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影片《沉默的羔羊》是依据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而进行改编拍摄出来的,这部影片是那个年代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而且将人物的形象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将故事的惊悚程度展示得非常入木三分。这部分影片与作家的小说相比较,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只是一种是用视频影像的形式表现在观众面前,一种是通知文字描述和图画联想展示在读者面前,两部作品都可堪称经典之作。本文主要结合《沉默的羔羊》电影与小说的对比分析,从而让观众和读者能够更好地去认识和了解《沉默的羔羊》这部影片和作品。  相似文献   

2.
继《沉默的羔羊》及其续集《沉默的杀机》(又译《汉尼拔》)创下全球票房佳绩之后,电影公司再下一城,《沉默的羔羊》传《红龙》(暂译)(Red Dragon)将于今年10月在北美地区上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沉默的羔羊》一书中精神病医生奇尔顿医生的人物性格分析,看出西方犯罪文学作品中一些反面色彩的小人物对作品的作用。但仅通过此一作品难免管中窥豹,无法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西奥多·赫曼·阿尔伯特·德莱塞(1871.6.27-1945.12.28),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以探索充满磨难的现实生活著称。他的作品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诚实、大胆、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嘉莉妹妹》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而《美国悲剧》则是德莱塞成就最高的作品,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是沉默的,我的梦中城市,清冷的、静穆的,大概由于我实际上对于群众、贫穷及像灰砂一般刮过人生道途的那些缺憾的  相似文献   

5.
2017年1月13日,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改编自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小说《沉默》的同名电影在美国上映。这是这部作品第二次被搬上银幕,上一次是1971年由导演筱田正浩执导的同名电影。两次改编,且均多次获奖,可见这部作品的优秀以及其在日本和西方人心中的地位。从这部讲述了在日本禁教时期一位葡萄牙传教士来到日本传教经历的小说中,能看到江户初期日本打压基督教手段的残酷以及日本基督教发展之艰难。本文将以小说《沉默》为切入点,探寻江户时代日本基督教衰落的缘由。  相似文献   

6.
安东尼·霍普金斯演完《沉默的羔羊》里食人的汉尼拔医生后,有一次开车时不慎与人刮蹭,当他礼貌地下车询问对方时,对方却大惊失色,向法官控诉说霍普金斯准备吃了他。  相似文献   

7.
远藤周作是日本著名作家,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他著有许多作品,拥有许多奖项,他的作品大多以基督教为主题,远藤在作品里叙述的人生哲理,使人体验到一种真诚的人性情怀,《沉默》与《深河》是远藤周作一生的集大成之作,本文立足于《深河》作品中的宗教观,探讨他作品中的思想,这是远藤周作作品的核心与灵魂。以及由此展开的对日本人的信仰本质的追问。  相似文献   

8.
乔治·斯坦纳是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与翻译理论家,当代杰出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其著作《语言与沉默》字字珠玑,观点尖锐而深刻,论述了语言中的翻译问题、语言的逃离问题和经典问题,沉默中语言的沉默、主体的沉默等.在《语言与沉默》的背后更有另一种语言与沉默,以及斯坦纳在沉默中的语言.我们看到另一种对语言、文学、沉默、人性的新的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9.
林熙蕾要当赤裸羔羊?林熙蕾自己不清楚,但导演王晶却透露,他将为林熙蕾量身订做一部新片《赤裸羔羊2000》,而且还是对白全是英语的西片,由于美国与欧洲的电检尺度不同,拍摄时将拍出两个版本,而男主角当然挑的是外国人。王晶之前曾以《赤裸羔羊》系列电影捧红过亲密爱人邱淑贞,如今签了林熙蕾,王晶也有计划力捧她为港台第一线女星,不但电影上照顾,私底下也颇为保护,问王晶,林熙蕾在香港拍片,是否有不少人  相似文献   

10.
玛格丽特·米切尔通过《飘》讲述了南北战争后的社会变迁,这部作品通过通俗的语言以及鲜明的人物形象诠释了亘古的爱情、彰显了不屈服和敢于挑战的硬汉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最为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如同历史题材的作品一般对战后美国南方人的价值观转变做出了论述。本文以《飘》为研究对象,对《飘》中所体现出的美国南方人价值观的转变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理查德·赖特的短篇小说《住在地下的人》,开启了美国非裔文学中"地下人"文学主题的书写。拉尔夫·埃里森在赖特的直接影响下,创作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故事表达了居住在纽约地下室中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探索自我身份的心理诉求。此后,沃尔特·莫斯利在易兹·罗林斯系列作品中塑造了黑人侦探易兹,他发迹之后,逃税避税,将自己的经营所得严严实实地隐藏在白人法律监视之外,该形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地下人"主题。本文拟从这些作品来分析非裔美国文学中"地下人"形象的创作传统,并通过梳理《蓝衣魔鬼》的隐喻空间来探讨"地下人"主题在当代黑人作家笔下的表现和超越。  相似文献   

12.
此文是对笔者以《示众》为契机摄取到的关于《呐喊》、《彷徨》一种意义结构的补充论证,笔者认为,在“沉默鲁迅”的《怀旧》以及日记(1912年至1917年)中同样可以看到在《示众》和《呐喊》、《彷徨》的其他作品中存在的一种意义结构,即《呐喊》、《彷徨》富于层次地呈现着鲁迅审视下的20世纪中国现实——一个“生民苦难—社会黑暗—生命虚无”的世界。笔者认为鲁迅的这一思想建构虽则显露在他1918年后的文本中,但却生成于鲁迅的“沉默”时期。  相似文献   

13.
从《子夜》到《清明前后》——以描写民族资本家为主的系列作品和从《蚀》三部曲到《霜叶红似二月花》——以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女性的系列作品的创作,茅盾因此而被称誉为现实主义作家。“五四”时期,茅盾作为一名批评家,主张作家要寻求获得“冷静的客观描写”和“崇高的理想”,作品要有强烈的“时代性”。不久,他本人也开始走上了作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奥尼尔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也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及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了美国二十世纪的生活与精神。奥尼尔的后期四部剧作《送冰人来了》《长夜漫漫》《休伊》《月照不幸人》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他毕生的巅峰之作。以存在主义的思想为着眼点,探讨奥尼尔在其晚期作品中对于存在意义的阐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女诗人玛丽·乔·班恩的诗歌《寓言》以美国当代印象派画家菲利普·加斯顿的同名画作为其创作素材,运用艺格敷词(ekphrasis)写作手法探讨了美国70年代艺术以及艺术家所处的迷惘困顿的现实状况。加斯顿的画作《寓言》和班恩的同名诗作主题相同,但这两种同样充满“象征意象”的“寓言”作品却给读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加斯顿的《寓言》以其相对简单的意象和寥寥几笔的文字注解为观察者提供了一种客观可信的艺术主题;而班恩的《寓言》却运用鲜活灵动的文字不仅传神地让加斯顿画作的意象跃然纸上。既重现了加斯顿画作的意象,叉摆脱了加斯顿画作的影响,以诗歌文本表达了高于画作的更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一部《沉默的羔羊》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殊荣,在影迷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被称为好莱坞惊票片之王。如今事隔十年羔羊医生汉尼拔再度肆虐江湖,吃人怪癖病情加剧,令影片惊赫指数直达癫峰。众人为一睹变态吃人魔芳容,纷纷涌向影院,致使影片《汉尼拔》在美国开映首周狂收5800万美元票房,成为史上开映成绩最好的限制级电影。究竟法宝何在,下面一起揭开其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解析汤婷婷《勇士》中超现实的叙述方式,通过描述记忆和想象中超现实形象,从女性少数民族的角度写出了不同于欧洲文学经典的作品。汤婷婷的超现实写作手法不同于男权社会的经典和东方的鬼怪故事,她在适应美国文化过程中的沉默和困惑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并成功地将游离于美国文化、种族和性别中心的身份和声音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梦"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在美国有着很长的历史,且产生了不少杰出的作品,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本文通过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与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的书写策略,探讨华裔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经历的两种不同的对"美国梦"的追求过程以及他们所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1942年,法国地下“子夜出版社”秘密出版了一本薄薄的小说——法国著名作家维尔高尔的《海的沉默》,给予亡国之中的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它以一个细小的事件展示出在武力征服与压制下,在与屈辱相伴的“和平”生活里人们为维护人格独立尊严形成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当这篇抵抗文学杰作在法国悄悄争相传阅时,远离战场的美国也出现了一部与之相呼应的作品,张扬一种不为暴力所摧毁的精神,这就是美国杰出作家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月落》(一名《月亮下去了》)。它与《海的沉默》,都从“人性”角度审视战争,因而内在意蕴暗合、精神指向同一,…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梦”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在美国有着很长的历史,且产生了不少杰出的作品,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本文通过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与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的书写策略.探讨华裔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经历的两种不同的对“美国梦”的追求过程以及他们所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