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片段一师:先请大家看一部电影片段,这部电影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很多观众都被这种现象深深震撼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影片中究竟描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交流看电影的收获,略。)师:是的,地震太可怕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地震。(板书课题)想一想,你最想研究关于地震的哪些问题?生:我想研究地震的形成。生:我想研究地震能不能提前预报?生:地震前有什么征兆?生: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生:人们怎么样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2.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录相吧,今天老师也请你们看一段。看完后,请大家谈一谈画面的情景。(放录相) 生:我们看到的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情景。震后,唐山大地一片狼籍。大桥严重毁坏,连铁路钢轨也产生了蛇形弯曲。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4.
正对话与独语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必要且可能的方式。但是,当前教学中出现了师生对话程式化、教师提问无限化、学生失语常态化等现象,使得阅读教学课堂效率不高。对话并不应该完全消解独语,独语也不应该完全离间对话,二者融于一体,是阅读教学的可行之举。1.简——还"对话"之"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师:(出示地震相关图片)同学们,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学生七嘴八舌)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播放《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  相似文献   

5.
<正>一、聚焦结论,在梳理问题中形成学习任务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读!(生读课题)师:这是第六单元导语中的一句话,读!生(读):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师:我们与大地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只有善待大地,大地才会善待我们;我们必须要善待大地,其实这样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生(读):只有一个地球。  相似文献   

6.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果实有什么共同特征。要想来研究这个问题,就要有果实,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果实? (学生说桌上的各种果实。) 师: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些果实为例来研究果实的共同特征,找一找哪些特征是果实都有的,其它物体没有的。 师:你们想从哪里去找果实的共同特征呢? 生:从外形上找。 生:从内部找。 师:首先,我们从果实的外形上  相似文献   

7.
一、回顾成长历程,激发感恩之情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孩子快乐成长的录像)看了录像,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感受到小时候生活的幸福。生2:我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师:爸爸妈妈给了你哪些关爱呢?生1:妈妈变着法给我做好吃的。生2:我生病了,妈妈陪了我一晚上。生3:爸爸带我去爬山,给我讲数学题。─  相似文献   

8.
一、揭题定标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循环小数”(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 ,大家认为我们要研究哪些内容呢?谁乐意说说……生甲 :我想研究循环小数的意义是什么。生乙 :我们要了解循环小数是怎样的数。生丙 :什么是循环小数。师 :大家说的都很正确 ,我同意你们的看法。综合同学们的意见 ,我觉得这节课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循环小数的意义。(板书 :意义)二、猜想师 :既然明确了学习目标 ,首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循环小数应是怎样的一个数呢?(思考片刻 ,学生们纷纷举手)生A :我想循环小数一定是个小数。师 :唉!可能是。生B :我…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我看到有两只灰雀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特别好看!生:通过刚才看碟片,我知道了灰雀像其他可爱的小鸟一样,可以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师:(出示小黑板)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小黑板上的练习要求:读句子,说说用上…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我看到有两只灰雀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特别好看!生:通过刚才看碟片,我知道了灰雀像其它可爱的小鸟一样,可以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张《惹人喜爱。师:[出示小黑板]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小黑板上的练习要求:读句子,说说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课书用一课时学完。学文前可播放有关地震的录像 ,或展示地震的图片 (如我国196 4年邢台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等 ) ,让学生感受地震的存在 ,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重大损失 ,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一、导语引入课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大地震的情景 ,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惊心动魄。地震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至今难以忘怀的事。今天 ,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 ,就是发生在一次大地震中的一对父子身上的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的题目叫——《地震中的父与子》。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全文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1全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走近马家沟师:同学们,你们作为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的一员,一定都非常关心我们的城市,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不久前,我校开展了“保护母亲河”的环保活动。两个月以前我们还以哈市第一内河———马家沟为研究对象,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不少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把焦点放到这条河上,大家觉得怎么样?生:行。师:好,这节课我们共同来上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聚焦马家沟”。二、交流资料,了解马家沟师:要想上好这堂课,我们必须对马家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你们做到了吗?(生:做到了。)那黄老师可要先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导入学习,明确挑战师:(出示:第七单元集中识字)同学们,读完今天的课题,你觉得这节课与以往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生:今天的语文课只学习字词。生:今天这节课将集中学习一个单元的字词。师:是的,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有信心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本单元的大部分字词吗?生:有。师:你们认为这节课可以怎么  相似文献   

14.
[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5小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时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经过了谁的努力呢?生:经过李博士的努力。师:怎么让你想到李博士呢?书上是怎么写的?生: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所以这里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应该是李博士。师:现在我们把李博士加进去,读一读这段话。(生读:经过李博士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难道靠李博士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了吗?生:还要靠青年的努力。师:…  相似文献   

15.
师:咱们一起来学习《七颗钻石》。这是一节阅读活动课。什么是阅读活动课呢?就是又要阅读又要说话,又要探讨,还要想象的课。所以这节课会很有意思。下面咱们来看看怎么活动。(屏幕显示:活动一:进入录音棚)师:进入录音棚,意味着我们每位同学的身份是什么呢?生(齐答):我们都是播音员。师:对,因此读课文就要读出播音员的水平。好,我们都来到录音棚了。那么,童话应该怎么读呢?童话是写给咱们儿童看的文学作品,我们在朗读童话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生1:应有感情地读,要配合人物的性格来读。师:童话里有人物、有故事,所以要充满感情来读。生2:我觉得要…  相似文献   

16.
一、激趣导入 ,拟订目标师 :同学们 ,通过昨天的阅读 ,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刘伯承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生2:我知道了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将领。师 :今天的学习会让你对刘伯承有更深的了解。让我们来关注一段他年轻时代的经历。(教师播放课件 ,学生观看。课件内容 :主要介绍刘伯承青年时代的经历 ,特别是他被称为“军神”的一段往事。)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这个曾发生在刘伯承身上的震憾人心的故事。如果你愿意 ,请举起你的手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 ,一起写下课题。师 :在上节课的阅读中 ,很多同学已经被课文中的人物深深打动了 …  相似文献   

17.
(师板书并屏显课题.) 一、出示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精当描写人物》的写作课.学习本课的目标是学会精当地描写一个人物.首先,“精当”是什么意思呢? 生:精确恰当. 师:很准确.描写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那人物写谁呢?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作为这节课的写作对象好不好? 生(齐):温馨. 师:好,温馨同学请起立!你最好面向这方,让观课老师也认识一下你.你姓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根据“飞翔的精灵”这个课题请大家猜测一下,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 生:研究鸟。 生:研究飞的动物。  相似文献   

19.
【片段一】特级教师支玉恒《放弃射门》教学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生读)师:课文中描写精彩场面的是哪一节?生:第四节。师:这一段最难读,课前我读了几遍,敢不敢和我比赛?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生齐读课题《黄山奇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生齐说:天下第一奇山。)以"四绝"闻名于世,有——(生齐说:奇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