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欧洲人曾需要一些只有东方才有的香料。早年的十字军战士把烹调用和药用的外国香草带回国内。那时的香料得之不易,而且价格昂贵,因此餐桌上的香料便成了社会地位高低的一种标志。那些香料不仅会使肉味鲜美,而且还用来驱除腐肉的臭味。当时,因为土地贫瘠,人们不能种植确保牲畜过冬的足够的饲草,他们只好在秋天把牲畜杀掉,这就需要用香料来保存肉类。香料还用来制造香水。香水在人们一年只洗一次澡的国家里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对香料的大量需求以及中间商从中渔利,  相似文献   

2.
香水史话     
自远古以来,虽然人们一直使用香料,但是香水这个词最早开始出现在法国,而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代亚述人不仅把芳香油及油膏涂在身上和头发上,而且还涂在衣服和头饰上。波斯人甚至留着胡子来涂上香料。这种做法盛行于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廷。古罗马甚至出现一所教授制作油膏技术的香料制造学院。香料在中世纪仍很盛行,它是那么富有吸引力,以致每当举行庆祝活动时,连骡子身上都使用香料和油膏。17世纪初期,第一家香水厂出现在佛罗伦萨。该  相似文献   

3.
大约从公元1500年到1800年这300年间,也就是从达·伽玛到马嘎尔尼这段时间,世界历史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就欧洲面言,它找到了通往亚洲的海上道路,用无数的白银换取了亚洲的茶叶、丝绸、香料等无数珍贵物品。西、葡、荷、英等国为了争夺对亚洲的贸易发生了激烈的竞争。尽管太阳王路易十四和他精力充沛的大臣考尔伯也希望以王家东印度公司与荷兰人和不列颠人一争上下,但是东印度公司的首次远东航行就遭到了灭顶之灾,故而在整个18世纪法国在远东的贸易中都是外于边缘状态的。1515年路德的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的势力曾…  相似文献   

4.
韩国人与美国香料火腿在韩国,什么礼物会使受礼者高兴,并露出那种韩国式的微笑呢?告诉你,请送给他们香料火腿。在一个国家里,如果大多数食品店都在出售罐头食品而不是酱油之类的东西,那么香料火腿就决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美国进口货,而且是生活方式最时尚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很发达的日本,女性做"家庭主妇"的还是很多。日本在平均寿命、教育、收入等指数上都位列世界前茅,但是女性的社会就业率和参与程度却被认为是在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在历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交替作用下,日本的"家庭主妇",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个职业种类,社会普遍认为家庭  相似文献   

6.
人力车发明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茵  姚平 《寻根》2001,(4):93-99
人力车在许多西方人的眼里,和斗笠、舢板、梯田等一样属于东方的特有物品,但事实上早在17、18世纪,巴黎街头就出现过一种被称为“vinaigrette”——“香料盒”的人拉的二轮“马车”。法国画家兼雕刻家Claude Gillot(1673年-1722年)的画里,曾经描绘过两辆“香料盒”的相遇:在他的画中,一辆“香料盒”在街道的拐角,遇上迎面而来的另一辆,两个车夫面对面,拉着豪华车的做着手势,让另一辆车让路。  相似文献   

7.
正一边是古堡一边是海水从博物馆出来后,在路人的指引下,看到了保存完好的伊丽莎白屋(Elizabeth House)和都铎屋(Tudor House),它们都建于15、16世纪,是普利茅斯最古老的房子。都铎屋的牌子的最顶端上面还书写"Liberty"(自由),下面注明建于1599年。这些建筑并不刻意圈起来仅供参观,而是被正常使用着,大多变成了商铺,成了手工艺商店、餐馆等,附近有一个牌子写着"喜马拉雅香料:尼泊尔和印度美食",古老的英国历史和异国饮食在这里奇怪地融合着,倒也没有太多的违和感,纵深历史的推进和横向文化的交流就这样自然地体现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在远道而来的游客面前。小巷向上向下延伸,光滑而不平整的鹅卵石小道两旁是整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吃的许多食品本身并无独特的味道,但加入一些合适的作料后,它们便有了新的滋味。这样,我们的食谱就大大地扩大了。家常的食品常常在厨房里加一些作料。很多罐头、冷冻食品和饮料也都含有一些在工厂里加好的香料。如果你吃南瓜馅不加姜或吃火鸡不用鼠尾草的叶子调味,你就会意识到香料对食物的味道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香料的种类  相似文献   

9.
当听到下面的一段话时,无论是谁都会怀疑自己的耳朵。这就是“昆虫使得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从而完成在世界各地传播宗教思想的使命。在英国,从结果来看,昆虫帮助了与社会主义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无产阶级兴起。”这是英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克劳兹里·汤普森所著《影响人类历史的昆虫》,一书的序言里的话。我们一般都认为操纵历史的是拿破仑、希特勒、罗马教皇和列宁等人。可是真正左右历史的说不定是我们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密歇尔·伏柯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说过:“在人的思考之中,重要的不是想过的东西,而是还没有想到过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左右人类历史的与其说是人们已经想到过的东西,倒不如说是人们还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疾病。尽管疾  相似文献   

10.
也门东南部的马希拉和恰达拉毛省,包括塞科特拉岛在内,自古以来盛产乳香、没药、龙涎香、卡泽香和麝香,因此被称为“香料国”.古代的哈达拉毛国王被誉为“香料国国王”.乳香,阿拉伯语叫“鲁板”,是一种生长在潮热的大山坡上带刺的小树,高不过两米,叶子尖而长,叶质薄软.花朵较小,清香沁人,由白色渐变为粉红色.树干呈乳白色如碗口粗.根部宛如大胎盘,紧紧  相似文献   

11.
吴庆 《寻根》2014,(4):128-129
<正>郡望之概念,尚无统一说法,《辞源》《辞海》《中国历史大词典》解释各异。胡阿祥先生认为,郡望是家族地域观念的表现,即显贵的家族世代聚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形式上一般以郡名表示,有时也写作姓望、族望、地望等;这种显贵的家族被称为郡姓,郡望具有顽固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2.
“我希望能创造奇迹。”他在年轻的时候曾写出这样的心愿。在整个一生中,这个无与伦比的人在艺术、科技、认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秘密方面都创造出了奇迹,到晚年时,他仍痛惜道,他一生的时光都给“虚度”掉了。历史笑了。“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如此多才多艺的天才。”法国历史学家泰恩写道,“从没有出现过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如此渴望永存不朽,在他在世的一百年中以及以后的几百年中被人广泛传诵的天才。”人们从不认为这样的赞扬言过其实,相反认为这样的赞扬还嫌不够,但又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赞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伦纳德·达·芬奇是一…  相似文献   

13.
王灿 《中华文化论坛》2009,2(2):102-108
孟子和汤因比的历史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孟子的“忧患”说近于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说;都强调少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都具有思辨和神秘色彩;都希望建立“世界政府”;都在某种意义上认为历史会“重演”;都强调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二者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另外,对孟子的历史思想也应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4.
在先秦时期,《诗经》很少被称作《诗经》,当然,我们在《礼记.经解》、《庄子.天运》等中发现渐渐有了变化;当时称作《诗》,或《诗三百》。除过六首笙诗,共三百零五首。这三百多首诗的编辑整理,还是一个难以索解的问题,但大体上人们认为和鲁国的乐师有些关系。作为后来儒家的主要经典文献,《诗经》往往被认为是孔子删削整理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出的说法,认为诗原有三千,经过孔子的筛汰,留下了十分之一,人们称作“删诗说”。平心而论,司马迁的说法夸张了一些,通过对《国语》、《左传》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  相似文献   

15.
错金博山炉     
博山炉是一种熏炉,是古代豪门贵族用于焚烧香料的香炉,用时将香料放在炉内点燃,香烟通过盖上的小孔袅袅上升。炉盖雕偻成峰峦叠峰的山形,上有珍禽异兽等形象,以象征汉代人仙山崇拜中的仙山--博山,故称博山炉。(西京杂记)载:"长安巧工丁援者......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错金博山炉,西汉青铜熏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通高26厘米。因采用了错金装饰工艺而得名。汉代的艺术大师以惊人的手笔,巧夺神工,集雕塑、铸造、绘画、金属细工之大成,将自然界所具有的各种美的形式要素加以重…  相似文献   

16.
孙发成 《寻根》2010,(3):137-141
梳篦,即梳子和篦箕的合称,古称"栉"。梳子齿疏,用以梳理须发;篦箕齿密,用以篦除发垢及蚤、虱等寄生虫。常州梳篦历史悠久,工艺精良,造型优美,属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范畴,是名副其实的"乡土奇葩"。一般认为,常州梳篦始自晋代,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藏彝走廊东缘安宁河上游多续族群的田野调查,通过对文化认同的核心要素藏历年、藏文、藏语、宗教信仰等的考察分析,认为多续族群的藏族文化认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来自北京、重庆、湖北、四川的专家,于2016年11月4至5日聚集在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的美丽达州,共同研讨巴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与会专家认为,罗家坝和城坝遗址发掘确证达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巴文明起源中心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巴文化是从古至今的始源于巴人巴国、植根于巴地、由巴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厚重灿烂的地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唐卫 《寻根》2014,(4):35-39
<正>18世纪法国流行洛可可美学,有种说法认为这是全面学习中国风格后的产物。然而,通过对瓷器在西方传播历史的考察和对于文史专家、翻译家杨宪益文章的考证,集中于中国青瓷为例及对西洋名称Celadon词源的考证,得知中国文化对法国洛可可美学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0.
如果按照历史的年头来计算,中国现当代舞蹈的历史,比起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将近一百年来的舞坛风云,舞坛上巨大的变化,却足以让人产生沧桑巨变的感受。在短暂的时间里酝酿并爆发这样的变化,这在整个中国舞蹈历史上是无可比拟的。当代中国舞蹈的历史,一般被认为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一直处于封建锁国状态的古老的国家,似乎在一夜之间打开了国门。许多外国的艺术形式,如电影、话剧、木刻版画、雕塑等,被知识分子引入了中国国民的生活。西方交际舞和学校体育舞蹈出现在中国的“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