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互文性理论,揭示了绝对单一的语篇概念是不存在的。语篇总是超出原来的框架限制,彼此渗透着某种关联。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融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篇章的互文性进行了分析,试图通过分析推导出互文材料在当前文本中形成新意义的过程以及认知机制,以期找出处于互文性网络关系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任凤梅 《天中学刊》2010,25(4):84-86
互文性是法律语篇的最显著特征。正是由于互文手段的应用,法律语篇才具有了不同于其他语篇的严谨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等特征。对法律语篇中互文手段的正确识别和阐释是准确解读法律语篇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法律语篇的互文性,为日益多元化的法律活动与法律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互文性角度对连贯现象进行重新审视,一方面,展示出了互文性与连贯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更揭示了语篇连贯的实质,即语篇的连贯是与当前语篇相关的主客体在语篇交际中的认知整合性连贯,是超出单个语篇范围、诸因素间的理据性关系。连贯的互文分析法,能给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张婧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1):125-128,140
演说辞作为一种鼓动性的语言是西方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互文性与隐喻在演说辞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从一个新角度,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认知模式的隐喻出现在互文性话语中的语篇功能。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演说辞中的互文性所体现隐喻的语篇功能包括隐喻的衔接、连贯功能,隐喻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游说功能,这些功能语篇价值体现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不同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仿拟是互文性的一种表现,本文以传媒话语为对象分析了仿拟在传媒话语中的成因及应用,通过对仿拟的分析来解读、认知互文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体裁互文性指的是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语域或风格特征的混合交融。语篇的体裁互文性要求发话人通常需要在同一语篇中经常变换主体位置以帮助其实现交际目的。文章以婴儿用品广告语篇为例,探讨了体裁互文性以及主体位置转换在广告语篇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红 《考试周刊》2014,(29):9-10
警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用途英语,在其语篇分析中嵌入互文性理论的指导,从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进行警务英语语篇解读。本文从体裁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及媒体互文性三个层面展开对传统警务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是所有语篇的特征,招聘广告作为一种寄生语篇,也是互文性的产物。文章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了招聘广告中三种互文性的表现形式(细节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以及它们的功能,揭示了互文性理论对招聘广告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博广告作为现代社会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新型传播平台,给广大用户带来了新的体验.文章试图从语篇学角度来分析微博广告的互文性,旨在探析微博广告语篇中互文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互文性的社会语用功能,以便帮助读者更好的分析、理解微博广告语篇.  相似文献   

10.
广告翻译作为实用的文体,在译入的时候除了要对于译入语的受众要做到语用顺应外,还应该从互文性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二者的结合将为广告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文章探讨互文性和顺应论的关系,指出顺应论的基础就是广告的互文性形成的过程,并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了广告语篇中的互文现象,以加深对广告语篇中顺应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文性理论,从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两方面对大学英语阅读语篇中的互文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启发:注重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加强教学的媒体互文性。  相似文献   

12.
"互文性"是近年常见于各类研究文献的一个新词。但其泛化使用却不无问题。其实,这个概念从名称到内涵都还有待认真讨论。本文将要说明:"互文性"是"语篇间性"(文本间性),与互文根本无关。互文问题和语篇间性(文本间性)问题分属两套学问;但是二者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是新闻评论的重要文体特征。互文性可分为语篇互文和语体互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互文性角度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互文的使用具有引入论据论点、突出评论者立场、连贯语篇、丰富语言风格、扩充文本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秀丽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8):34-35,76
互文性理论建构了一种开放的体系,打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观,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根据互文性理论。从互文性的两个基本层面入手,以教材《走出牛津》的语篇为例,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句法分析及语言讲解,而语篇教学模式是从宏观入手,抓住主要信息,然后再深入到微观的语言表达形式.互文性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它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该研究通过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存问题的分析, 以美国黑人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为例,将互文性引入教学领域,探讨了语篇分析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从互文性视角分析了外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互文性来自巴赫金(Bakhtin)的对话理论,最早由Kristeva提出。批评话语分析吸收了巴赫金的互文性理论,认为互文性分析是联结语篇与社会语境的桥梁,是研究语言与意识形态如何互动的有效分析模式。运用Norm an Fairc lough的三维度分析模式来考察经典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可以发现其不仅运用了两种互文性手段,即显著互文性和构成互文性,而且此童话是一部具有叛逆精神的语篇。  相似文献   

17.
“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其它语篇的吸收和改造。“模因”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模因的复制、模仿和传播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播、继承和发展。文章探讨了互文性和模因的关系,指出模因的传播就是互文性形成的过程,并从模因的角度分析了广告语篇中的互文现象,以加深对广告语篇中模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语篇的意图性是Beaugrande & Dressler的7个语篇性标准之一(另外六个标准是衔接性、连贯性、信息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互文性)。语篇意图性的体现过程就是意义的建立和理解过程,所以意图性与另外六个语篇性标准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另外六个语篇性标准都是为“意图性”服务的,意图性是主,其他六个标准是仆。  相似文献   

19.
仿拟是互文性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和实现手段。仿拟式手机短信主要是通过仿拟已有的语篇结构达到各种修辞效果,其互文性结构大致分为成分性互文、语篇性互文、体裁性互文三类。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是语篇的根本属性之一,但不同语体类型的语篇由于交际意图的差异,在与其他文本发生互文关系时会有不同特点。论文以新闻语篇和广告语篇为例,探讨两种语体类型的语篇在互文实现模式上的差异,归结其语篇结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