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无法免俗,提到米凯拉,不得不提到理查德,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姓氏——克拉吉塞克, 这个姓氏在网坛绝非默默无闻。是的,理查德·克拉吉塞克,这位荷兰最知名的球员, 在1996年勇夺温布尔顿桂冠后,声誉达到了顶峰。10年之后,轮到小妹妹米凯拉·克拉吉塞克出风头了。甚至,如今在Google中键入“克拉吉塞克”这个词条,排在前几条的消息,都是有关米凯拉的。  相似文献   

2.
千年的第一个赛季为网坛注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沿袭多年的“最佳14项”积分体系被简单明了的“ATP冠军争夺战”所取代,大师系列赛代替了原先的九大超级赛事,大满贯杯和ATP冠军锦标赛则合二为一成大师杯……这一切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嗤之以鼻。CNN的资深网球记者菲力·琼斯最近专门采访了一向以敢言敢为著称于网坛的荷兰名将克拉吉塞克,两人就网坛的发展前景作了一番深入的探讨。 琼斯:我事先并没有准备好采访提纲,也没有打算对你的私生活刨根究底,我只希望能够和你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坦诚沟通。首…  相似文献   

3.
场边絮语     
合作总有尽头 18岁的克拉吉塞克第一次转为职业选手时,他的教练就是罗哈·哥兹克。转眼间12年已经过去,克拉吉塞克因不想影响哥兹克的前途,首先提出了与长期合作的教练分道扬镳。 时好时坏的肘伤是迫使克拉吉塞克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2001年3月的肘部手术后,克拉吉塞克在20个月内只参加了很少的比赛,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去年的温布尔顿公开赛上进入  相似文献   

4.
正当马拉多纳纵横世界足坛,所向无敌之际,斜刺里杀出一员多才多艺的球星,他以精湛的球技、迷人的魅力征服了世界球迷,使马拉多纳为之逊色。他就是1987年欧洲“最佳球星”和世界“最佳球星”两项殊荣的得主——路德·古利特。有人形容古利特是“魔鬼”;英格兰领队波比·笠臣说他“接近完美……是世界上最佳足球运动员之一”;荷兰领队米高斯评价他的球技比马拉多纳更高。上一代荷兰球王克鲁伊夫亦对古利特赞许备至。他说:“古利特对球赛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我却没有;他可以踢后卫,我却不能;他的最佳位置是中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袖,并且还在不断地进步。”而荷兰总理卢巴斯则称古利特为”荷兰近数年来的最佳亲善大使之一”。  相似文献   

5.
《网球》2007,(7)
德·巴克拥有一位令其他少年选手敬仰并羡慕的经纪人:理查德·克拉吉塞克,1996年的温网冠军。在今年的法网期间,德·巴克在克拉吉塞克夫妇的陪伴下出席了一个晚宴,席间接受了“2006年ITF飞翔的荷兰人  相似文献   

6.
橙色网球     
在历史上,荷兰从来不缺乏有天赋的运动员,也不缺乏出色的网球选手,但除了1996年克拉吉塞克在温网夺冠之外,荷兰人在男子网坛一直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进入2003赛季,这种情况似乎有改变的趋势,以伤愈复出的克拉吉塞克为首,包括维尔科克和斯鲁伊特等新秀在内,他们接连不断地赢得比赛胜利,男子网坛正在刮起一场“橙色风暴”。  相似文献   

7.
英超球员大多很时髦,他们常穿着奇装界服,开着名牌跑车出现在闹市街头,成为万千球迷追逐的偶像明星。 只是现效力于热刺队的球星索尔·坎贝尔却是个例外,他说自己从不做潮流的牺牲品,轻松随意才是他的本色。尽管如此,坎贝尔却并非因循守旧,对于各种新生事物他总有着浓浓的兴致。不久前他还参加了一个展销会,并且推荐了一款新型耐克气垫运动鞋。 ──穿上那种新款运动鞋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坎贝尔:鞋是由荷兰著名球星埃德加·戴维斯设计的,里面安装的缓冲囊使穿者奔跑起来更舒服,所以我向展销会捐赠了一双。这种鞋在绿茵场上…  相似文献   

8.
边缘绅士     
当你看了尼克·克拉克为维达·沙宣设计的那些极富创意的发式时,你就会知道为什么王室也会时常光顾他的沙龙,维多利亚复出时毫不犹豫地将打理发型的任务一股脑地归入他的名下。在沙宣王国,除了当家人维达·沙宣,尼克·克拉克当仁不让地抢得了首席设计师的宝座。但是有谁知道,这位优雅的绅士还会是热刺的超级球迷呢?足球这项本不属于这种另类人物的运动竟然是这个发型设计名家的最爱,只是,他爱足球爱得又是那么地优雅。当我坐在这位绅士面前时,他首先和我说的并不是足球,而是“孩子,你哪里都好,就是这个发型实在是太糟糕了,一会儿快到一楼去,我给你弄一个漂亮发式,再染个时髦的颜色,楼下已经有三个客户了,他们都是想把头发染得更漂亮一些。”  相似文献   

9.
切尔西队球星勒伯夫不仅球踢得好,批评别人也是强项,也许他可以把“挑刺儿”当作第二职业。 1勒伯夫自称当年被法国土伦队扫地出门“都是爱情惹的祸”。“当时的教练加比·罗伯特说我是个#@##根本不是踢球的料,我女朋友也根本不可能看上我──当然,她现在是我的妻子,”他说。2说起自己在斯特拉斯堡的教练吉尔伯特·格雷斯,勒伯夫也是直呼其大名:“吉尔伯特说,‘法兰克·勒伯夫,你是个☆∝☆,你这辈子啥都做不成,你永远是个衰人。” 3 在足总杯上,勒伯 夫对英国足球又有了新的见解:“脏!黑!下脚黑,心也 黑嗽因为我是…  相似文献   

10.
正当马拉多纳纵横世界足坛,所向无敌之际,斜刺里杀出一员多才多艺的球星,他以精湛的球技、迷人的魅力征服了世界球迷,也使马拉多纳为之逊色,他就是1987年和1989年两届世界足球先生的得主——路德·古力特。有人形容古力特是“魔鬼”,英格兰领队波比·笠臣说他“接近完美……是世界上最佳足球运动员之一。”荷兰教练米歇尔斯评价他的球技比马拉多纳更高。克鲁伊夫对之赞许备至。他说:“古力特对球赛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我却没有;他可以踢后卫,我却不能;他的最佳位置是中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袖。”确实,古力特在人们的眼里是近乎完美的,然而  相似文献   

11.
加里韦伯公开赛(6月12~18日) 德国哈雷,草地。总奖金:100万美元(其中冠军13.7万)。比赛结果:普林诺西尔(德国)2:0(6:3、6:2)胜克拉吉塞克(荷兰)。上届冠军:基弗(德国)。 足球迷克拉吉塞克会伦敦而取德国,据他自己说是为了能离家乡近一些。在草地上如鱼得水的荷兰人一边惦记着荷兰国家队在欧锦赛中的表现,一边争取在温布尔顿之前拿个热身赛的冠军,鼓舞一下士气。他顺利地打进了决赛,并在半决赛中以压倒性的优势淘汰了张德培。而和他有着相同想法的卡费尔厄科夫却在半决赛中被名气远不如哈斯或基弗…  相似文献   

12.
新年第一战     
1.big occasion大场面、重大赛事这是人们常用的一个词,费德勒在多哈确定与孟菲尔斯的决赛后这样评价年轻的对手,“Obviously he is one of the rising players and will be fired up for the big occasion.” (显然他是快速崛起的球员,重大赛事将令他迸发斗志) Big是一个好用的形容词,米萨·克拉吉塞克在霍普曼杯决赛中险胜雷蒙德为荷  相似文献   

13.
你走了,离开了那个和你相伴了无数日子的辉煌之旅;离开了无数个爱你,支持你,尊重作的球迷;离开了那座美丽的散发着无限光热的足球城作走了,去了德国,为了中国足球这个沉重苦涩的话题,你放弃了执教”青铜战车”——万达,这个无数人羡慕的机会。为了中国足球整体的利益,力f不再让中国足球悲哀,为了你对中国足球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入总是在失去时,才懂得珍惜。”在“激情大师”徐根宝从你手中接过帅印的~刹那,一种潮湿的东西涌出了我的眼睛,你与万达相伴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镜头都闪现在我的脑海中:1996年,你带领万…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问我:“阿伦·艾弗森走了。再给我一个继续关注费城76人队的理由,先”。那么我一定会对他说:“安德烈·伊古奥达拉已经接过艾弗森的衣钵,他就是你要寻找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这里是中国古代皇帝坐的地方,如果世界台球界能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是不是也准备坐上去?”在北京故宫太和殿门前,我对正在从门口向里探头探脑的史蒂夫·戴维斯开了个玩笑。他似乎联想到了什么,滑稽地冲我耸耸肩,哈哈大笑起来。“那滋味未必好受,这里的光线不适合打台球”。一个好开头,使我对这次采访充满了信心。当这个世界头号台球明星出现在北京机场时,他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一个严肃的、不苟言笑的人。其后,不论是在平时,还是比赛中,他总喜欢双臂交叉抱在胸前,默默无语。当然,戴维斯的台球技术是无可挑剔的。看他打台球,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一杆打出147  相似文献   

16.
壹 巴伦·戴维斯寻求的不是一场牺牲,而是壮烈的革命。 一度,我们对他的感觉过于稀薄了。是因为他的姓氏太普通(在NBA叫戴维斯的人好像不下二十多个吧),还是他所效力的“流浪军团”黄蜂队(上赛季从夏洛特迁到新奥尔良)从来就不为联盟里的所谓主流视听所待见,并企图弃为鸡肋?是的,如果你宁愿对一个上赛季因左膝骨撞伤和背伤缠身而足足缺席了32场常规  相似文献   

17.
笑感地带     
昨天晚上,我和朋友聚会。唱歌的时候,轮到了一位五音不全的朋友,他说不唱歌了,讲一个广告的笑话: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小布什忽然从梦中醒来,发现床前站着一个人,赫然就是本·拉登。“你好大的胆子,敢夜闯白宫。”小布什尖叫了一声。你们猜本·拉登怎么说,“飘柔,就是这么自信。你也买一瓶吧!” 我在这里讲这则笑话仅仅是感觉有趣,没有其他任何目的。今天早上,我就想到了把广告和足球放在一起的方式,也能很有意思。那么,现在就开始吧。  相似文献   

18.
蓝领出位     
这是一帮你“可以”看不入眼的人群,整天只知道干着篮板、盖帽这样的脏活累活,为别人作嫁衣。“梦五队”惨败印第安纳,很多人把责任推到安东尼奥·戴维斯和本·华莱士这些“蓝领”苦力的身上,认为他们是联盟的二流内线,勤力有余,而创造性就不足。无疑,这对他们很不公平。其实我承认,联盟很久以来就一直对这些苦力球员存在着某种令人迷惑的摇摆性——一方面觉得他们不可或缺,NBA名教练拉里·布朗就曾提出一种“天才+蓝领”的总冠军概念费城76人队不再拥有穆托姆博、拉特里夫、蒂龙·希尔和林奇,人们就不再认为他们会坚韧不拔。遗憾的是,他们  相似文献   

19.
梦中少年阿里桑德罗·德尔·皮埃罗开始踢足球是在他6岁的时候,身为狂热球迷的父亲鼓励自己的孩子从事足球运动的例子很多.但最早把皮埃罗送进当地的足球学校的人却是他的母亲布鲁娜。“由母亲把孩子送来的事情很少,所以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惊奇。”皮埃罗最早的教练布雷斯迪说:“他的母亲对我说,这个孩子在家里胡作非为得厉害,弄得她没法干家务,请您一定留下他。”可是,与父母的希望不太相同的是,足球始终使皮埃罗为之着迷,他除了想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外,从来没想过将来要干点别的什么。“我时时想的就是足球,对足球有着极高的热…  相似文献   

20.
出身于阿姆斯特丹的丹尼斯·伯坎普是个坦率、谦虚和寡言的年轻人,他是一名进攻的中场队员,按当代足球术语来说,也就是隐蔽前锋。但他却说自己作为一名荷兰国际选手一直是范·巴斯滕在赛场上的影子。然而,范·巴斯滕认为,供球不是伯坎普的唯一任务。他说:“我赞成荷兰队打4-4-2的阵式。我喜欢看到丹尼斯在我一侧并肩战斗,向前场挺进。”埃杰克斯队队员,瑞典国际前锋斯蒂芬·彼得森在评价伯坎普时说:“丹尼斯的水平要高于瑞典国际选手托马斯·布罗林。虽然在瑞典的一场激战中他俩都攻进了三个球,但是丹尼斯的个人技术更好,他很少有多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