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月刊》2015年第5期中《掀起成语的盖头来》称《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姓丁的厨师",这说法对吗?《庄子·养生主》(唐)陆德明《音义》说:"庖人,丁其名也。"《孟子·告子上》的奕秋,(清)焦循《正义》说:"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医师)和(名)、卜(掌管用龟占卜的人)徒父(名)是也。此名奕秋,故知秋为其...  相似文献   

2.
是“嘻皮笑脸”还是“嬉皮笑脸”?贵州平正民中张正常《榆钱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几个小顽童,有的嘻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笔者认为:此句中的“嘻”字是“嬉”字之误,“嘻皮笑脸”应为“嬉皮笑脸”。“嘻”与“嬉”读音相同,字形结构相似,甚...  相似文献   

3.
王洁 《学语文》2013,(2):64-65
近年来,"靴子""落下"经常在一些经济类新闻标题中同现,例如: (1)房产税:"靴子"终于落下(《湖南日报》2011年1月12日)(2)加息靴子为何此时落下(《人民日报》2011年7月7日)(3)限购令这只靴子终于落下来了(《证券时报》2011年12月5日)  相似文献   

4.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好诗多在月明中。"(黄宗羲《花朝宿石井》)。  相似文献   

5.
袁昌仁 《辽宁教育》2010,(12):33-35
拜读了网上公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修改了53处(不含"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具体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张正常同志在《是“嘻皮笑脸”还是“嬉皮笑脸”》一文中,认为《榆钱饭》“有的嘻皮笑脸”句中的“‘嘻’字是‘嬉’字之误,‘嘻皮笑脸’应为‘嬉皮笑脸”。(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3期)我们认为,还是“嘻皮笑脸”好。首先,从短语的结构上考察,只有作“嘻皮笑脸”才合语法规范。显而易见,“嘻皮笑脸”是由“嘻皮”和“笑脸”构成的同义并列短语。而“嘻皮”、“笑脸”都是偏正式合成词。“笑脸”一词勿需分析,但是,“嘻皮”一词如果按张正常同志的说法应改为“嬉皮”,那么,语义明显不通,也不合语法规范。因为“嬉”既不能修饰“皮”,也不能限制“皮”。  相似文献   

7.
还是“方留恋处”好贵州杨言伦人教社职高版语文课本第二册385页:在入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时,编者据《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把"方留恋处"词句改为"留恋处"。似为不妥。其一.清人万树新编《词律》(20卷)载宋代人黄裳《雨霖铃》...  相似文献   

8.
说“捣衣”     
吴贤友 《现代语文》2009,(12):50-5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有杜甫《秋行八首》(其一),对诗中"白帝城中急暮砧"一句教材作了注释。但学生并不了解"捣衣"这种习俗以及这种习俗的文化意义。捣砧即"古之女子,对立,各持一杵,上下捣练于砧"(《农政全书·蚕桑》),其目的在于将布帛捣平捣软,  相似文献   

9.
唐燕华 《现代语文》2010,(6):149-150
从"生活——诗(词)人——诗(词)风"三方面对《登高》《声声慢》中"浊酒""淡酒"的意蕴进行解读,并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里的"酒"意象作适当小结。  相似文献   

10.
袁圆 《学语文》2013,(2):59-60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6月修订,第6版)中,"随后"与"随即"均被界定为副词,"随后"表示紧接着某种情况或行动之后,多与"就"连用。而"随即"表示"随后就"、"立刻"。不少专著和论文都涉及这两个词儿,如陆俭明、  相似文献   

11.
从植物学的角度对《进出口税则》第四十四章中"水曲柳"、"白蜡木"的内涵与外延、区别与联系等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研究,对相关税目进行了学理解释与再注释,认为"水曲柳"是学名为"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的具体树种,"白蜡木"是泛指白蜡树属(Fraxinus L.)里的多种植物(树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就已经提出了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提法,最早是在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在内容上有了较大改变,将现代文阅读按文本分成了三类——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其中,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出现在选考部分。  相似文献   

13.
2009-2011年,这三年的《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历史》(以下简称《历史考试说明》)均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在相应年度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编制而成。《历史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它是我省高三历史教学复习应考与高考历史命题的直接依据。从三年来的《历史考试说明》"前言"、"目录"到具体内容中的"命题指导思想",均保持连贯性与一致性,未作实质性的重大修订。  相似文献   

14.
邬云德 《中学教研》2014,(11):14-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倡导旨在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需要的"过程教育",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符合"过程教育"要求.深度访谈发现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认识存在偏差,而导致认识上偏差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没有经历深入、细致地确定"教什么"和构思"怎样教"的分析与决策过程,教师不经历该过程的原因是教师缺乏相关的分析与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无疑是一首著名的诗歌,但是关于这首词中的"三山"一直以来就有争议。该词系李清照在建炎四年(1130年)春"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章安)"时的作品,词中的"三山"应是现在位于台州椒江的"三山",而不是山东蓬莱三仙岛,更不是其他别的地方。她的另一首堪称"咏梅"杰作的《清平乐》,也是作者此行的主要收获之一,写于去章安后,与《渔家傲》构成了颇有意味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16.
读了《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年第10期林志明老师的《对话"编者意图"》一文,笔者赞同林老师文章中结尾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但对文中谈及《少年闰土》教学时选择"教闰土"而不是"教鲁迅"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林老师是站在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角度来看《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的。  相似文献   

17.
吴凯 《成才之路》2012,(2):13-I0008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前者见于《史记》;后者见于《汉书》,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六册有《报任安书》节选)中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的观点,其文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  相似文献   

18.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有这样的论述:"起来"、"下去"在某些情况下也是表示情貌的,"起来"表示开始貌(笑起来、唱起来);"下去"表示继续貌(念下去、搞下去)。"起来"的表示情貌也是较晚的事。大概在元代产生。"下去"的表示情貌,是由于"起来"的类化。它的起源最晚(红楼梦中还没有)。在《儿女英雄传》中,才发现用"下去"表示继续貌的例子:便静静洱的听他唱下去。(第三十八回)底下要只这等一折折的排下去,也就没多的话说了。(同上)待要隐忍下去……天长日久……更不成事。(第三十回)其实,在《红楼梦》之前,  相似文献   

19.
明义《题红楼梦》第七首第二句是"不记金钗正幅图"。有人怀疑"正幅图"是"正副图"之误。钞本写的是"正幅"。《牡丹亭》里有"金钗"入"图"。对《牡丹亭.幽媾》的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风流幽会,明义所见《红楼梦》将其变成宝玉在梦中和金钗(小名"颦颦")的风流幽会。对《牡丹亭.写真》里的杜丽娘的题诗和柳梦梅的步韵,明义所见《红楼梦》将其变成了宝玉在梦中对金钗的题诗而步韵。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宝玉梦见的是一幅图,而不是多幅图(十五幅图)。明义可能运用了"正"与"整"通假的知识。宝玉、颦颦与柳梦梅、杜丽娘,皆为"情痴"。《石头记》第51回薛宝琴的《梅花观怀古》,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可能是宝玉写的"步韵"诗。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身"与"纹身",笔者考证了"文""纹"的本义,得出:"文"是古字,后造的"纹"是今字。二者是古今字;"文身"与"纹身"是一对异形词,"纹身"作为异形词,成为约定俗成的用法。许多新增的异形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有收录,但未出词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