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群政府间生态补偿是困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鉴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府际生态补偿受到相关法律制度、传统闭合行政模式以及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但是经济一体化、生态协同治理、惠民效应等因素又继续形成动力,客观上要求引入府际合作理论以破解跨区域生态补偿难题。结合中国政治行政体制特点,提出府际生态利益结构再造,政务信息共享,探索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投融资体制并引入社会制约力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现府际生态经济的共赢。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生态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生态农牧业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四维路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安全问题是一种影响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全方面的良性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要承担起生态规划、监管、建设、补偿的生态安全责任,构建地区政府的生态安全责任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地区生态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是实行分税制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法律制度,它在加强整体经济宏观调控、促进不同地区问均衡发展,维护国家经济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缺乏法律保障,严重制约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平衡,社会各界对加快转移支付立法的呼声很高。基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现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方面的经验总结,提出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实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解决高等教育财政不均衡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趋势.本文从高等教育外溢性补偿的角度出发,设计适用于我国的政府间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并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认为,实行政府间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对平衡地区间高等教育财政水平的差距、引导和调动地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机制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区域生态补偿蕴含了公平、效益和俱乐部效应的法律理念,制度上能够保障生态建设地区的生存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中,应认真界定区域生态补偿主体,处理好资金转移支付和协调好区域关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民族地区财政收入低、经济发展中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结合对转移支付及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的研究,提出实行完善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创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提供生态环境公共产品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任务。生态环境产品具有利益外溢的特点,财政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效应问题。本文从建立流域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税制、财政投融资向环保产业倾斜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力求财政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琳 《华章》2012,(27)
为了保障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我们必须对环境进行必要的保障,而生态补偿机制则能够发挥保障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功能.对于生态补偿机制,国外从法律控制、经济调控和政府管理机制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可借鉴的先进经验.贵州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地区,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生态补偿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间过渡性转移支付办法中存在四点根本性问题。需要把建立政府间规范的转移支付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来抓,从立法上根本解决问题;要以市场经济法则确立转移支付的总体思路,从部分规范到整体规范;需要对民族地区实行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努力提高转移支付中民族政策性因素转移支付的总量和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