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德国人卡尔威特的一个孩子,在不满14岁时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他教育孩子的经验是:1.不浪费孩子的智力。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就教他正确的语言,而不要把小猫说成“喵呜”。  相似文献   

2.
<正>有这样几只"丑小鸭":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一个孩子上小学时总是倒数第一.一个孩子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整天只管打猎."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而这几只"丑小鸭"竟然都成了这样几只"白天鹅":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伟大的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认为,孩子认字要趁早,甚至恨不得在孩子咿呀学话时便开始看图识字。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儿童大脑里的汉字识别机制到7岁时才初步成熟,因此教孩子识字未必越早越好。看到一个汉字和一幅线条图画时,我们几乎不需要时间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我们语言中的文字,哪个只是一幅画。  相似文献   

4.
法国“神童”威特不满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有人问他的父亲:“怎样使孩子这么聪明?”他总结出八条经验。 1.不浪费孩子的智力。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就要教他正规语言。比如,不要把汽车说成“嘟嘟”。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2012,(26):25
少儿英语教学研究专家、香港大学教授大卫·诺南,最近在剑桥大学举办的少儿英语教学国际论坛上提出,7岁才是英语非母语国家的儿童开始学英语的合适年龄。少儿语言学习三阶段少儿阶段是指3岁到15岁。少儿语言学习的第一阶段是从3岁到7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在母语学习中,开始学习语法,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世界,并且开始有逻辑思考的能力。第二阶段,从7岁到11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分离开,进行逻辑思  相似文献   

6.
孙建勇 《课外阅读》2012,(11):50-51
有两个孩子天资聪慧,分别被时人视为"神童"。第一个孩子,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六种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14岁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德国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相似文献   

7.
故事的魔力,在于它新奇、生动、形象,顺应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强烈的好奇心,因而乐于接受。研究表明:给3岁内的孩子讲故事具有刺激视听感官,促进脑发育以及增强语言感知力的作用;给3~6岁的儿童讲故事,除可增进语言发展,加速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效果外,尚有益于孩子观察力、想象力、有意记忆等智能发展;入学以后,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词汇,增强语言表达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思维、判断力和创造力,特别有益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此外,讲故事时的美好语言和故事本身的  相似文献   

8.
一八一四年,德国的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孩子被授予哲学博士的学位。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聪明?他的父亲卡尔·威特总结了八条经验: 一、不浪费幼儿智力。当幼儿咿呀学语时,就要教他正规语言,不要把小猫说成“妙呜。”二、从小培养思维能力。吃西瓜,父亲问小威特,两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四个人吃每人吃多少。  相似文献   

9.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3岁直觉思维,5岁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而8到12岁则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孩子2到7岁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前运算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但他们的语言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  相似文献   

10.
我的女儿张茗,今年不满16岁,年初,她的诗文集《阳光女孩》出版。一时间,张茗成了一个不小的新闻人物。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向我探询:是什么样的教育使得张茗这样淡泊、从容,健康成长?作为母亲.你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孩子.妈妈是你永远的读者记得孩子7岁时,上寄宿制学校,当时,学校要求不让带玩具,我就给她带了一面小镜子。那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离开妈妈,镜子就成了她寂寞时的伙伴,为  相似文献   

11.
钱国宏 《课外阅读》2011,(18):36-37
到过欧洲几个国家,一直觉得德国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立事"早。团里的翻译普雷斯有两个孩子,女孩叫布力吉特,9岁;男孩叫丹尼尔,7岁。我们到普雷斯家中做客时,看见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于田华 《中国教师》2010,(Z1):318-318
<正>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大卫有两个小孩,一个5岁,一个7岁。有一天,他正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割草。他正教孩子如何在尽头把割草机掉头时,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大卫回头发现发生的事之后,他开始失控了。  相似文献   

13.
开始说反话     
正喜欢说反话往往跟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关,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孩子说反话时,父母用什么语言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回应时的状态很重要。明明是饿了,却说不要吃;喜欢的玩具,偏说不喜欢……孩子在两三岁时进入第一个叛逆期,开始爱说反话。  相似文献   

14.
语言发展既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需要,又是智能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标志.儿童心理学家认为,1~5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其中口语发展是在2~5岁,书面语言为4~5岁.在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词汇量快速增长,句子的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口齿也越来越清晰.据调查,一岁半孩子的词汇量为70个,两岁为270个,到三岁为950个,四岁为1730个,这些数字说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词汇增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同时,科学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脑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其主管语言活动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仅具备学习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等方面还具有明显的优势.尽管与年龄大的儿童或成人相比,幼儿在学习的目的性、坚持性、理解力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在语言学习上具有良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正吴敏兰:从小随外交官父亲游走10多个国家,学习7种语言。毕业于哈佛教育学专业,致力于阅读推广和开办双语幼儿园,希望通过阅读建立起孩子的英语力与世界观。在她短暂停留北京的时间里,我们特意约访她,听她讲起自己对语言学习的体会以及通过阅读陪伴孩子点滴成长的故事。开口说话,是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听妈妈讲,我在新西兰出生,一岁多正要开始讲话时随父母回到台湾。所以一直到两岁多的时候,我都还不怎么开口讲话。"吴敏兰深有感触地说,提及自己语言的掌握过程,她再次强调:孩子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家庭是儿童获得和发展言语能力的第一学校,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语言教师。我们怎样做孩子称职的语言教师呢?关键在于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言语环境。家庭言语环境包括大人之间怎样说话和大人怎样对孩子说话两个方面,孩子越是年幼,后者越为重要。我这里就大人怎样对孩子说话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要用规范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大多数孩子一岁后开始说话,他们开始说话时往往首先学会发一个词中的重音字。如毛巾,他先学会  相似文献   

17.
和1岁时相比较,2岁孩子的能力强多了。他已能稳当地走路、爬上爬下,也比较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在情绪方面,他似乎比较平静、稳定,而且经常是快乐的,喜欢别人的。这时,父母只要把握住时机,抱他,他会乖乖地扑入你的怀抱,或者听你说话,或者和你交谈,交流感情。但是,2岁孩子的能力依然很低。例如,他想挺直站立,却跌倒了;他想抓住东西,东西却从他手中滑落;他也缺少表达强烈情感和需要的语言等等。那么,要让2岁宝宝生活得愉快,父母要掌握哪些教育技巧呢?  相似文献   

18.
<正>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作为它的特殊性,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有效的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展露语言优点,以境激情1957年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大部分孩子在7、8岁时就可以流利的自如运用他们的母语。英语是我们习得的第二种语言,小学生需要通过模仿来获得正确的发音。他们的大脑思维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孩子可能听不懂每一个单词,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位学者提出人有六种才能会在儿童时期显露出来,如能及时得到鼓励和引导,这些孩子就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物。这六种才能中,首要的是语言能力,或者说是让孩子能说会道。那怎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呢?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必须遵循其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其知识水平和生活环境,进行科学而系统有效的教学。切不可盲目施教,拔苗助长,不然的话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进行。一、早期教育,让孩子想说古人提出“:教儿婴孩,子教始稚。”研究表明,1岁前的婴儿虽然不可能进行语言交流,但它却是语言发展的前语言期。虽然前语言期的婴儿没有语言产生,但他们发展了语言产生所必需的各种能力,为在该期末(婴儿1岁左右)语言的产生做好充分准备,故前语言期也被称为语言发展的准备期。1岁前的婴儿为语言的产生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语言的感知方面,婴儿很早就表现出对人类语音的敏感和兴趣,有许多研究指出,出生三天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发声方面,婴儿在第一年里发292006年5月号声的进步相当明显;语言理解方面,婴儿对语言理解的发展相对较晚,七八个月的婴儿开始表现对成人语言中的某些话语的理解,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家长...  相似文献   

20.
春雨 《教师博览》2011,(6):43-43
到过欧洲几个国家,一直觉得德国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立事"早。团里的翻译普雷斯有两个孩子:女孩叫布力吉特,9岁;男孩叫丹尼尔,7岁。我们到普雷斯家中做客时,两个孩子正在家中浇花、洗碗。跟我们打过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