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消订货量统计:图书订货会的是是非非 关于图书订货会的话题,业界一直有诸多的讨论,其中最大的一个疑问是,图书订货会的订货功能似乎越来越弱,那么这样的图书订货会还是订货会吗?但与图书订货会的规模越来越大相比,这似乎成了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4年5月7日至10日,全国教育图书展销会在广州召开.由于原定于在桂林召开的师大社图书订货会因故取消,师大社加盟此次教育图书订货会,国内文教图书两大主体:教育社、师大社强强联合,使今年教育图书订货会规模大大超过往年,参展出版社由往年的30多家增至今年的64家,订货单位达到320家,订货码洋更是高达5亿码洋.  相似文献   

3.
图书订货会,顾名思义是以订货为目的,但随着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订货会的展示、交流功能不断增强.在这次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各类出版社都挖空心思向与会者充分展示自己的形象,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帷幕落下,订货码洋又创新高,人们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没有完结。关于北京订货会,我们有太多的想法,也就有了一些假设。 假设之一:北京订货会是否该成为专业性订货会? 谈到订货会的订货功能问题,业内人士多数认为已降到最低限度,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制约着订货码洋的最终实现。而其他功能却成为了主要成分,如业内人士的聚会和交流、新书的展示及编辑对图书市场的调查研究、出版社的形象、品牌的广告式宣传等等。订货功能的衰退,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的因素可能还是展场过…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大学版协发行工作委员会承办的大学版图书订货会从1989年至今已举办了18届.大学出版社作为一支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出版队伍,其订货会越来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出版业改革的深化,处在出版改革前沿的发行领域的变革更是一马当先,大学版图书订货会正是顺应了出版领域改革发展的需要,从最初的以营销活动为主体,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图书展示、看样订货、工作研究、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信息沟通等综合功能的大型专业图书订货会.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像集贸市场”,也有人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订货功能越来越弱”,还有人说“这样的订货会不办也罢”!然而,出版单位对北京图书订货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订货会的投入越来越大,展位装潢也愈加考究,代表订货会的主要指标——订货码洋一再创记录……这就是: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华书店订货会成交3.4亿元 最近结束的’95全国新华书店图书订货总额为34226万元,比1992年首届全国新华书店图书订货会上升88.2%,扣除图书涨价因素,订货额仍有较大提高。与92年不同,本次订货会上,北京、上海、首都、天津、重庆五家发行所订货总额为9259.2万元,占订货会总订货额的27.1%,较1992年的54.2%下降一半。由此表明,发行所控制市场的能力已大大削弱。 (陈斌)  相似文献   

8.
到北京参加图书订货会 ,和以往参加全国书市和其他图书订货会一样 ,最关心的是订货码洋。围绕这个指标 ,每次会内会外都要开展许多公关工作 ,会晤老客户老朋友 ,结识新客户新朋友。北京图书订货会 ,从中央党校到丰台 ,从去年的北京农业展览馆到今年的国际展览中心 ,越来越接近国际书展水平。200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场馆规格大为提高 ,展场更加集中 ,一切都比较有序 ;订货会的功能有所增加 ,除订货外 ,还安排了若干新书发布会、营销研讨会、读者座谈会 ,令人耳目一新 ;宣传方式也有变化 ,许多中央一级的出版社展台布置颇费心机 ,很有宣传气…  相似文献   

9.
动态     
《全国新书目》2010,(3):6-7
第23届北京图书订货会订货码洋28.5亿 元1月9日至11日,第23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京举办。本次订货会实现订货码洋285亿元,比上届增加34亿元。与往届相比,本届图书订货会呈现出转企后出版社参展规模加大、民营参展踊跃、信息交流功能增强、数字出版高速发展初露端倪等特点。本届订货会还创造了民营机构参展数量最多的纪录,达到96家。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全国教育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于5月下旬在南京举行。31家出版社提供了8629种图书。总订货码洋为3527.2万元,比1997年订货会的1956万元增长80%。订货码洋超过100万元的出版社有9家,这9家的订货码洋之和为2501.2万元,占订货会的总订货码洋的70.91%。这次订货会的最畅销品种中的前14种,分别出自这9家出版社。前14种最畅销品种的码洋之和为1264.5万元,占订货会的总订货码洋的35.85%。在这9家出版社中,各社列入  相似文献   

11.
’99北京图书订货会以15.05亿的订货战绩,在农展馆降下了帷幕。新闻传媒形容这次订货会为世纪末的最后冲刺,中国书业在通向希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 1999年图书选题的景象、图书市场发展的新的趋向、走势和卖点,在订货会上逐渐显露出来。经济类图书的订货额明显上升,科技类著作呈增加趋势,工具书、生活实用书和思想修养、纪实文学、电脑类图书都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第18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于11月6日在古城西安落下帷幕。本届大学出版社订货会历时三天,共有122家单位参展,500多家书店代表、200余家图书馆近400名采购人员、30余家高校图书代办站负责人与会。会上参加展示、交流与订货的图书有3万多种。其中,新书15670种,重版图书16421种;教材15376种,专著4894种,一般图书10978种;电子出版物1021种。本届订货会注重塑造展示品牌,重视交流与沟通,着力打造高效务实的营销平台,获得了圆满成功。如今图书订货会的订货功能已经明显弱化,图书营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出版社与各大图书馆、高校…  相似文献   

13.
图书订货会是什么?随着营销意识的全面提升,订货会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花样百出的各式广告、各种抽奖活动、“星光灿烂”的签名售书、各种联谊会、研讨会、首发式等等,让人应接不暇。订货会早已不仅仅是“订货”会了,但订货无疑是主要目标之一,甚至可以说,订货会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文艺图书集团’98订货会,不久前在昆明落下帷幕。有70家出版社、187家书店共663人参加了订货会,订货码洋约8000万元。 参加本次订货会的出版社和销货店尽管比历届有所增多,但是订货码洋却比去年1.2亿元减少了4000万元。其中订货码洋超过100万元的出版社只有14家,  相似文献   

15.
徐蕾 《出版经济》2004,(6):11-11
本刊讯 2004年5月7日至10日,全国教育图书展销会在广州召开。由于原定于在桂林召开的师大社图书订货会因故取消,师大社加盟此次教育图书订货会,国内文教图书两大主体:教育社、师大社强强联合,使今年教育图书订货会规模大大超过往年,参展出版社由往年的30多家增至今年的64家,订货单位达到320家,订货码洋更是高达5亿码洋。本次订货会最显明的特点是国内教育图书出版两大方面军37家教育社与11家师大社实行强强联合,再加上北大、清华、南大、上海交大等15家高校与专业出版社的参与,使这个教育图书订货会达到空前规模,体现了新形势下合作共进的发…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经走过十九个年头了.这个为弥补图书生产和经营链条脱节应运而生的订货会走过了自发阶段、拓展阶段和演变阶段,完成了从看样订货到综合营销活动的演变.然而,面临中国图书市场的新变化和出版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北京订货会应该怎样办出自己特色,怎样发展,已经成为业内广大同人共同思考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北京图书订货会已有24年的历史。24年来,北京图书订货会伴随着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步伐一路走来,由初始单纯的图书看样订货,发展成集品牌展示、新书订货、版权交易、业务研讨、信息交流与倡导阅读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盛会,由单一的行业服务发展到现在面向社会的重大文化活动,已成为中国书业的三大盛会之一,成为调节和稳定出版物市场、展示我国最新出版成果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出版发行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1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之际,  相似文献   

18.
活动会议     
《出版参考》2015,(1):45-46
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圆满落幕参观人数8.8万人次本刊讯1月10日,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圆满落幕。订货会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届订货会现场馆配采购码洋1.85亿元,参观人数8.8万人次。本届订货会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全面展示了出版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订货会上,名人佳作、适合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26至28日,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郑州举办. 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已有28年的历史,原称作"全国书市",以图书订货为主.但由于其介乎以订购新书为主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及以版权交易为主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之间,且由于图书订购及交易方式的根本变化,其订货功能大不如前,只剩展示出版成果的功能了.  相似文献   

20.
伴随新世纪的来临,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再次取得成功。200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参展摊位达930个之多,创历史最高水平,取得新世纪的开门红,一时令业内人士欢欣鼓舞。新世纪之初的图书订货会确实“面貌一新”,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有些特点值得人们思索,笔者试作如下分析: 订货功能有所减弱 图书订货会,主要功能自然是订货。作为图书发行领域的发行方式和手段之一,订货会产生于80年代末,那时“期货”已随着图书市场的发展渐渐陷入困境,远远滞后于书店和读者的需求;出版社自办发行起步时间不长,人力物力有限,和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