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淘金记》《困兽记》与《还乡记》通称"三记",是沙汀个人创作历程中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收获。既有的"三记"研究,侧重于人物形象刻画、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等方面。其实,沙汀这"三记",在客观上呈现出了1940年代川西北农村地区的家庭伦理关系。通过对父子伦理、婆媳伦理、兄弟伦理、夫妻伦理的分析,文章认为,沙汀在"三记"中既有对旧时代影响下不合理的父子伦理、夫妻伦理的批判,也有对新时代的婚姻伦理、朋友伦理的肯定,还有对旧时代背景下婆媳伦理的深沉思考。沙汀对家庭伦理的强调,真实地反映了1940年代中人性的复杂,真切地体现了他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汉调二黄《五女拜寿》是一部劝孝诫逆的家庭伦理剧。以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为参照,可以发现该剧折射出传统家庭在亲子伦理关系、夫妻伦理关系方面存在的部分疾症。梳理并揭示出这些疾症,对促成传统戏曲《五女拜寿》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意义再生,对探索传统家庭伦理完成现代转型的路径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桂梅,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著有《家庭文化概论》、《乐在天伦——家庭道德新探》、《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等。独立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和省级课题,曾被湖南省教育工会授予“芙蓉百岗明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描写了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弘扬了传统家庭伦理美德:如父慈子孝,长惠幼顺,圣洁无私的爱情等,抨击了封建伦理道德上的专制主义及其表现——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揭露了它们导致的危害,寄托了自己的家庭伦理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作家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引发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性别人群的阅读、传播和言说兴趣,其热销和持续发酵,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精神症候。首先,《娘》个人性与普世性相融汇的特质,使得它成了不同读者观照历史、政治以及自身家庭伦理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照亮与作家有着不同生存经历的读者走近历史、探究真相的一盏灯;其次,《娘》提出了如何爱、如何孝顺,以及如何重建家庭伦理的社会问题;此外,《娘》反映了"我"接受现代意识的规训这一深层原因,"我"努力寻求他者认同、终于失效以至返回娘代表的传统意识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共同境遇。故而,《娘》成为一种文学现象,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6.
现代家庭伦理与传统亲子、夫妻伦理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是否应当以及如何继承、发扬传统的家庭美德,这是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建设所必须回答和解决的一大课题。本文以现代家庭伦理成因的“源原之辨”立论,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伦理,应立足于家庭关系变革的现实(“原”),扬弃历史地形成的家庭伦理传统(“源”),根据“原”的要求对传统家庭伦理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从而实现“原”“源”的现代整合。并就“代际”关系危机和婚姻关系情、理失调的现状,具体阐释了传统亲子伦理和传统夫妻伦理在建设现代家庭伦理中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晓春 《家教世界》2013,(4):241-243
根据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庭伦理电视剧《双面胶》作为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典型,近两年来备受争议和关注,其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性格刻画与电视剧的出入之处也引发了关于家庭伦理电视剧改编的思考,《双面胶》以其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极端的表达方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最具争议的几部家庭伦理剧之一,它所呈现出的中国式家庭伦理与生活化的情节叙事也成为了比较的重心。评论的热点在于六六原著小说中的残酷性与电视剧改编后呈现的不同于小说的"缓和"局面。小说与电视剧各有各得叙事方式、叙事语言,两者的互动,使的文字与影像相互补充,使得受众扩大了感知范围,开阔了接受的视线。电视剧的繁荣景象也带动了小说新理念的催生,因而两者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共生互赢。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宋代封赠制度往往被视为孝道原则的一种实践,但在那个时代所承载的意义,实际上已远远超出"光宗耀祖"的范畴,体现着宋代立法者从理顺个体家庭内部关系入手,重建社会基本道德伦理秩序的制度性思考和尝试。宋代封赠制度诸多原则的变化与确定,都源于宋儒对制度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家庭伦理规范的认识的深化,源于"新儒学"对于家庭伦理的更深层次的思辨。借助制度的运行,这种理论上的思考被推广到社会实践中,用于构建宋儒理想化的家庭秩序。因此,通过对宋代封赠制度中体现的家庭伦理的考察,庶几得以从制度史研究的角度,展现"新儒学"对于"宋型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孝"思想在《论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重要表现和基础。学习、理解和灵活运用《论语》中关于"孝"思想的论述,对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继而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论语》中"孝"思想所反映的家庭伦理内涵入手,探究传统的"孝道"与当代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契合点,为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两创"提供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的研究应从价值始点入手.回溯道德生活和人的德性的历史和现实的源头,家庭遵循人伦的"情"与价值的"义",是伦理的实体,德性以伦理为前提,是伦理的人格体现,伦理以爱为根本规定,因此,家庭即是德性的最初诞生地.家庭作为伦理与道德的历史价值始点在东西方伦理道德体系中得到典型体现,道德教育以家庭为历史价值始点成为应有之义.在社会转型期间,市场和法制这一新的时代主题与一切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家庭伦理产生了冲突与矛盾,家庭伦理的合理性遭受质疑,但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并不能解构家庭的本始性意义,其可现代因素是解决现代道德问题的一剂良方,家庭之于中国伦理与道德教育依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地位.道德教育理应回归家庭,强化家庭的道德教化功能,赋予家庭更重要的教育和人文使命,弥补学校德育的刚性限制与远离学生日常生活的缺陷,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校与家庭在价值与德育领域的融合、互补与彼此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1.
刘青 《文教资料》2009,(21):124-126
和谐社会中的家庭建设,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现代家庭伦理.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夫妻伦理建设、以人为本的亲子伦理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思考,希望能够为和谐社会中的家庭问题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西家庭伦理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精神是家庭本位,西方传统的家庭伦理精神是个人本位,它们各有自己产生的背景。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各有利弊,现代家庭伦理精神的建构应超越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实现这两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家庭也由传统走向现代。我国传统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棱心的传统家庭伦理发生深刻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夫妻关系为中心的现代家庭伦理。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既要发掘蕴含于传统家庭伦理中优良的人文资源,更要与时俱进,对之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重构现代父子伦理和现代夫妻伦理。  相似文献   

14.
《袁氏世范》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含丰富的家庭伦理教化和社会教化思想,尤其在阐述主要家庭成员问的伦理关系,以及居处治家、持家兴业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等方面均有精辟的论述,它将中国古代家庭伦理教化和训俗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袁氏世范》的家庭伦理教化思想,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及社会道德教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晨 《文教资料》2013,(13):15-16
在现代日本社会中,由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所培育出来的旧式"家族制"和"家庭制"正在逐渐解体。同时,这一制度下的血亲、婚姻、家庭、夫妇等关联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作为日本新一代文化女性形象的代言人,旅日韩裔作家柳美里以其亲身经历为蓝本,创作了一系列以家庭为主题的小说,反映了新生代日本女性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新观念。本文通过分析柳美里的主要作品《家庭电影》、《客满新居》和《命》《魂》《生》《声》四部曲,剖析了柳美里对传统家庭模式的绝望及对建立新型"家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加强现代家庭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家庭也由传统走向现代.我国传统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家庭伦理发生深刻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夫妻关系为中心的现代家庭伦理.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既要发掘蕴含于传统家庭伦理中优良的人文资源,更要与时俱进,对之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重构现代父子伦理和现代夫妻伦理.  相似文献   

17.
卡勒德·胡赛尼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凭借《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获得国际上的普遍认同和巨大的声誉。《群山回唱》是他阿富汗系列的第三部小说,小说讲述了几个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探讨了阿富汗家庭中父母与儿女之间、夫妻之间及兄弟姐妹等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受战争、贫困影响而产生的家庭伦理困境。本文通过剖析小说中包含的家庭伦理关系对胡赛尼产生的深刻反思,揭露在战争的大背景下,道德与伦理遭到极端利己主义的摧毁,以表达他关于人道主义伦理的迫切诉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社会变革,传统的家庭伦理受到冲击和挑战,现代家庭伦理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家庭伦理价值观由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家庭伦理原则由家长专制向民主平等转变;夫妻伦理由重理轻情向重情轻理转变;家庭生活由亲子关系为中心向夫妻关系为中心转变;家庭伦理规范体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观念具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巴金小说《寒夜》中汪文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严重"异化":母子不像母子、夫妻不像夫妻、祖孙不像祖孙,这种错位的家庭伦理关系加速了汪文宣家庭的瓦解。  相似文献   

20.
"家庭细胞说""差序格局说""家庭伦理说""过日子说"是社会学本土化家庭研究的四大范式。"差序格局说"承袭了西方古典社会中"家庭细胞说"传统,结构是其经脉,具有文化立场、社会本位的特征。"过日子说"是"家庭伦理说"的现代性洞察,以人为本,具有现象社会学旨趣。将本土化传统思想资源引入对现代生活的塑造,实现从结构到意义的转向,"家庭"到"家"的转向;"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的转向,是本土化家庭社会学研究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