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的“侃闲话”北京市崇文区中等职业学校李宝燮提起侃大山人人都知道指的是聊大天儿。从字面上看,“侃”具有海阔天空的含义,既可任选题材随口而来,亦可漫无边际广泛取材。侃既能显示才材,也能显示博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侃闲话我认为有三点好处:一是能提高学...  相似文献   

2.
看了这个题目,大家一定很奇怪:这世界上有歌迷、舞迷、书迷,哪里还有“侃”迷呀?不瞒大家,我就是一个“侃”迷。我爱看书看报,而且爱搜集那些珍闻奇事。再加上我又特别爱说,久而久之,我就成了个“侃”迷。我“侃”的内容很多,什么“飞碟”、“野人”、“刚果怪兽”,真是天下之奇,尽出我口。数学老师管我的“侃”叫“侃大山”,大概就是这缘故吧。我有好几个朋友,他们既是我的“侃友”,又是我的热心听众。其中知识面最宽的要算吴志平了。一次,我到他家去玩,看见他在屋里看书。我走过去一看,原来他正在看《世界五千年》。他见我来了,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3.
01赵侃侃的父母给他起名“侃”,是希望他能言善辩,侃侃而谈,不要吃了笨嘴拙舌的亏。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赵侃侃会变成了小结巴--“慢侃”“慢侃”其实是一个外号。好友巴宝儿有口吃的毛病,赵侃侃整天和他在一起,也被“传染”上了。于是,村里调皮的孩子就给赵侃侃起了外号叫“慢侃”,意思是他说,话慢得能把人急死。  相似文献   

4.
陶侃惜谷     
魏永霞 《阅读与鉴赏》2006,(11):38-38,72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农给人足。  相似文献   

5.
篮球先锋馆     
开栏语运动无极限,“兔兔运动馆”开张了!从今天起,馆主兔兔每期都会和大家一起侃球侃体育侃明星,嗯,还有运动场上的经典镜头、令人捧腹的赛场状况等等。让我们一起期待红红火火的“兔兔运动馆”吧。欢迎登陆“中学生天地 BBS兔兔运动馆”留言,或者写信和我们联系。本期我们先进入——  相似文献   

6.
五年级上学期的时侯.我和几个教授PK.他们向我提诸如什么是“五虎上将”、什么是“三姓家奴”、何谓“跃马檀溪”、怎么“空城退敌”等小儿科问题,我斗胆和他们侃了侃九龄男生对书中三位主角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印象里,对于一个阶段文学的评价,见仁见智,众说纷法,莫过于今。这是“世纪末的困惑”现象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上的,无论是对王朔的“侃文学”,还是“陕军东征”,又特别是“口口文学”,等等,评价上出现的分歧,都是很大的。二是文学艺术之走向市场,对文艺事业的市场化,文艺作品的商品化,也有许多不同见解。今年第二期《广州文艺》上,发表公刘先生的杂文(大有可写的一年),列举种种事实,说明1993年以来,在市场化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中国“文化大崩溃”,是“一出绝对的悲剧”。字里行间,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汉文化和异喊文化有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语言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各种新的词语大量产生。如“款爷”、“扒分”、“发烧友”、“追星族”、“侃大山”、“跳槽”、“炒鱿鱼”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纵观古今,词语演变情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大 例如:“潇洒”这是目前很流行的词语,原指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风度,洒脱,不拘束。如“这个青年很潇洒”。现在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已扩大到各个方面,如有人认为潇洒就是身陷困境时能不为烦恼所累;有的人认为不畏人言,走自己的路就是潇洒;也有人认为潇洒是一种对于进取的积极主动,对于得失的淡泊宁静,是一种不虚荣、不造作、随和自然的本色活法,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进入一种得心应手、进退自如的境地;还有人认为出手大方,上一回高级宾馆,出一次风头或获得一次成功都可称“潇洒走一回”。“侃”,这个词语原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话。如“侃侃而谈”。现在这个词语的意义已扩展到室内聊天,吹牛,编故事,摆龙门阵,并戏称善于侃的人为“侃爷”,侃得热闹为“侃大山”。  相似文献   

9.
上星期,一堂以“侃闲”为题的语文活动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并在生活中去观察、积累,课中不受时空的限制,侃出自己认为精彩的“闲话”。只要求每个人侃完后.留给听众一道思考题。当学生主持人宣布“侃闲”开始时,学习委员“蹭”地一下站起来,用洪亮的声音说:“我侃成语,班门弄斧也好,一鸣惊人也罢,来个抛砖引玉,提个问题请回答:才疏学浅,鼠目寸光的反义语各是  相似文献   

10.
我看周立波     
上海海派清口的创立者周立波先生,在复出两年之后,重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创作的《笑侃30年》《笑侃大上海》等作品,如今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谈资。周立波的杀手锏是“促狎”,虽然人生经历过低谷,但他始终是20年前成名时的那一脸坏相,寥寥数语就能把观众逗乐。  相似文献   

11.
编辑部语录     
●胡戈没侵权,因为他没有商业动机和商业行为,改编是自娱自乐;陈凯歌侵了胡戈的权(人身权),因为他骂人了。编叨编侃:面对网上风生水起的胡陈案,阿Sir终于站出来主持“公道”。●请同学们放心,人家不会来的,除非是特差生。编叨编侃:清华北大等大陆一流高校今年又计划在港澳地区特招新生,因涉嫌地区公正、地域歧视、挤占名额等问题,很多同学忿忿不平。到香港进行报刊交流的Sunny小编在“课高QQ群”上如是说。●我看中国队以后不用训练了,去寺庙烧香磕头就行了。编叨编侃:亚洲杯小组赛,中国足球队又抽到了“上上签”——与巴勒斯坦等弱旅分在…  相似文献   

12.
陶公少有大志 ,家酷贫 ,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 ,举孝廉 ,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 ,侃室如悬磬 ,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 :“汝但出外留客 ,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 ②,下为二 ③,卖得数斛米 ,斫诸屋柱 ,悉割半为薪 ,诸荐以为马草④ 。日夕 ,遂设精食 ,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 ,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 ,侃追送不已 ,且百里许。逵曰 :“路已远 ,君宜还。”侃犹不返 ,逵曰 :“卿可去矣 !至洛阳 ,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 ,遂称之于羊日卓、顾荣诸人 ⑤,大获美誉。【注释】 ①陶公 ,即陶侃 ,字士行 ,其先为鄱阳 (今江…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的哥”能侃是出了名的,天南地北,天文地理,国家政事,他们都能侃出个一二三来。这不,刚上车,这位老兄就开侃了。   “哥们, MBA知道吗 ?”   这主儿对新名词还接受得很快,我心想,便笑着答道“不是工商管理硕士吗 ?”   “知道就好,现在 MBA可火爆了,读 MBA,年薪 10万元不是梦,我要是有那两把刷子,也弄个 MBA,就不干这侍候爷的活儿了。”   我逗他:“不是可以花钱买嘛 ?你也买个证书不就得了 !”   “嗨,哥们,学位证书能买来,学问可是买不来的。”   这老兄还真说到点儿上了。事实上,如果能真有…  相似文献   

14.
有“上海活宝”之称的周立波蹿红中国南北大城市的是在2009年夏天,他的《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盘点2007》《盘点2008》《我为财狂》这一系列兼具上海特色与全民共性的大型脱口秀表演,在叫人开怀大笑时,又让人不得不猜测他“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发生了许多变化。话题作文满天飞,在话题作文的影响下,。散文化”(实际上是“大杂文”)的写作形式成为了考场上的流行色,议时政、论文化、侃人生、谈生存等,成了文章内容的。  相似文献   

16.
我班有两个风云人物。一个姓梁,性格开朗,爱好篮球,嗜好“侃”;另一个姓崔,爱好睡觉,嗜好“吹”。两人一“吹”一“侃”,可谓志趣相投地走到了一起。因为崔说不过梁,所以崔拱手认他为老大。再后来,他们的“侃大山公司”成立了,梁为董事长,崔为秘书。这一“里程碑”似的举措,标志着我班的“调侃”事业已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这个夏天,上海势不可挡地火了一个人,他叫周立波。他的“笑侃30年”、“笑侃大上海”等场场爆满,推波助澜即将演出的“2009我为财狂”侃理财、教你“占便宜”又炙手可热。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创新性、多元性耳熟能详,它的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容并存,以致低级、庸俗等也夹杂其间,还有它的商业性炒作。在一个价值标准缺失、历史深度匮乏的浮华时代,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究竟隐含了怎样的审美意义,提升怎样的人文的精神与形而上的信念?本栏约请了上海市大同中学、七宝中学的学生们直言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兆喆其人     
兆 档案生日:10月22日性别:男血型:没测过星座:天秤座身高:175 cm体重:60千克兴趣爱好:多得数不清座右铭:曾经沧海难为水最喜欢的一句话:付出真情,一定会得到真爱的回报。最喜欢的作家:余秋雨最喜爱的书:哲学类上身30元,下身20元,皮鞋绝对不超过20元,脸上挂满微笑,这就是兆吉吉给我的第一印象。初次与他相识,是在他的宿舍里。当时兆吉吉刚刚作完文学报告,显得很兴奋,正和几名挚友在宿舍大“侃”。也许是对校园生活有着独到理解,也许是书读得太多了,他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多丰富语言。他的大“侃”简直令你目瞪口呆。如果…  相似文献   

19.
友人赠我一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史颂权编著的《海阔天空侃语法》(以下简称《侃语法》),说内容精采。我随手拿起来翻了翻,第105页上的“该用‘Do you know’还是‘Did you know?’”一章顿时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花了两天的时闻,把全书通读了一遍,获益非浅。《侃语法》一书的妙处太多了,值得借贵刊一角赞上一赞。  相似文献   

20.
尾巴的功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动物们在一起也习惯“侃(kan)大山”了。一日,一些动物围绕尾巴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