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二战后日本与一战后德国的战争态度、内外政策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坚持军国主义思想,宣传民族复仇主义,否认战争罪行,美化侵略战争,尊奉战争罪犯,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试图对外扩张,向邻国领土主权挑战。这种战争态度和对外政策最终导致德国再次走向战争之路。日本的这种行为亟应引起世人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
德国和日本对侵略战争态度迥异的原因比较徐德荣,向冬梅德国和日本都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但是,战后50年来两国政府对二战的态度却迥然不同。德国直面历史,不回避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过,不推卸战争责任。日本则犹抱琵琶半遮面,一直未正视侵略战争的历史,至多...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德国对二战中希特勒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基本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德国政府和人民敢于直面历史 ,勇于承担战争责任 ;与德国形成鲜明对照 ,战后日本政府对侵略战争却缺乏真诚的反省和道歉。同是二战中战败被惩治的国家 ,战后对战争罪行反省却如此不同 ,追根求源 ,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两国战败的结局和被清算的程度不同。德国战败后是无条件投降 ,战争元凶希特勒自杀身亡 ,其他战犯受到严惩。根据战时苏美英有关协议 ,其领土被盟国分区占领 ,其权力被彻底剥夺 ,在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的原则指导下…  相似文献   

4.
战后60年来,德国、日本两国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德目敢于正视历史的荣与辱、正视纳粹时期的历史,因此赢得了邻国的尊敬并成为欧盟的重要一员;而日本右翼则极力否认、粉饰侵略历史。伤害了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的感情。通过对德、日两国在对待战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进行剖析。以便使我们吸取经验及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5.
作为二战的战争的挑起国和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在认识历史问题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政府和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真诚的道歉和持久的对战争的悔过。而相比起来,日本从天皇到政要竭力否认战争的事实,甚至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深深伤害了亚洲受其侵略过的国家的人民的感情。两国何以出现实全不同的认罪态度,原因有受战胜国的影响,战败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本国的国民性以及政府态度政策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德国和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认罪态度、赔偿问题上作以比照。基于史实,证明德国在此问题上比日本强得多。二者出现截然不同的认识和作法原因很多;(1)从德国看,盟军进驻德国,限制主权;索赔斗争坚决;面对强大的军事态势——苏联;为摆脱孤立困境,获得国际社会信任。(2)从日本看,美国限制日本只是局部的,并转而扶植日本;日本对战争性质无正确认识;日本经济得到发展,羽翼丰满,产生大国意识;受害者没有展开索赔斗争。  相似文献   

7.
医学与战争     
医学与战争汪海,渔叟评日本神奈川大学评论编辑专门委员会所编《医学与战争》(医学战争─—日本)一书。本书是日本神奈川大学根据纳碎德国和日本731部队所进行的人体试验报告编辑而成。(1)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提出了全面的赫尔曼民族优生政策。首先为适龄青...  相似文献   

8.
二战以后,德、日两国对二战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谢罪赔偿,对战争的罪责和历史教训做深刻反省;后者却歪曲历史事实,为军国主义招魂。德国和日本对二战形成绝然不同的历史态度,这与二者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和外交政策等方面不同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同为侵略国、战败国,但战后两国在对待侵略战争罪责问题上的态度却有天壤之别,形成了鲜明对照。一、战胜国对德日的占领方式不同决定了对两国法西斯清算的彻底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冯帆 《历史学习》2001,(7):56-56
“二战”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都对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战后两国的认罪态度却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战后对两个国家的审判标准尺度不一。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审判时对德国不论是战犯的惩办,还是战后赔偿,以及战争结束后对其军事经济方面的限制都做了相当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并且视纳粹党为非法组织。  相似文献   

11.
德国和日本作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国家,在战争赔偿问题上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德国认真、积极,日本推诿、消极,甚至拒绝赔偿。两国在战争赔偿问题上表现迥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国所承受的来自占领国的压力不同;两国在美国罗织的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护网上所处位置和所起作用不同;德国有来自苏联以及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强大压力,日本则没有;两国的外交政策及其目标不同;两国政府及国民对战争反省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4—5日报道]内阁资政李光耀不久前接受日本《朝日新闻》记者的采访,李光耀认为日本应该以明确的态度,承认曾在亚洲进行军事侵略的史实。 问:你为何觉得日本无法真正对上一次的战争表明立场?日本为何对此事的立场这么不稳定和不一致? 答:它们不像德国,盟国在那里完成了清除纳粹主义的计划。在中国由于1949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在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之前,日本并未完成解除武装的计划。美国的政策也停止解除武装,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一点世界历史的人都会清楚日本和德国同为战败国 ,但两国对待这场给许多国家、千万个家庭带来灾难的战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日本不惜伤害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 ,胆敢否认历史事实 ,右翼势力愈发猖獗的原因和社会基础何在 ?这是战后 50多年来日本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右翼保守主义揉合的结果。一、军国主义遗毒影响二战结束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希特勒自杀 ,纳粹政权崩溃 ,德国被盟军远征军和苏联最高统帅部一分为二 ,从根本上铲除了侵略的政权机关。而日本则在保留天皇制的条件下接受从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94 8年对 …  相似文献   

14.
德日的战争赔偿与战争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和日本作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国家,有义务给造成巨大损失和灾难的被侵略国提供战争赔偿。但德、日两国由于一系列国际和国内的原因,在战争赔偿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导致两国政府及国民对战争的反省和认识出现了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二战初期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齐康(一)30年代是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战争危机不断增长的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由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政治局势动荡不已,德国、日本继意大利之后也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倾轧和军备竟赛日趋激化,战争成为迫在眉...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践陈宝瑜去年9月,我有幸随北京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团去德国考察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情况。历时两周,感受颇深。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希特勒抵抗到整个德国几乎被炸遍,才自杀殒命。德国土地上被战争破坏的程度比日本还严重,在一片...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的民族统一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在德国统一的最后阶段,沙皇俄国无可奈何地采取了有利于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中立”态度,客观上为俾士麦统一德国造成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一向横蛮干涉、破坏德国统一的沙皇俄国,为什么在俾士麦统一德国时期对德策略发生转变?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分析。德国的统一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的。1864年的丹麦战争是德国完成统一的第一步。在这场战争中,欧州列强从维护波罗的海的均势出发,对于普奥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当然是不欢迎的。但是,  相似文献   

18.
和平与发展     
追溯二战起因,终究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救”行为。为了自己“发展”下去,他们不惜一切地去发动战争。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残酷:泪水、饥饿、鲜血、牺牲,我们对战争充满恐惧。无论是希特勒的铁蹄,还是日本人的刺刀,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争带来的都是巨大的损失。不可否认,战争对于科学的某个方面的发展,的确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原子弹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发明出来,二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战争持肯定的态度。大量青壮年人走向了战场,从事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9.
德日两国历史课程标准对“二战”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战争责任四个方面的叙述均迥然有别,表明两国对“二战”反省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其国家认同建构的策略有关。德国推行以宪政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国家认同,宪政爱国主义要求与专制独裁制度决裂、维护民主宪政价值观,这在德国教育文件和历史课程标准中均得以体现。日本推行混合式的国家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形成张力,国家认同建构进退失据,导致日本学习指导要领对“二战”的相关叙述闪烁其词。  相似文献   

20.
靖国神社作为日本国家神道神社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祭祀战争亡灵的主要场所,与日本历年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名副其实的战争神社。日本政府要员对它的“参拜”,直接反映了日本政府对二战的态度,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国际关系的态度,是国国主义势力消长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