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众传播是传与受众之间的一种信息流动过程。通常,存在着单向流动与双向流动之别。长期以来,我国的大众传播处于一种由“传播一→受众”的单向信息流动的局面。不过,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崛起,“传←→受众”的双向互动关系被逐渐地重构起来。双向互动的主体关系,很好地顺应了我国当前的传播时势。  相似文献   

2.
互动,即对象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所强调的是平等性与双向性。“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以受众需求为基点的双向互动”。如今,互动已经越来越成为电视这个大众传播主流工具的必备元素.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变化。“在文化消费时代,大众正在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这样一种传播背景下,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互动要求更加突出。过去单纯由媒体向受众传播信息的模式受到空前挑战。  相似文献   

3.
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作为一种强势传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实现信息传播的到达率,但这种强制性的传播侵占了公共空间,使受众失去了自由选择及接收信息的权利,降低了信息传播及接收的有效性。开展对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有助于促进公共汽车媒体强化受众本位思想,实现传受双方的平等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4.
申冬云 《中国广播》2008,(12):51-53
互动是传播者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其传播信息的关注加以表现与传播的方式。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对业已形成的大众传播格局产生强大冲击;另一方面,它又为人们进行传播手段的更新、增强信息传播的实施能力提供了必要条件。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方式,开始借网络平台进行一种新型的传受互动。  相似文献   

5.
互动--节目主持的“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锡初 《现代传播》2003,(6):111-112
“互动”是传播者在增强受众意识 ,尊重受众自主选择 ,自主接受的心理习惯基础上 ,与受传者之间信息往返的流动 ,是传受双方平等的沟通交流。互动意识是主持人实现互动传播的前提 ,是节目互动主持构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互动意识是传播理念的变革与发展且不说互动意识是对“枪弹论”之终结 ,对“使用和满足论”和“说服论”之否定 ,同时也是对“交易论”的超越。从传播角度去认识 ,节目主持的互动意识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1 传受双重角色的互换 ,体现了传受双方的平等关系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双向交流传播 ,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互…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新闻媒体商业化的伦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网络新闻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它具有传统新闻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如传受关系的互动化、传受者身份的隐匿化、传播模式的小众化、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新闻发布的实时化、信息容量的无限性、受众分布的全球化等.  相似文献   

7.
面对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型传媒的兴起,面对国内外传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我国广播电视应该从“传者主导”向“受众主导”过渡.以受众为本.把握传者与受众的最佳契合点,把争夺受众与占领阵地.占领市场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引导受众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时代,参与式媒介文化释放了信息传播过程中自我的能量,它以开放与互动的模式改造了受众.对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实时参与式媒介文化消解了受众的批判精神,主要体现在:(1)实时的交互性消解了延时的独立性;(2)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消解了“传—受”模式下的主体间性;(3)信息的过度分享消解了个人空间的私密性.基于此,受众批判素养的重构需要培养受众的实时思考能力,建构以自我为中心的新主体间性,以及培养受众的个人隐私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考察了当前广播媒介新型传受互动理念的建构,包括以下内容:广播的互动传播模式体现为传者间、受众间、多媒体受众间的综合互动;广播的传播路径呈现为传统模式与新媒体模式融合的多元化发展;广播传受互动理念,不仅体现在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互动形态的多样化,也体现在基于网络、线下圈子、用户自制内容等三条宏观路径上的最优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高扬起服务的旗帜──论如何增强新闻的受众意识唐杰孝传播学认为,传播者与受众组成了传播过程中的一时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传播是以传者为起点,以受者为终点的信息、信号的传输过程。如果传播者输出,受众得以接受,那么这一完整的信息传授过程,则意味着传播的...  相似文献   

11.
互动,广播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华 《新闻知识》2004,(12):61-62
什么是互动?网络传播出现后,人们对于“互动”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它是在传播增强受众意识的基础上,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的关注,表现与传播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2.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17,(10):60-62
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也是媒体加强传受互动、受众介入传播的过程,其互动方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不断改变着传受关系和传播模式.受众需要传受互动的驱动力量,而数字和虚拟现实技术更在需求与满足、现实与梦想之间达成平衡,让人人深度参与互动,获得实现梦想的体验.收视调查已经透露出了市场先兆,未来四种能满足受众拟真体验和自我实现欲望的节目将帮助媒体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3.
王亮 《声屏世界》2001,(5):44-45
受众,是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播过程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并非单向的过程,它并不以受传接受信息为终止,而以受传对信息作出反应为新的起点?传播根据受众提出的反馈信息,调节传播内容和方式,对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升媒体公信力是个系统的问题,就电视媒体而言,公信力的提升涉及到电视传播活动的方方面面。由于"媒体公信力是一种传播过程的产物,更多的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①,在新闻传播中,传受互动的运用增强了电视媒体与其观众的关系,对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必然带来影响。电视新闻互动,从受众的角度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传者提问——受众回答——传者回馈"三个环节;从传者可操作性的角度看,大体可以分为"设置话题内容——设定互动形式——控制回馈言论"三个方面。当  相似文献   

15.
以界面传播理念重新界定传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界面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互动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最大特点,以互动界面为依托展开的界面传播是网络媒介传播的特质。本文在探讨媒介界面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界面传播的内涵,提出界面传播的核心在于构建新型的传受关系的观点。在媒介受众充分占有媒介终端设备、可以方便灵活地借助界面行使参与权和表达权的媒介环境下,媒介经营者应该以界面传播的理念来促进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即使那些还没有将核心业务转移到数字互动媒介上的媒体,也应该利用互动界面的传播机制,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提高媒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李艳  王燕侠 《新闻前哨》2009,(12):69-70
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中,传者将信息传至受众,传播过程就结束了,受众与媒体之间不可能交流,传者与受者是单向的传播关系。这种模式使“传”“受”双方明显处于主动与被动的不平等地位.受众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传者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新闻信息传情,是指新闻传播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其形式都赋予新闻以自身的感情,从而深化新闻信息的内涵,引发受众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传”“受”互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晓星 《今传媒》2011,19(3):102-103
要提高、优化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就要建立互动传播的新媒体理念。由"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并借助现代网络互动传播技术,寻找互动传播方式,使公交移动电视向纵深发展,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其完全交互式的新型媒体服务器。借助网络平台,树立互动传播观念,加强互动手段,在节目制作互动中提升公交受众的主体地位,使公交受众群体扩大,忠诚度提高,传播内容最大接受,栏目质量提高,形成品牌效益,最大优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者和受众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受众的传播是不存在的,而不为受众所接受的传播也是无效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出去的新闻信息只有为社会成员所接触,所接受,大众传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受众在接受了信息后,往往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反映,来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和立场,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传播者那里去,传播者将对传播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传受双方在这样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和反馈中逐渐达到一种理解,从而形成了双向的互动的传播活动。传播活动的双向互动性,决定了在重视传播者的同时,也必须加…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基于受众主体地位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开展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在新闻议题、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互动过程中,受众开始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对信息传播产生了影响,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互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