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研究背景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而在现实生活中,县域内我们纯彝区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们培养出来的只是"会解题""会考试"的学生,却与发明创造无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培养彝区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培养儿童生活化问题意识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彝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彝区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真命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目标之一。同时,目前新课改也十分注重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主动思考科学问题,逐步养成探究问题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从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如何在科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希望能够为未来小学科学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初中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培养的有关问题.探索表明,跨世纪素质教育中,只有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探究意识,优化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为科教兴国培养更多的探究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创造性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发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鼓励猜想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加强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冯静 《中国教师》2013,(Z1):175-175
新世纪新阶段,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日新月异,各国把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了人才的竞争上面。所以,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国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究竟怎样做才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党和政府正在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其重要要求之一就在于:着力推进小学阅读教学改革,针对小学生的情感、认识特点,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付贵生 《学周刊C版》2010,(5):144-144
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在历史发展阶段上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关键是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科教兴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也要转变传统的思想和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自己的教学目标。现实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探究式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因此,教师为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就应积极顺应新课标要求,将探究式教学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形式。然而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其有效地实施需要建立在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多元化培养策略的探究与实施,以此实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作为小学科学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学科学的意识,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学习。教师要积极研究和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如何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的重要科目,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地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基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感,包括对社会公众利益的关心、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贡献,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所必备的重要素质,是推动学生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观,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希望为小学科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工作,在本文中探讨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方法,供广大教师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学生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体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数学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亦属于基础教育课程和体系的范畴,为实现其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体现时代观念、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科学论,数学教学需转变传统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化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89):84-8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部分,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强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养数学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践体验式学习进行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学应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要求学生要"乐于合作和交流"。美国这个最讲个性自由的国度,孩子们从上小学二年级起就接受团队工作的观念。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一些培养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经验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做为学校教学中重要环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爱问、好问、善问的好习惯。现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及相关的实践,从小学科学课要让学生有提问的心理意向、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要充满疑问,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朱爱娟 《成才之路》2014,(36):37-37
小学科学教学注重实践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意识。但是这不是小学科学仅有的教育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其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能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使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强化全民的科技意识。没有全民科技意识的增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失去了思想基础、人才基础、经济保障、体制保证。科技意识薄弱已构成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瓶颈。因此必须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氛围;狠抓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多方筹集资金,增加科技投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门科目,在学习中,他们可以跟随教师探索广阔的未知世界,了解到自己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科学教学来培养问题意识这一重要的科学素养,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实现从未知向已知再向未知的循环过渡,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