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义利关系是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义利是对立的,无法统一,但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规范的经济行为为义利统一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对于传统价值观念中的"义利之辨",严复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把义利分割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进步缓慢。他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并吸收进化论思想,对"义利之辨"的旧说进行批评,构建了自己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试图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于传统价值观念中的"义利之辨",严复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把义利分割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进步缓慢。他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并吸收进化论思想,对"义利之辨"的旧说进行批评,构建了自己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试图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经济思想既有对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又有体现了春秋时代社会经济关系变革特点的新思想。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义利思想、富民思想和奢俭思想。  相似文献   

5.
朱熹义利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儒家义利观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而是主张义利统一,在义的指导和制约下去追求合理的利。朱熹义利观沿袭孔孟的思想,但更强调利要合乎义,以义求利,用天理消除人欲,用公心克服私心。这主要是向官僚士大夫及其后备力量的士人提出人生观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义利”之说,源于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化等方面内容的变迁,人们不断赋予“义”、“利”以新的时代的内涵。但义利关系始终是道德体系中的基本问题。因之道德所调节的^与人之间,个^与集体、社会之间,总是离不开利益关系,人们所奋斗的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并且,从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来看,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是各种社会道德体系在原则上相区别的最显的标志之一,所以,人们常把义与利并提;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经济思想既有对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又有体现了春秋时代社会经济关系变革特点的新思想。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义利思想、富民思想和奢俭思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孔子义利思想的剖析,以便挖掘其现代价值,使之有益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益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江泽民同志辩证地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 ,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形成了一整套内容丰富而又合乎时局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追溯这些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对于深刻理解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联系 ,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辩是我国伦理学史上一项长期的思想论辩,上至先秦,下至当代,这场道德官司打了几千年。争论的核心是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义利观。纵观我国社会发展过程,每当社会出现大的变革的关键时期,义利之辩就必然出现,反映了道德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本质上讲,义利之辩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在道德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道德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仅仅把义利之辩看作是一场思  相似文献   

11.
冯兵 《中国德育》2007,2(10):22-26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社会道德教育思想的立论依据,“礼”“法”“乐”是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而义利统一、礼乐一体、明刑弼教则是基本的实施途径。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在观念及方法论原则上均有着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中央教育教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义利之辩,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说它常新,是因为每个时代的争论都有它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墨义利之辩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观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传统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的“义利之辩”影响了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儒墨义利之辩集中在三个方面:从对“义”的理解上看,先秦儒家的义更多的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合,而墨子则把义与利等同起来;从对“利”的理解上看,先秦儒家将“利”更多的理解为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而墨子的利不仅指个人利益也指社会利益、全民利益,他更注重社会利益;从义利关系上来看,是义利分离还是义利统一,是重义轻利还是义利并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义利关系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更加凸显出来,通过对先秦儒墨义利观的分析和比较,吸收其中有价值的观点,有利于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4.
宋代以李觏和叶适为代表批评义利对立观,主张义利统一论,在提倡大胆言利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义利和合的经济伦理思想,具体表现为坚持本末并重的经济发展模式.宋代反传统的义利思想体系与其时代历史背景紧密相联,并对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荀子的义利思想,既包含孟子的重义理论,又有别于管子的功利主义思想,他是把义利统一的思想融入于荣辱思想的价值判断中,以先义后利为荣,先利后义为耻;同时, 又主张义对利的制约性、先导性,以义取利、以义克利.荀子把义利统一起来,强调道德与利益的一致性.荀子的义利思想对于当代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略论孔子重义轻利思想及其社会作用陈晓义利关系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的重义轻利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亦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对它进行研究分析,吸取其合理因素,对于加强我们的伦理道德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孔子的...  相似文献   

17.
义利统一的事功思想是薛季宣经济思想的主要立足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薛季宣形成了他"义利统一、予民于利"的经济伦理思想,"核垦田、尽垦辟"的土地使用思想,"明法纪,本节用"的理财思想,"计税量科"的税制思想和边防经济思想,他的经济思想既是对传统儒家富国富民经济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义利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义利关系是所有社会成员都不能回避的大问题,传统义利观的演变经历了由义利统一到二者对立的不同阶段.传统义利观不但含有丰富的利民、富民的思想因素,而且对社会中公利与私利、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充分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道德课题。在这里,我们把义利关系界定为:义,即应当、正当、合乎道义,也包括公利;利,即利益、功效,仅指私利。因此,义与利的关系,实际...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要是中国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它建立在以农业经济为本的封建经济基础之上,在重农、均富、义利、赋税、平价、消费、商业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对于学生而言,熟练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