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8年12月10日星期二,身在南京的司徒雷登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纽约的电报,主要内容是选任他作为北京一所新成立大学的校长。其实他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事先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刻很有可能到来。如今邀请函在手,按照原有打算就是婉拒这热情的邀请。随即,司徒雷登拟写了电报,准备发出。然而后来,他不仅留下了这封电报,还几次北上北京筹谋新大学办学事宜,并最终就任该大学的校长一职。事情是怎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燕京大学校长一职又为何花落司徒雷登?本文试图通过20世纪初司徒雷登的一些来往信函解读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1949年8月18曰,毛泽东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向世界宣告了美国侵略政策的彻底破产,司徒雷登作为这一重要历史事实的代名词开始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葛美荣 《档案天地》2010,(12):30-32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发表了《别了,司徒雷登》一篇著名的文章。文中的司徒雷登是何许人?毛泽东为何要写他?  相似文献   

4.
歧义,在语言学中是指同一语言片段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因为歧义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所以它本无所谓好坏优劣,主要看我们如何去运用。若能把握歧义的特点.妥贴地用好歧义标题,往往也能很好地增强表达效果。毛泽东同志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标题既有“告别”的意思又含有宣告以司徒雷登为代表的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这一时代“结束”的青用.往回县n田“别了”的歧义构成语义双关的典范用例。再如某报标题:(1)高倍评价佩罗尔队:“他们踢得认真高任等待“高峰”这则新闻是说球员“高峰”在1995赛季中表现不俗,受到球迷…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部近代大师的故事集。龚自珍、胡适、徐志摩、竺可桢和司徒雷登等20多个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师先后出场,演绎着一幕幕精彩的故事。不知不觉间,这些故事把读者带到了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带到了一种富有启发的阅读快感之中。  相似文献   

6.
高荣伟 《档案天地》2013,(10):36-38,19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年6月生于杭州。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而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11岁时司徒雷登到美国弗吉尼亚州上学,在那里他被人讥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在大学期间受"学生志愿国外传教运动"的影响而转到神学院,立志于传教。1904年司徒雷登结婚后携妻子回到杭州开始在中国传教。  相似文献   

7.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以后,李宗仁将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政府迁往广州,以司徒雷登为大使的美国大使馆却不肯跟着南迁,而一直留在南京,其原因是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深为不满,对其丧失了信心,希望留在南京找机会与将来的新政府接触。外交档案中的很多材料记载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大凡读过书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司徒雷登的.毛泽东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让其声名远播.司徒雷登也成了不折不扣、十恶不赦的帝国主义分子,代表了美国政府的立场,没做过什么善事,而且是个政治上的投机分子,见风使舵.不过,时代在发展,历史资料的慢慢公开以及信息的扩散,使得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成为历史学界的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每一次评价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尺度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足为奇.对司徒雷登的评价亦如此.  相似文献   

9.
而今的北京大学校园,原是燕京大学所在地。燕京大学的三十多年的历史,同司徒雷登仃着密切的联系。司徒雷登是个特殊的美国人,早在1868年,他的父亲就作为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派出的首批传教士之…,携带新婚的妻子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10.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中国人民赶走帝国主义者的愉快心情.司徒雷登何许人也?毛主席为什么说他是大使老爷?这位大使老爷与中国大陆有些什么恩恩怨怨?重新翻开历史档案,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创建燕京大学而今的北京大学校园,原是燕京大学所在地。燕京大学的三十多年的历史,同司徒雷登有着密切的联系。司徒雷登是个特殊的美国人,早在1868年,他的父亲就作为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派出的首批传教士之一,携带新婚的妻子来到中国。1876年6月24日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于11岁时  相似文献   

12.
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单从什么是新闻这条通俗易懂的比喻里,我们不难相信,把新闻写得休闲些,是可能的。大家一定还记得刚结束不久的伊拉克战争,也一定记得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对萨达姆政权共54人的通缉,尽管只用了54张扑克牌,这在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通缉史上,可谓是破天荒的创意了,结果呢?印有通缉令的扑克牌不仅给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遭通缉的人也不因是扑克而不被捉,或吓逃。大家也一定记得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美国派来的钦差大臣司徒雷登走了之后,毛泽东所写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那里面所表现出的机智、幽默、讽…  相似文献   

13.
司徒雷登来华不仅创办了燕京大学,而且顺应中国历史发展潮流,通过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逐渐将燕京大学"中国化",最终培养出众多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司徒雷登对燕京大学的贡献已经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4.
张伯苓:中国私立大学的拓荒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在中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当初的大学,主要有国立、教会、私立三种形式。办大学需要大最资金.而学校又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因此私立大学要比国立大学、教会大学难办得多。在这方面,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司徒雷登曾给张伯苓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创办私立大学,张伯苓是一个拓荒。”  相似文献   

15.
从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首任校长算起,由美国人在中国办的燕京大学存在了33年。其间,因为美国背景,它在复杂的中国时局中艰难地幸存下来,但最后还是因为美国背景,在复杂的政局中,终归没有逃脱被拆分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一度被高度政治化的司徒雷登,如今正以日渐多元、清晰的面容重回中国  相似文献   

17.
妙用,即在新闻语言中,十分巧妙地引用一些新词汇。在引用中,应坚持这样的原则,即引用的词汇应比原来的词汇更为简便易懂,更为生动活泼,更贴近所报道的事实,更能感染读者。如:“官倒”、“下海”、“懒棉花”、“白条”,等等,这些引用,就较为贴切自然,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在引用这些词汇时,作者考虑到文章的对象,显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要妙用新词汇,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构成因素来考虑:一是注意区别不同的读者对象。新闻虽然是对整个社会发布的,但某一新闻又往往是特指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注意到这一点,就可以灵活妙用新词汇了。如《别了!司徒雷登》就比《拜拜,美国大使》要生动活泼得多,也显得庄重、大方、气派、深沉。司徒雷登是当时美国驻国民党政府的大使,如果称美国大使,可能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是明白易懂的,但这样写则不免于平淡一般,而用“司  相似文献   

18.
司徒雷登是一位传教士、神学教师,但为什么又成为美联社的特约战地记者,成为第一位见过孙中山并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独立战争”系统介绍到美国的人?他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张学良、李宗仁等国民党高层人物关系甚笃,但为什么又成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座上客?年逾古稀之际,他在中美两国舆论的一片赞誉声中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但由于执行了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而受到毛泽东的谴责。  相似文献   

19.
组织活动活跃文艺广播吕丕业这几年,山西广播电台文艺部每年都要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为活跃文艺广播,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发现和培养文艺人才,起到了很好作用。这一系列的活动,之所以能接二连三地搞下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搞得好,最根本的一条是顺...  相似文献   

20.
范旭 《新闻导刊》2005,(4):46-47
美国报业的发达是世界有目共睹的,不过,由于电视、电台,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诞生,美国报业近年来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艰难:发行量年年下降,读多为上了年纪的人,而年轻人中(18~35岁)看报的人数急剧下降。在当今报纸成为“快餐化”时,这一古老的传媒方式如何拥有传递信息的最佳“快速通道”?图表应该是报纸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