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深泽 《网球天地》2012,(2):102-102
上期,我们介绍了发球、正手技术和学习要点.本期再来了解一下反手、网前截击和高压技术。 反手 ·等待来球时积极专注的状态(双手握拍两手靠近)·击球前小跳(分腿垫步)决定起动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寻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击球后单脚落地对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的影响,通过比较正手、反手场区头顶击球单脚落地时躯干加速度及运动变量的差异,寻求运动风险的变量因素。10名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穿戴三维加速计进行单打比赛,使用同步摄像机记录产生超过4g加速度的时刻,分析了加速度>4g时着陆点躯干倾斜角和髋关节外展角。结果显示:在头顶击球过程中,正手场区和反手场区的躯干侧弯及躯干加速度存在差异,反手区头顶击球时横向加速度大于正手区(P<0.05,es=0.706);反手场区单脚落地时躯干倾斜角(24°±7°)大于正手侧(17°±13°);正反手两侧躯干倾斜角均大于先前报道的受伤角度,反手侧的髋外展角(23°±11°)大于正手侧的髋外展角(-1°±8°);反手场区的3个轴的加速度与躯干侧弯、髋外展角度均呈显著相关性。反手场区头顶击球后,单脚落地姿势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落地姿势相似,反手侧躯干过度侧弯和高风险落地姿势可能与羽毛球比赛中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反手击球 许多初学网球的人认为反手击球难,总是设法躲开感觉难打的反手球,从而使反手击球成了自己感到棘手的技术难题。这真是多余的顾虑! 其实,反手击球一旦被掌握,你会感到这种方法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并具有意外攻击力的进攻手段。 让我们来学习世界超级网球明星的反手击球,从中学习反手击球基本获本、并提高反手击球的威力与稳定性。如果你是一位右手击球的人,请你用左手握拍,但要握得离拍柄稍远些,然后以左手按照正手击球的技术要领,进行挥拍练习来体会动作。设想击球点处于踏出的腿的位置上,在那个位置时使球拍停止挥动;球…  相似文献   

4.
羽毛球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是羽毛球技术中的核心,文中对羽毛球技术课程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创新、尝试和改革,将传统的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顺向的教学顺序,改变为反常规的逆向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5.
正反大不同     
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手上,也体现在脚上,如何区分正手与反手的脚下乾坤呢?  相似文献   

6.
我国网球运动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比较典型的网球打法是正手进攻,反手防御,反手大多数为下旋击球,正手也只是平击式击球,缺乏变化。现在的发球正、反手大都采用上旋击球法,这不仅加大了球落地后的后冲力,还增加了对方回击的难度。为加强反手击球的力量,不少选手采用了反手双手握拍击球技术。  相似文献   

7.
反手球真的比正手球难打吗?不错,一般球员的反手球都比正手球差,这是事实,因此人们的印象中反手击球技术比正手击球技术难掌握。而实际上,有哪个人学习网球技术是从反手开始的呢?恐怕大部分人都是从正手开始学起,不断练习正手,并随着技术的提高逐渐参加比赛。大多数人练习正手球的次数绝对大大超过反手击球练习次数。如何练习反手,本期为你讲述反手的各种精要秘诀。  相似文献   

8.
正手击球 对于初学员网球的人来说,开始比较容易掌握的技术是正手击球。与学习反手击球相比较,初学者往往感觉正手击球学起来比反手击球难度小。但是,正手击球的节奏一旦稍稍有一点点遭破坏,则会导致全局乱套。实际上,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最令人苦恼的技术就是正手击球,因此,认认真真地学好正手击球这项最基本的技术,是提高网球整体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 削球的基本特点是:使球尽量低地过网,击出的球是低低地滑动飞出,但是,更具攻击性削球的轨迹也有例外、比如打到对方网前的小球。其技巧是拍面角度比一般的削球稍大点。基本上…  相似文献   

9.
反手技术,对于全场型打法的选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坚持练习反手,会让自己的反手击球火力十足。大多数选手的反手击球都相对较为薄弱,因此这些选手更应该注重反手的练习。反手击球通常比正手击球练的少,这是导致业余选手反手成为弱项的本质原因。职业网球选手会清楚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06,(2)
1、下列哪种方式的正手击球,击球点离身体最远[]A.、东方式正手B、半西方式正手 C、西方式正手2、雷达测速显示,莫亚和小约翰森都曾打出过150公里/时以上的正手击球(几乎等同于发球)。经过生物力学相关实验测得,其各部位产生的力量比是3:3:4,请问:"4"最可能是下面哪部分产生的?[]A.、腿 B、躯干 C、手臂3、打直线比打斜线的击球点[]A.靠前 B、靠后 C、一样4、当你决定采用正手 INSIDE-OUT 技术,移动到反手位攻击对手时,这时正确的移动步法是[]  相似文献   

11.
国手直通车     
《乒乓世界》2000,(4):37-37
反手快拉:是横拍选手对付下旋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具有站位稍远、动作较大、球速快、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击球要点是拍形稍前倾,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运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摩擦主动发力击球。反手扣杀:是指反手用较大的力量回击来球的攻球方法。具有站位远、动作大。球速快、力量大的特点。扣杀是以力量制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臂、腰、腿要协调配合,增加击球爆发力。反手快拨:是横拍选手借助球的反弹力进行反手还击的击球方法,它是一种反手位助攻技术。具有出手快、击球时间早、动作小、还原动作快的特点。有利于和正手攻球…  相似文献   

12.
在乒乓球比赛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运动员在对方刚刚做完击球前的准备姿势时,就开始移动步伐,结果对方把球打到同自己移动相反的方向,使自己扑空。这是由于击球时间过早造成的。又有时,运动员还来不及移动就出手击球,击球后,脚步才慌乱地跨过来。这是由于掌握击球时间过晚造成的。上述两种情况,都只能使运动员陷于被动,不能做到准确而有力的还击。造成击球时间过早或过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不能准确地判断对方来球。而击球时间过早或过晚,又互相影响,形成连锁反应,比如,向反手位侧身过早后,对方推了自己正手空裆,自己为了挽救,就不顾脚步移动,先出手伸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截击     
大侠 《网球天地》2014,(8):123-125
Part1 截击的基本 截击的基本握拍方法是大陆式握拍,正手球和反手球都使用这种握拍方法。 准备击球时,身体重心降低,扩大站位幅度,进行分腿垫步。 球拍的运动在截击中至关重要。引拍幅度过大会影响动作稳定性,因此应尽量控制弓拍动作。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6,(8):93-93
现在,你已经掌握了正手和反手基本的斜线攻球,但是,乒乓球比赛中经常会有斜、直线的变化,更需要正手与反手的交替使用,这种单项技术的结合(即结合技术),是日后各种战术组合的雏形。所以,现在让我们分两步来试着练习正反手交替击球。  相似文献   

15.
振动训练以其独特的功效,在训练学领域由于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而备受教练员的关注。以网球运动员上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和双手反手击球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振动组运动员正手击球时的爆发力,在小阻力和大阻力下有明显提高,出手速度在小阻力下有明显提高;非振动组运动员中阻力下击球速度有明显提高。②振动训练能使小阻力和大阻力双手反手击球时的爆发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大阻力下的反手出手速度明显提高;非振动组运动员在大阻力下的爆发力得到提高。③振动训练在该实验中是有效的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抽出强力反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人正手极富攻击力,而反手却毫无进攻性。而且许多人认为反手很难。具有攻击力的反手击球技术非一般人所能掌握,所以干脆就不努力追求提高,只求不失误就心满意足了。实际上反手击球不难,只要掌握好3个要素,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自如地抽出强有力的反手球。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正手而言,反手拉球在动作上更显固定一些。因为它的动作幅度偏小,尤其是腰部的转动没有正手拉球时那么大,所以反手抢拉更注重爆发力的释放。在发球后衔接反手进攻,要能够在重心还原后使两脚稳稳地蹬住地,这样可以为发力击球提供足够的支撑。击球时可以根据对方来球的具体情况选择拉加转弧圈球还是前冲弧圈球。前者更注重摩擦,要制造足够的旋转;后者则需要向前发力更多一些,保证球的“冲”劲。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3,(12):98-100
问:“我在实战中正手没有反手稳定,而且经常被对方打退台,不知如何能更主动一些?” 技术解析:李先生的反手推挡和搓球等基本动作确实比他的正手攻球更加稳定,这主要是由于他在握板时食指吃力比较多,这样有利于提高反手技术的稳定性,但对正手来说就容易使击球变僵硬。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06,(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会比反手击球具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好的控制性,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位,那么用正手去争取制胜球显然比反手更明智。当然,你也不能为了打出制胜球而不计代价,以大量失误去换取。所以,要想打好正手制胜球,你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大力击球的同时才能保证高的成功率。实际上,打正手制胜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手回到你正手位的球本来就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快速的脚下移动,更早的引拍准备,击球尽可能靠前,主要靠借助来球的力量,对准对手的空档快速、稳定的一挡,十有八九就是一记制胜球。相对而言,击球时机是打好这类制胜球最关键的因素。另一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正手制胜球方式:遇到对手较浅且绵软的回球,你调整步法,集中所有力量,一击制胜!下面我分三步介绍这种击球技术的要领。  相似文献   

20.
专家信箱     
正、反手击球纠错我的正手采用西方式握拍、开放式站位,在击打直线球时,我让击球点靠近身体,手腕后撇,单靠手腕上的力量内扣向上提拉,这样的结果不是球高了,就是下网,请问如何改进?答:你的正手采用西方式和开放式站位都是很符合当舍技术潮流的,不应有什么问题的,但网球的技巧性很强,即使握拍和步洁正确,在其他动作上不台理也会出问题,现就你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蕾洁,供你参考。正手打直线球不能让击球点太近,无论是开放式或关闭式步洁,击球点太近使手臂无洁舒展流畅地挥拍击球,只能屈臂、手腕后撇击球,单靠手腕的力量内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