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散性思维也叫做求异思维或扩散性思维,是指针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出发去思考解决此问题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基础。笔者阐述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侯运兰 《教师》2019,(18):48-49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散性思维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期间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模式。单纯的理论复述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何为发散性思维,教师还需要采用习题演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借此让他们在反复探索、思考中形成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朱照远 《小学生》2010,(4):38-38
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存在两种思维方式:发散型思维方式和辐合型思维方式,具体区别在于辐合型思维方式是面对一个问题,寻找一条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发散型思维方式是面对一个问题,找出多条解决的办法。经研究发散性思维方法具有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更有利于新的发明创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与培养,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彭健燕 《广西教育》2008,(16):43-43
发散性思维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出创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能力为主要内容,而人的能力又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尤为重要。因此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人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它在思考问题时应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解决问题注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散性思维是现代科学性的思维方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现代教学中值得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方式,它对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巧设发散点”的角度来培养发散性思维,促进创造性思维。所谓“巧设发散点”,就是...  相似文献   

7.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去探索的多样性的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能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高思考的深度,使学生从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联系出发,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训练发散思维还能启迪学生悟性,使学生深入研究,洞察事物,力求认识事物的本质,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及未来。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性思维具备三个特征:一流畅,二变通,三独特。它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立体思维、旁通思维及求异思维。笔者试从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及其思维表现方式出发,谈谈如何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之常新。  相似文献   

8.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富于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时,通常取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类比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训练与考查,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现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视,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形式主要有横向发散思维、纵向发散思维、侧向发散思维、逆向发散思维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要认真搞好物理知识的教学。发散性思维,实质上是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知识,进行重构、重组。所以,经验、知识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人们只能在已有的经验、知识可能提供…  相似文献   

10.
孙利 《考试周刊》2011,(86):72-72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锻炼,在思维方式中要特别地重视发散思维,这样在教与学关系处理上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对数学教学与发散思维的感想。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来实现的.既然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和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所以,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材必须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 一、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精心设计课堂的中心议题,可以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我努力钻研教材,结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小学学生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层次、创新性较强的思维方式,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小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还存在较多问题。教师可对中小学教学中发散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本文拟就发散思维的特征以及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析取和重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发散性思维是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作文教学应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一、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材传统语文教学对任何问题都以一个标准答案来判断的习惯作法常常抑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尤其是写作教学中那种过于死板的指导、死扣命题的审题、勉强对照公式化的评分标准来评判文章优劣的作法,无形中使学生在作文时满足于人云亦云,形…  相似文献   

16.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各种答案的展开性的思维方式,它又称为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本人根据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1抓住思维关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的一般模式是:选取思维发散点→发散想象。如果我们能灵活地确定不同角度的发散点,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则效果是令人瞩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选取以下的发散点:1.1语词的发散指根据语词(主要是关键词)表述的特点,寻求各件…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66):54-55
<正>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又是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的发散性思维称为"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异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就是有利于  相似文献   

18.
组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有机组合,而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因此,中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应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诸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空多填、一图多画等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朝着各个方向发散开去,达到流畅、变通、独特.……  相似文献   

19.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基础教学中多角度推倒公式定理,多用类比法得出结论,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发散性提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发散性提问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提问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创的想法,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如:用语言叙述算式38X(125H5)。可以这样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