《雨中登泰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编排两至三篇自读课文。这种编制自渎课文,正是素质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体现,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相得益彰。学生自读的过程就是把在讲读课中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的过程,自读课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从而促使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使讲读课的教学向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那种只注重讲读课的教学观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3.
一、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必须对三类课文进行研究现在的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有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三类教材,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自读课文由学生在课外阅读。设置三类课文,既适当增加了阅读量和扩大了知识面,又不加重教学负担.为此,就要正确处理三类课文,既不能不管课文类型,统统上成讲读课,又不能抛开自读课,只上讲读课.应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明确各类课文所承担的职责,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从讲读课的角度去思考,着眼于老师的讲,也要注意学生的“自学”,要注意三类课文的区别,充分发  相似文献   

14.
一、明确教材编排意图,强化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要统观整个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总体把握读写知识结构,明确各读写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的重点难点,使字、词、句、段、篇的双基教学,形成整体结构,产生综合效应。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从第8册开始至12册,把读与写的训练分为若干个重点训练项目。按照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原则,将这些训练项目分布在5册教材中。每组课文突出一个训练重点,各重点训练项目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读写训练序列。备课中,要把一组课文视为一个整体。从本组课文的整体训练目标出发,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第8册教材,除两篇“看图学文”外,共32篇课文,分为8组,每组都安排有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含“习作例文”)、独立阅读课文和基础训练。在每两组的课文后又编排了一篇“读写例话”,即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全册共四个:①怎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难度大、分值高,学生失误多,已是公认的事实。如何训练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我以为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内自读课教学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自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比重约占各册教材的50%左右。在单元教学中,如果说讲读课是教给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通用教材是按单元编写的,每个教学单元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单位,它要求我们从整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质量。但是,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中学语文教师,缺少单元教学的整体观念,不能有效地使用教材,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单篇教学的教法,具体地表现在: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没有真正做到合  相似文献   

17.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课内自读课文所占比重大,因此,如何处理很值得研究。课内“自读”是在“讲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实践,老师既不能全包全揽,也不能撒手不管,要适当引导,酌情点拨,让学生在自读中质疑、释疑。在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上,我的尝试大体如下: 一、忆读:忆读就是教学课内自读课之前,让学生回忆旧课——讲读课,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自读课内自读课文。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大致在体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自读课文 ,由教师在课堂上指导 ,学生自读、自测 ,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从理论上讲 ,语文单元教学中讲读和自读是有机的整体。由讲读到自读 ,体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规律。讲读以传授本质的、带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 ;自读即自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把讲读课学到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加以运用和实践 ,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一、布置常规自读任务学生自读易犯不求甚解的毛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提出自读要求 ,尤其是一些常规要求必须常抓不懈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1.预习课文…  相似文献   

19.
现用的语文教科书中的阅读教材,是按反映生活的内容为主,兼顾表达方式、文学体裁来编排的。具体到每一学期,又是以相对独立的单元作为整体,以单篇课文作为教学"元"来实施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单元之间、阶段之间互相衔接,逐步递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个阅读单元都安排有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单元前有单元提示,讲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重视提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材对于教学方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教材内容的变化,编排和呈现方式的改变都对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影响。从1988年秋季起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作了修订,修订本打破了选文加练习的老模式,注重了单元的编排,体现了综合性,序列性。因此,传统的单篇文章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修订本内容更充实,训练序列更系统的特点,而应代之以单元教学。那么,怎样进行单元教学,单元教学有哪些模式呢?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八种: 1.点面式:修订教材规定了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讲读课文是“点”,它最能体现单元教学要点。教这些文章应把重点放在揭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