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欧美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对其认定、正常价值的计算以及个别待遇做出了论述,并指出了替代国制度和生产要素价值的合理性。最后指出非市场经济待遇的解决需要双方的努力,但更为重要的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入世承诺,中国将面临15年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因此WTO成员方当局有权否认中国出口企业经济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的。非市场经济条件待遇将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反倾销诉讼,会严重干扰作为中美关系基石的正常双边经贸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应加强与美国政府、商界的沟通、磋商和售息交流,在国际规则、双边协议和共同利益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贸易争端;调整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战略,加快国内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和企业体制,加强经济工作的透明度,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减少贸易摩擦的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欧、美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提起反倾销调查时,均采用特殊标准即替代国制度来确定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以及倾销幅度的大小。由于替代国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不合理,使得这些“非市场经济国家”一旦被欧、美提起反倾销调查,均难逃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恶运。本文拟对欧、美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制度加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法律背景,指出中国企业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替代国制度是一些国家在反倾销领域里,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确定正常价值的特别制度。有些国家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滥用“替代国制度”,扭曲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导致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的增加和较高倾销幅度的确定,使中国出口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反倾销替代国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7,(21):98-99
在关税壁垒受到限制之后,以反倾销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无疑成为了各国合法的进行贸易保护的措施。其中,非市场经济制度又是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的最佳武器。本文集中阐述了以欧盟为例的非市场经济的法律渊源及其法理上的不正当性,同时围绕非市场经济制度的运用会对反倾销造成影响,分析了我国因该项制度而遭受了怎样的不公平待遇。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目前频遭反倾销的现状,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分析了加入wTO以来应对反倾销指控的两大难点问题: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和替代国问题,并分别从政府、企业和行会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替代国”制度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反倾销法中对“非市场经济国家”(non-marketcconomy country)规定的一项特殊制度。按照西方的反倾销理论,如果一国产品以低于  相似文献   

8.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起源于冷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歧视性的做法,也是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考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对策。“非市场经济的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30年关税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目前对我国使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将我国定位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直接关系到了美对华反倾销案的处理,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应诉的最大障碍。要改变中国屡遭美国反倾销调查的被动局面,解决“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起源于冷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歧视性的做法,也是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考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日趋饱和, 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为激烈。时下, 面对国际上汹涌的对华反倾销狂潮, 中国政府立场鲜明, 中国政府一向反对企业倾销, 更反对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中国企业界要不失时机地采取对策, 利用法律武器, 理直气壮地迎战反倾销。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措施滥用问题是当今世界贸易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控诉有增无减。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之间反倾销的硝烟也日渐浓烈,而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面对世界永不休止的贸易纠纷与摩擦,没有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尤其是中国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会遭受其他国家的控诉及报复。本文将通过研究当前发展中国反倾销形势的特点,分析原因并总结出避免反倾销泛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进一步增强,反倾销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贸易大国,正在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受害国。如何抓住入世的机遇,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减低因反倾销带来的损害,已成为中国企业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蔓延和扩散,各国纷纷采取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必然增加贸易摩擦。在贸易摩擦中,各国不断利用反倾销措施,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和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当前我国频遭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原因以及相关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做法的不公正性及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间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国际反倾销出现的一些新趋势。阐述了在国际反倾销呈现出新趋势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应采取地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反规避制度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发展,它是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和国际投资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出现的。随着各国反倾销制度的日益完善,新的规避手段将不断出现。规避与反规避问题将成为反倾销领域的主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相关立法,将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享誉全球以及我国在世界贸易的份额和地位急剧攀升的同时,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也是与日俱增,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因此,应选取预警指标和警戒线来构建一套反应灵敏、科学实用的反倾销预警机制,以便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起诉。  相似文献   

19.
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出口商通过改变贸易方式、生产方式等来规避反倾销税征收的做法日益增多。这种规避行为架空了反倾销措施,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反规避措施。本主要介绍了反倾销立法比较完善的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措施,对两的具体制度进行比较和评析,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遭受倾销立案最多的国家,反倾销已成为我国无法回避的重要贸易问题。本文首先在对反倾销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合理性进行探究,再通过运用行业发展周期理论对反倾销的存在性进行置疑。最后结合中国反倾销的实际案例。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得出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大多不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