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在散文代表作《沙乡年鉴》中,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土地伦理的概念,土地伦理彻底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角色,使人从土地共同体的征服者转变为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颂扬生态整体意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肯定人类的独特性和生物进化论、倡导可持续农业观、呼吁生态良知等五个方面。巧合的是,这五方面的内容在芭芭拉·金索弗的小说代表作《纵情夏日》中也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体现。《纵情夏日》和《沙乡年鉴》尽管体裁不同,但在表达和传递土地伦理思想方面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2.
利奥波德被誉为"美国的先知"和"生态伦理之父"。在《沙乡年鉴》中,利氏提出的土地伦理从根上拓展了传统伦理的内涵和外延,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角色和地位。利氏的土地伦理思想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土地共同体、土地健康、土地金字塔和生态良知等四个方面。本文结合《沙乡年鉴》,论析利氏的土地伦理思想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里指出人在决策时往往都只看事物的经济价值,不看其生态价值。人类这种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的行为等于自掘坟墓。他在书中给予了批评,用"土地伦理"理念来解决生态失衡的问题,并明确了个体为生态群体可做的具体事情。  相似文献   

4.
从文献学维度审视,在中外生态哲学界涌现许多警世醒人,引领时代思潮,并成为生态文明进程里程碑的环境伦理学经典文献。其中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流派中的相关文献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和《文化哲学》,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辛格的《动物解放》以及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和《环境伦理学》等堪称现代绿色经典文献,应该成为当代人类必读书目和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上足了反思课,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回到人的本体,回到人与自然有多么重要。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一部可以让我们重返"大自然"的好书。美国环境史学家苏珊·福莱德认为:"这是自然史文献中的一部经典,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是利奥波德为一代人反映出了新的自然观和一个透视人与自然的新视角。"对于我们来说,最深切的感受莫过于它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迪:我们的教育如何让孩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语文教学碎片化严重,学生对课文没有完整的文本概念,阅读仅仅是随意地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却没有完整的文本概念。真正的语文课堂追求的不是热闹,而是落实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进文本,做到赏读兼顾。一、阅读,抒发内心情感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根据语境完善抒情的机会,也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像山那样思考》节选自美国环保先驱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面对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其土地观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篇文章在彰显生态价值的同时要做到不  相似文献   

7.
利奥波德提出的“土地伦理”是环境保护运动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但有人认为,利奥波德在对生态中心主义伦理的论证中犯了“自然主义谬误”,即包含着从“是”到“应当”、从生态学事实到伦理学价值的不恰当的定义和推理方式。然而,通过从目的论和道德情感对伦理推理的作用等诸多方面的分析来看,“是”与“应当”的分离是近代以来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成为主体的结果,而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思想正是对这种主体主义的批判和疗治。  相似文献   

8.
《开心农场》在2008年走进了网民的生活,2009年。这款游戏如施了魔咒一般,掀起了全民“种菜”“偷菜”的热潮。在《开心农场》的热潮背后,有人提出反对的声音,给沉迷游戏的网友敲响了警钟:没日没夜地玩游戏。你到底收获了什么?有人警醒,有人依然沉迷,也有人从颇受争议的《开心农场》中看到了商机,在现实生活中办起了“现实版农场”。在这片农场上,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肯定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像山那样思考》节选自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教材编者以本篇名作为专题名称,建议的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这篇教材自2004年使用以来,有关本文的几个现象引起笔者关注:一是版本更换较多(教材插图也在更换),主要是个别之处不同的翻译;二是专业教学杂志上的研究文章较多;三是名师课例实录较多;四是几乎所有的教师讲这篇文章都涉及狼,许多教师都从讲狼开始,布置课外阅读时又用有关狼的文章结束;五是引用拓展图片较多;六是牵扯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过多,有喧宾之嫌;还有人纯粹将它肢解成了训练题…… 笔者尝试了本文的另一种"讲法".以下为本课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的一天,我上校级公开课《大雁归来》。这是美国著名环保主义者利奥波德的一篇科学文艺作品。在“质疑探究”板块让学生自由质疑讨论时,一个男生突然发问:“老师,大雁是什么?”“大雁就是天鹅。”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后,又引导学生积累有关大雁的诗句,并提醒他们保护野生动物,最后是布置作业。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书S.2174《神沙乡百姓董加盈兄弟分书》:“堂南边舍壹口,并院落壹条,除却兄门道,共兄怀子二人亭分.又叁岁黄草捌壹头.”北图周字14《令狐留留叔姪共东四防兄弟分产书》:“神奴分付兄留留黄草马壹,母子,黄草八一头,年三岁.”  相似文献   

12.
从文体角度出发,结合原文,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作文体辨析,指出其既不是事理说明文,也不是专业的科学考察笔记,而是一篇生活随笔,全文以描写为主,在饱含个人强烈的情感色彩的描绘中,向读者传达了他对野生生物的偏爱及“土地是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3.
天地狼心     
荒野中,一只狼仰天长啸,嚎叫之声由高而低,在带着伤感的颤音中结束。我感觉到歇手齐秦的《狼》之语境,非常贴切:“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只要有狼出没的地方,准也无法扼制这被大地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称为“荒野之魂”的狼嚎。  相似文献   

14.
杨国栋 《教育》2013,(6):5-5
镇宁县募役乡斗糯小学在校园一隅开辟出农场,师生“兼职”打理鸡舍、猪圈、菜地……以此改善学生营养,但办了一年,校园农场难以为继。(5月23日《贵阳晚报》)  相似文献   

15.
①荒野中,一只狼仰天长啸,嚎叫之声由高而低,在带着伤感的颤音中结束。我感觉到歌手齐秦的《狼》之语境非常贴切:“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只要有狼出没的地方。谁也无法扼制这被大地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称为“荒野之魂”的狼嚎。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四部客家文学作品《寒夜》、《笠山农场》、《相亲》与《福春嫁女》中,蕴含丰富的台湾客家婚礼仪式的信息及意义。本文根据西方表演研究理论中布西亚的“模拟”概念和葛特玛的“本文与诠释”论述,来研讨台湾客家文学反映现实人生思想、文本诠释与表演再现。如在李乔的《寒夜三部曲》中的上篇《寒夜》中,婚姻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契约,婚礼是实行一种签约的仪式;钟理和的《笠山农场》透过小说的形式,抗议台湾早期客家庄内禁止同姓结婚的根深蒂固旧礼俗;黄娟的短篇小说《相亲》,检视女姓对于自由恋爱与相亲的挣扎,年轻一代追求婚姻自主权;台湾首出客家歌舞剧《福春嫁女》,在舞台上戏剧化地模拟实际生活,再现了客家传统礼俗及现代婚礼。  相似文献   

17.
来自农场的女孩查理兹·塞隆在《女魔头》一片中“自毁”形象,扮演了一名妓女杀手,一举捧回奥斯卡小金人,成为第一位赢得奥斯卡  相似文献   

18.
吃完中饭,我坐在阳台上看《小学生之友》,其中神奇有趣的《欢乐农场》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对文中提到的“低碳生活”似懂非懂,于是问坐在一边看书的爸爸:“爸爸,什么是低碳生活?”爸爸放下手中的书,笑着说:“低碳生活是一种自觉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9.
“这天,我做完作业,在妈妈的许可下,打开电脑,玩起了《开心农场》。想必大家对《开心农场》并不陌生吧?因为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偷菜’,不用担心被警察抓住,还可以在自己的这片农田上当家作主。可别小看我,等级虽然不是很高,可也有15级了。这不,我登录了QQ后,先浏览了一遍农场日志。可恶!我的好友‘可可西里’又采搞破坏了,害得我的蔬菜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赫信 《华章》2013,(27)
将“以人为本”融入党建工作中,即明确了员工在农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员工在得到农场认可的前提下就会为农场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使农场经营管理效能得到提升。本文对“以人为本”的含义,将“以人为本”作为党建工作基础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作为党建工作基础的实践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