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这种社会变革对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成员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方向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女性素质的提高带来积极有力的影响,我国正在步入小康社会,发挥女性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女性素质,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女性文化素质与女性教育阎以功,汪琦社会教育学家认为,女性素质的构成主要有五个方面,即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才能素质和体能素质。倘若将上述五方面和谐地融为一体.就会形成理想的女性素质模式。五种素质中文化素质居于首位,女性文化素质是指女性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3.
从女性翻译理论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学翻译以女权主义运动为背景。它的出现和繁荣是对父权化的挑战,同时也是对父权化的扰乱和瓦解,表达了女性要求政治独立、性别独立及化独立的愿望,实现了女性生存的社会价值。女性翻译理论的建立使女性翻译走向理论化,正规化,有序化。女权运动的化性质决定了女性翻译理论的研究是跨性别、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娓娓 《学习之友》2012,(12):48-49
在老美的眼里,亚洲人长得部差不多。可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日本人,哪是中国人,哪是韩国人。更神奇的是,我还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来自中国内地,哪些来自香港,哪些来自台湾,特别是对女人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苏青涉过女性生活长河,把笔触深入到了女性生活的各个角落,书写女性人生,书写现代女性面对物质现实的尴尬,消解女性神话,认同世俗欲望。女性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都留下了她的思考印记,流露着强烈的女性意识。苏青为女性争取着书写自己的权利,有意识地揭开对女性的那些歪曲书写。坦荡地将女性身体和精神欲望表达出来,把女性自我意识苏醒后而又无路可走的现代性悲剧精神有机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白瑜 《神州学人》2002,(3):4-10
生命之所以美丽,因为她始终高扬着美丽的主题:美丽之所以永恒,因为她始终流淌着对人类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美丽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美丽而永恒。女人与美丽是天生的孪生姐妹,20多岁的女人需要轻盈愉悦的美,并保护拥有她;而30多岁的女人,则更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才气的发挥;40多岁的女人,更有一种成熟美;50多岁……也有其新的追求,抛开年龄的区别,如果以职业划分,女人们的追求什么呢?记得1995年北京世妇会的时候,我们曾集中地描绘过一群留学回国巾帼的风采;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用“她们拥有一种美丽”记录了4位留学回国的各行女性;再放眼我们工作的全部,本刊创刊近15年来,不知有多少位可爱的留学女性在我们这里留下她们闪光的足迹。一年一度今又3月,我们用一种几乎是机械、传统而又固执的思维方式,把追寻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留学女性上,我们把今年选题的主旨确立为“多彩的留学女性”,我们把突破点、切入点,放在刚刚公布不久的新当选两院院士上,我们甚至都想到了要用“妇女半边天”来作一篇有关留学女性的文章。但当我们试图从新增两院院士中寻找更多留学女性身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大跌眼镜”──我们未能找到我们期望中那样多的女院士,我们好不容易找到  相似文献   

7.
和蕃,是一种为政治目的而缔结的跨国婚姻,人们习惯上认为和蕃女性命运悲惨。但若从这些女性出身、地位等具体情况考虑,其出嫁外蕃,不仅不是个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人的喜剧,是其一生命运的转折。而这些担负政治使命的女性,也为缓解民族矛盾,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甚至为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研究女性文学的论著比比皆是,女性文学的发展也是女性意识的发展,本文以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为例,论述了女性文学对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的推动。  相似文献   

9.
关园园 《现代语文》2006,(10):43-45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是台湾第一位女作家,也是台湾学中女性意识最早的呼唤和奠基。”(《台湾地区学透视》,古继堂,黎湘萍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林海音的小说,不管是以北京为背景还是以台湾为背景,几乎全都是以女人、婚姻、家庭为中心,叙写了女性的种种不幸和悲哀、忧愁和痛苦、忍受和反抗。  相似文献   

10.
《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所编“新课标”语教材七年级下册,都把它选作了课。《木兰诗》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豫剧《花木兰》就是根据这首诗改编的,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就有“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的歌词。为拓宽学习空间,特编选本组诗歌,供同学们阅读。  相似文献   

11.
传统佛教文化中的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佛教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化,神界中的绝大多数尊位都被男性神祗抢占了,除了由男而女的观音菩萨外,为女神留下的只是几个边缘化的位置。尼姑是佛教化中一个重要的人因素,她们通过献身佛教,为佛教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僧尼制度中,尼姑地位不如和尚,佛教伦理中的男女关系是一种男尊女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往涉及到的女性成长小说,尽管作品主人公的身份是女性,但她们的立场、视角都是典型的男性化的立场和男性视角,她们的价值体系完全受到男性价值体系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女作家性别视角的建立,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她们比较多地站在女性立场上,从女性独有的性别特质、性别身份、性别感受关注女性成长。用感性的、个性的,或许也有被称为是非理性、非本质的生活碎片,揭开了一个被掩盖许久的生活层面。  相似文献   

13.
浅谈盛唐宫廷女性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宫廷女性诗歌多为寄夫、宫怨、乐舞类,其诗歌成就不及初唐女诗人,但这些诗歌表达了她们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记录了她们的心路历程,电是盛唐气象的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4.
道教对女性的尊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教对女人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这是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鲜明特色。老子哲学为道教尊重女人、提升女性意识,提高女性地位,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在道教中,女人决非是可有可无乃至可辱可贱的,而是一个具有独立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神格,独立意志、愿望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美语中的女性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性在语音、语调和语法等方面有 许多特征,女性与男性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某些差异。美国女性人口较男性为多,因此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称之为“美国多数的语言”。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英语对美语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重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女性     
不知羞耻的太阳光,透过月季花,在重新恢复起来的白昼的寂静中,照着这个在屠杀和掠夺中取胜的蜘蛛的身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福州女性群体为个案,借助人口调查和海关报告等中外文献资料,探讨近代女性与教育、社会变革、习俗演变的关系。福州开埠后,随着西方文明的进入,女性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她们走入社会,参加社会变革,影响着社会观念和习俗的改变,推动了福州社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8.
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生涯规划对女性尤为重要。女性生涯发展包括家庭主妇、传统女性、职业妇女、双轨生涯、间断生涯、不稳定生涯、多轨生涯7种模式,可分为传统型、转变型、创新型3种型态。影响女性生涯发展的因素较多,可概括为:家庭经济情况、双亲教育程度与职业、社会流动与择偶、婚姻状况等。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女性继续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继续教育是指对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的女性进行的各种专业训练和一般化知识教育。总结我国女性继续教育经验,女性享有了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受教育水平显提高,两性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女性受教育机会还不平等,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女性继续教育应以提高女性劳动素质为根本目的,把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多样化教育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女性学习的需求;教育内容将进一步职业化、实用化,教育手段呈现多元化、现代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女性情谊”为视点,记述新时期女性文学在“五四”时期复苏的女性意识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双重作用下的发展沿革,指出文本中女性叙事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并进而阐释产生局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