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企业报编辑的工作主要有两大块,改稿和组版,最能体现编辑功底、最耗费编辑精力和时间的,我认为是改稿.我从事编辑工作已经十年,每天收到和处理的大都是通讯员的来稿,在这些来稿中当然不乏佳作,但大多数来稿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编辑不过是剪刀加浆糊。我说,剪刀与浆糊固然不可少,但编辑还有一支笔,改稿是这支笔的重要功能。我在十年编辑工作中不断体会,越来越觉得改稿之笔是十分重要而又得小心慎重的。一、什么是编辑改稿图书质量的优劣是出版生产力高下的标志。编辑是活跃的生产力,编辑改稿是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环节。编辑改稿的内涵是图书质量的优化,是编辑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金平 《出版科学》2011,(4):35-37
改稿始终是编辑最基本、最原初的工作,是编辑之为编辑的根本。编辑改稿是有边界的,编辑应具有"边界意识"。在改稿工作中,编辑应注意改稿权利之边界、改稿主体之边界、改稿正误之边界和改稿风格之边界等问题,以更好地履行编辑职责,促进编辑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编辑加工即通常所说的编辑改稿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编辑非做不可的工作。然而,出版界对编辑为什么要改稿、怎样改稿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表现为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以“文责自负”为由放弃编辑改稿的权利和责任,对改稿工作敷衍了事;另一种是在改稿中无限制地行使权利,对稿件内容任意增删,甚至把稿件改得面目全非。这两种倾向对编辑出版工作是十分有害的,故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对编辑改稿的权利限制作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编辑要否改稿,这原本不成其为问题,现在据说有了疑问了。有人认为某些国家的出版效率之所以高,就是因为编辑不改稿的缘故。我是个尚未出道的编辑,知道的事情很少。不过把我们的出版效率低完全归咎于编辑改稿,我以为恐怕不是很公道的。出书慢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印刷力量跟不上,这里不一一详论。我想就编辑改稿问题略谈几点看法,以就正于前辈同行。首先我不同意编辑不改稿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编辑改稿,有规律可“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虚  松秀 《中国编辑》2003,(3):26-29
如果随便找人问一下:编辑是干什么的?大约十有八九会答“改稿子的”。这并不错,编辑工作内容繁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编辑加工,俗称改稿。编辑工作有其规律,它的每一个环节自当也有规律。这就引出一个问题:编辑改稿的规律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从他人改稿中学改稿初做编辑工作,常苦于不得入门。不会改稿,便是其一。我就曾有过这样的苦恼。后来,在老编辑指导下,我一面阅读有关的书籍,一面琢磨别人修改过的稿子,觉得受益非浅。看别人修改过的稿子,旨在从别人的改稿中学习。既是学习,成效的大小,决定于是否用心,“学而不思则罔”。倘若在别  相似文献   

8.
作者和编辑,多是不见面的朋友。除了以寄稿,看稿,改稿,退稿等方式彼此联系之外,常有书信往来,相互谈创作,谈生活,谈感受,诉说心里话。不少青年作者,往往称编辑为“老师”,其实,作者也是编辑的老师。编辑从作者的来稿和书信中也学到许多东西。最近,我收到一位青年作者的来信,就感到很有教益。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时常感到力不从  相似文献   

9.
审稿和改稿是编辑工作的两大重要环节,是所谓编辑六艺中的两大艺。编辑要以最迅速、最有效的手段去完成这两项工作,了解和掌握审稿、改稿本身的各种内在联系是极其必要的。下面拟就文脉、文气与审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企业报编辑的工作,主要有两大项:改稿和画版。最能体现编辑功底的、最耗费编辑精力和时间的,是改稿。耶么,怎样把稿子改得好些,再好些,就应当是编辑努力的目标了。实现这个目标,编辑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编辑都希望编好稿,编有职业水准的稿子,这是常理。但原封不动或稍作修改就能上版面的成稿,在企业报来稿中实在是凤毛鳞角。编辑绝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大量的不成型的“初级品”,甚至是“毛坯”。看到这些不成型的稿件不免让人头疼心烦,“爱”不起来。从感情上来说,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从  相似文献   

11.
说说改稿的体会涂红书稿被选用后,编辑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与作者谈意见、对书稿进行修改的问题。我从事编辑工作11年,尝到了改稿的酸甜苦辣,也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愿谈谈自己浅薄的体会,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正。初当编辑时,编辑的第一本书是《光盘译文集》。由于编辑...  相似文献   

12.
改稿之道     
编辑是要改稿的。改稿是编辑的应有之义。但是,怎么改,怎么改得适当、改得准确、改得精彩、改得漂亮,就很难讲了。编辑改稿,往往是出力不讨好。坦率地讲,我本人就对编辑改我的稿子很少满意过。记得还是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时,我向某报社投了一篇稿子被采纳了,发表出来一看,虽然署名还是我,但内容大变,面目全非。战友们都为我感到高兴,而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心情很是郁闷。这些年还不错,对我的稿子,编辑大都客气,不大删改,即使有所改动,也会和我商量,合作比较融洽。只是有一回,某编辑对我的稿子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不反对编辑给作者改稿。 我觉得作为杂志或副刊的编辑,对采用的稿子,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修改是必要的。应该说改稿也是编辑的一门“基本功”。这里说的是自己将作者稿子改坏了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我同意胡靖同志的《略谈编辑改稿》一文(见《出版工作》1985年第8期)的意见。编辑当然要改稿。自然,有些书稿如文献汇编等,编辑是无权修改的。头些年我担任教学工作。我所在的教研室编了一本书,交到北京一家大出版社。交稿后不久,责任编辑来信说,稿子里有些问题要商量,希望我们修改。去到出版社一看,除了一处标点以外,其他几处都是笔误,仅此而已。当时我就觉得,这些问题编辑都是可以解决的。编辑改稿改得好,作者也是很欢迎的。1982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某教授说:有的编辑真令人佩服,比如我最近的一篇文章,登  相似文献   

15.
改稿中的两个“凡是” Z君自H市来,言及编辑改稿事。慨叹如今编辑改稿似乎成了习惯,不改成一个“大花脸”,好象就不舒服似的。因此他主张大声疾呼:“请尊重作者的劳动吧!不要乱改他人的稿子!”我赞同Z君的意见,主要赞同在那个“乱”字上。倘若删掉了那个“乱”字,恕我不敢苟同了。这些年来,在编辑队伍里,对于编辑要不要改稿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是报纸工作的重要部份.一个编辑的具体业务是通过组稿、改稿,以及标题、组版等工作,把各种稿件集中组织到版面上来.大至整张报纸,小至一个版面、一个副刊、一个专栏,其质量如何,读者是否爱看,看后是否受到启发和教益,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编辑工作.我曾经参加过一段时期的文汇报《周末》副刊编辑工作.我感到,整张报纸的文字都要力求做到吸引人,但象《周末》这种寓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给  相似文献   

17.
他任出版部主任时,除参预选稿、改稿、作标题、安排版面等编辑工作外,还提出办报思路、报道意图,帮助记者出点子、组织报道,人们都说他干的是总编的活.而当他做了副总编辑后,他依然和大家一道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安排版面,人们又说“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的编辑”.他,就是天津《今晚报》副总编辑陈礼章.  相似文献   

18.
编辑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修改稿件,即对原稿进行整理和加工。本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最近有的同志提出“编辑不改稿”的主张。据说,国外有些出版社就是编辑不改稿的。我不了解这些出版社的具体情况,但据我所知,国外许多单位的编辑并不是不改稿的。比如,奥  相似文献   

19.
编辑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修改稿件,即对原稿进行整理和加工。本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最近有的同志提出“编辑不改稿”的主张。据说,国外有些出版社就是编辑不改稿的。我不了解这些出版社的具体情况,但据我所知,国外许多单位的编辑并不是不改稿的。比如,奥  相似文献   

20.
胡靖同志在《略谈编辑改稿》一文中提到:“编辑要否改稿,这原本不成其为问题,现在据说有了疑问了。”按我的浅见,编辑改稿的问题,确实需要进行具体分析,深入探讨。 (一) 我国的编辑工作具有悠久历史,殷商武丁的王妃妇姒,妇姒是专司整理当时的文书——甲骨文的,他们将所收集的文字材料,分门别类,按年编排,整理成书籍的雏形。春秋末期的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传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作出杰出贡献,他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