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流通"模式在图书馆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流通"模式是应用在图书馆流通领域的新型的完全开放式的模式,是一种体现科技进步的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的服务模式.本文总结了"大流通"服务和管理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作用,概括了"大流通"服务模式在图书馆实现的几个条件,分析了"大流通"服务模式下会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即针对图书,要加强书库科学管理,解决文献流通问题;针对读者,要加强读者入馆教育,引导读者文明利用图书馆;针对馆员,要加强馆员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大流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图书馆的“流通”米讲的。在传统图书馆中。“流通”部门是为读者进行图书借阅服务的部门。相对于这个传统的概念,新的“大流通”是指图书馆把原来意义上的图书外借、阅览等部门及其服务内容整合在一起。有的称作流通期刊阅览部,或流通阅览部,也有的直接称作流通部。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的图书,由于经常处于流通状态,因此长期以来,借书处有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问题,就是没有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将图书流通情况告知读者。由于读者和图书管理员都不知道某种图书是否借完,往往影响借书速度,浪费读者宝贵的时间,也增加了图书管理员的劳动强度。用一种什么样的简便方法将图书流通情况告知读者呢?我们想到建立一个“图书流通情况指示窗”。但就一个县馆而言,也有成千上万种图书,一块“指示窗”是反映不了馆藏全部图书流通情况的,就是有那么大一块“指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读者成长积分管理系统”的管理和积分机制在图书馆的应用,有效整合读者队伍、图书流通业务和阅读活动,突破“过期罚款”历史难题,促进流通业务大幅增长,实现阅读活动自动化,提升活动组织效率,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者诚信。  相似文献   

5.
满足读者需求,提高中文图书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图书馆网页上的“借阅排行”和“读者留言”中图书的利用流通情况和读者的各种需求情况,进行客观的统计及分析,并指出如何从满足读者需求方面来提高藏书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可借”图书拒借是图书馆流通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造成的危害应该引起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图书状态设置的缺陷是造成“可借”图书拒借的主要原因之一,图书馆应从读者的角度人性化设置图书状态,以降低图书拒借率,提高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导借是指图书馆员对来馆读者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引导。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完成图书借阅目的的一项工作。它是联系读者与馆藏文献的纽带,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图书馆流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导借工作早已有之,它是随着图书馆流通工作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但设立“导借员”一职却是一种新兴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质量管理:现代图书服务机构的新型管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颖 《津图学刊》2001,(3):26-28
本文分析了现今多数图书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目标管理的优点和不足;指出随着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以满足读者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成为图书服务机构新的着眼点,由此引出了“质量管理”的概念,提出了图书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模式及其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超期罚款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通工作实践表明,图书超期现象经常发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何不严格执行图书流通制度,必然阻碍图书正常流通;反之,如果罚款过度,也会在读者群体中产生不良影响。如何更好地把握“制度”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分寸,是图书流通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我馆大流通服务为个案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兴 《贵图学刊》2010,(1):59-60,63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接受并实现了“大流通”管理模式。本文对大流通管理模式的定义、实现条件、特点等方面做了阐述并在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对实行大流通带来的好处和弊端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对大流通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了实行大流通的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服务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Purpose/significance] By means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irculation data of library collection, the paper finds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der characteristics and library collection circulation,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model. And through model fitting and predic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licit rule between reader and library circulation 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and means support for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library.[Method/process] Firstly, this paper used clustering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echniques to extract the macroscopic observable characteristics of readers, constructed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er characteristics and book classification, and then constructed the regression model of the circulation of reader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ed books, and verifie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and optimized the goodness of fit of th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trend change of library circulation, and sum up the underlying rules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the ma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reader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circulation of books.[Result/conclusion] There are 3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aders, namely,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direction representing the social role requirements of readers, the enrollment batch representing 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readers and the number of readers, which can effectively fit and predict the book circulation. The predi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high accuracy and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provide reli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library to develop knowledge servic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图书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同时受限于场地、资金问题,图书复本数减少,导致图书流通过程中读者体验感降低。本研究旨在通过简化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部分环节,缩短读者借阅的等待时间,提高图书流通率。[方法/过程] 在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C2C(Consumer to Consumer)视角下馆外图书流通服务,通过该服务读者间可以不通过图书馆的流通系统和工作人员,在实体图书馆之外完成图书的转借。本研究从具体实践出发,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该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结论] 实践表明,C2C视角下馆外图书流通服务减少了传统图书流通过程中"一还一借"流程,尤其是在馆藏资源复本有限的情况下,能节约读者时间,提高读者阅读意愿和满意度,同时可以盘活馆藏资源,提高图书流通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图书流通服务创新和图书流通服务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在新旧图书馆搬迁、馆内格局调整、图书编目、图书入库、图书借阅的过程中产生图书丢失、图书错库、图书漏编、图书信息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给读者和图书馆管理者带来不便,对读者而言,增加图书检索和查找的错误率;对管理者而言,不能准确把握图书的实际资产和馆藏。图书清点系统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开发的软件,通过这一软件的应用,将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读者检索、查找图书的准确率和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建立图书资产账目。  相似文献   

14.
图书流通管理系统中的失误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图书流通管理系统中发生的借书和还书的失误,是长期以来困扰图书馆界的一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当,一方面造成图书馆的图书丢失;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对读者的伤害和误解;还可能造成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不清。文章对于引起这些失误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湘潭大学图书馆新书借阅情况统计分析,本文认为图书馆新购图书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为:缺乏新书采购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电子图书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冲击以及图书供给与读者需求的错位。要器高新书利用率,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采购质量,扩大新书宣传、开发阅读需求,加强读者需求调查,保持电子图书与纸本图书的合理比例,加强新书管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6.
周宏月 《图书馆论坛》2003,23(5):159-160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的读者人数、图书流通量、阅览人次大幅度增加。针对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普遍缺少消毒环节,提出对图书馆书刊、计算机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信息需求分析与最佳馆藏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华北煤炭医学院图书馆读者外借数据库、馆藏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对2000-2003年间的新书入藏情况、馆藏图书外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馆藏文献比例与读者需求比例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馆藏文献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相符合程度,并据此提出调整馆藏结构的建议,使之达到最佳化。  相似文献   

18.
开展阅读活动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责,大学图书馆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值得大家共同探讨。文章从"图书借阅排行榜"挖掘出催人泪下的读书故事,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引起读者阅读方式多样化的兴趣这两则案例的由来与结果,分析大学图书馆阅读活动推广的必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访工作少不了读者的参与,读者参与图书的选购为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的提升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该文从现有选书模式出发,研究和分析了读者选书心理及其成因,明确指出了读者不应当是一个选书的操作者,应是一个指导图书馆采访人员学会选书的老师,只有立足于读者的指导,文献资源建设才能得以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今电子图书的大量涌现,使纸质图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纸质图书具备独特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可以给读者带来鲜明的情感体验,因此纸质图书并不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这也充分证明了纸质图书在未来图书馆保存和发展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