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理论认为,单一的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中心和重点,但也是教育的孤立和残缺,教育学生必须走多元化教育的途径。多年来,我校致力于育人途径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特色之路,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并以此为中心,扩大外延,从而拓宽了育人渠道,提升了育人效能,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长足发展。一、办好家长学校创办家长学校,是我校对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不断要求作出的积极回应和大胆尝试,并把它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主要途径的教育思路,进行探索。几年来,我校坚持办学,…  相似文献   

2.
一一年来,我校在教育改革的浪潮推动下开办了“家长学校”,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实践证明:认真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力,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使家庭、学校、社会三受益。中学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创造才能的重要阶段。学校应根据“未来人”的理想形象,适应社会变革的形势,在复杂的环境中培育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于中学教育的新课题。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缺乏好的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是难以完成的。为此,必须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作用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和谐一致的教育集体,共同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以往,学校的家长工作采取家访、召开家长会或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来说,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家庭教育,探索家庭教育途径,密切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联系,以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未来一代,近年来,我校把家校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在贯彻落实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实践中围绕“四性”(协词性、系统性、多样性、代表性),努力探索家校工作的最优途径。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有效促进德育工作,我校探索出一条以“家长学校”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新模式,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认可,学校因此被授予省级“优秀家长学校”称号。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是培养学生完善人格不可缺少的条件,它能产生抓一代、促两代的教育效应。笔者所在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构建了“明理——激情——导行”三部曲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有效地指导了家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学习理论明道理1.通过专题讲座丰富家长家教理论知识。学校坚持每年给一年级的学生家长举办一届家长学校,每届家长学校都由校长挂帅,开展各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在每一届家长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都要请当地有名的教育人士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进行家庭教…  相似文献   

6.
温暖而有支持性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底色。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以区域学生成长支持中心为“道”,以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为“术”,采用区域指导与学校指导相结合,线上交流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能够整体提升区域内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的“三为主”与“三延伸”江苏省射阳县中学蔡明近几年来,我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连续两度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命名为模范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校坚定不移地抓好德育工作。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  相似文献   

8.
我们学校地处贫困山区,80年代以来,没一个教师是“山外的”。条件的制约,师资的匮乏,使我校一度成了全镇教学成绩最落后的学校。但1991年以来,我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每个教师订了一册《河南教育》,是《河南教育》为我校各项工作起到了导航和促进作用,使...  相似文献   

9.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影响自然也就最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家长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育人的成效,对学校教育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家庭教育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功效,迫切需要提高家长素质。为此,近年来,我校着力在“家长学校”《、家教指南》和“校园论坛”BBS三大版块上做好文章,做实、做强、做大家教这块蛋糕“,三管齐下”共同提高家长素质,以此反辅和促进学校教育,家校紧密配合,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着学生的健康成长。1.开办“家长学校”,做好理论指导。家庭教育如果离开了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研究”是我校的科研课题。课题研究使我校在探索家庭教育的道路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是一项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的大好事, 也标志着我校家庭教育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改革是我国教育格局的大调整,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发展。在“双减”改革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双减”改革亟须改变当前家庭教育学校化、甚至成为学校教育附庸的局面,迫切呼唤家庭教育的回归和重构。  相似文献   

12.
邹美丽  高军 《中国德育》2004,(10):50-51
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增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单靠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我校针对日常工作中忽视家庭教育、忽略社会教育的弊端,为了达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实验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秋季,我校开展课改以来,我们根据本校的周边环境是地处城乡结合部,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积极创建出“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科研为载体,以个性化教学为目标,努力打造以“三位一体”为特色的品牌学校。“三位一体”教育,是一种富有生气、机动灵活的办学机制,它的特点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一体化办学体制,学校、家庭、社会趋向同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我校于1999年被评为市“绿色学校”,2001年被评为省“绿色学校”,2002年又被评定为盐城市“园林式学校”、“环境教育特色学校”。虽然我们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我们深知学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那么如何将先进的环境意识、环保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15.
我校自2002年开始,邓伟东校长结合我校为村小,学生多为工厂打工子弟。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生存条件极差,学生成绩差、自信心严重不足等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在我校开展“信心”特色教育。我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结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了“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教育。现将我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以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6.
开展“认亲”活动是进行传美教育的有效形式天津市红桥区一号路小学周瑞安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德育资源,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体化,是开展传美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这一认识,我校选择了新村街老年公寓为传美教育基地,重点开展了“尊老敬老”的传美教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7.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同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这两项举措必将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双减”改革从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入手,要求发挥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必将重构基础教育新格局,构建基础教育新生态。其中,调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系、明确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是“双减”改革的必然要求。《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优化“双减”改革环境,政府、学校、社会共同支持家庭教育,帮助父母及其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8.
嫩江县第四小学是嫩江县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学校曾被评为黑河市的“双全学校”和黑河市“文明单位标兵”。近年来,我校一直把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当作各类实验研究课题的核心之一,以发展的眼光勾画我校教育教学的蓝图,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探索方面取得了点滴成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一、实施“育心”工程,全面实践,总结经验 在实施“育心”工程过程中,学校从党支部、校委会到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亲身实践,做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校连续被评为省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特别是德育工作成绩喜人,先后被授予市“政治思想先进集体”、省“学雷锋先进学校”称号。这些成绩,是师生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班主任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我们在实践中着重抓了四个“优”字。 一、班主任的聘任要优选。班主  相似文献   

20.
<正> 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家庭教育水平,使每个家庭都能配合学校,社会肩负起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太原市北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去年举办了两个每期二个月、每班二百余人的“家庭教育习班”。“讲习班”开办以来深受家长们的欢迎,收到了显著效果:第一,“讲习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阐明了家庭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唤醒每个家长都来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第二,“讲习班”为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开辟了新的途径,促使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形成一个有力的教育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