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龙 《青年记者》2021,(4):107-108
防控疫情过程中,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存在较大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公民个人信息收集过程中技术应用的伦理性、合法性风险以及被过度采集的风险,信息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风险,信息非法利用过程中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2.
10月31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二审的民法总则草案增加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个人信息权利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享有的重要权利,明确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使公民免受非法侵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意义.据此,建议增加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澎湃新闻网,10月31日)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信息化条例》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对倒卖个人信息的不法行为予以最高50万元的严惩。针对目前社会公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现象,《条例》在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披露所采集的信息,不得将获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出售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提供给他人,不得以窃取、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陈为保表示,在当前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条例》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维护通信市场正当竞争等方面提供了可执行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内首个保护个人信息的国家标准编制完成,出台在即,引发社会关注。作为我国首个保护个人信息的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将个人信息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并提出了默许同意和明示同意的概念、阐明了对两种个人信息的使用要求。这是一个进步,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媒视野     
《现代视听》2013,(1):2-3
传媒资讯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2月1日起实施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将于2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最显著的特点是规定个人敏感信息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须首先获得个人信息主体明确授权。这项标准还提出了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的八项基本原则,即目的明确、最少够用、公开告知、个人同意、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1日《江苏省信息化条例》正式实施。针对公众反应日益强烈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条例中明确提出:非法披露、出售、提供信息,或者以窃取、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取信息的,对单位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这是江苏省制定的第一部信息化综合性地方法规,也在国内率先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个人信息可以轻易地在互联网环境中被获取,在方便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同时,也增加了档案利用中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本文调查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国五个国家的国家档案馆网站上档案开放利用的政策和规定,通过比较研究档案馆在档案利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依据和措施,发现国外档案馆在处理档案利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时,主要以隐私法和信息自由法作为法律依据,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是档案内容审查与档案封闭期限相结合。然而面对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新挑战,档案馆并未采取新的保护手段,档案利用中的隐私保护技术要求并未得到有效关注。解决档案开放利用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矛盾需要档案馆在法律保障、保护措施制度建设和保护手段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一代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为业界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同样值得关注。ChatGPT引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违规收集、过度挖掘、信息外泄和算法偏见。传统公平实践原则在应对ChatGPT的挑战时显得捉襟见肘,“设计保护”通过伦理、法律与技术的融合治理,可为解决困境提供思路。ChatGPT运行中个人信息的“设计保护”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导向,满足安全、公正、可控、负责的算法伦理要求;依靠应用场景调查、个人信息分类、权益影响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具体保护需求;通过要素确定、措施选择、环节设计、方案评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技术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9所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研究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制定的现状。从法律政策指导、个人信息相关概念界定、个人信息收集的目的和内容、个人信息安全的维护、个人信息披露的声明、个人信息的查询与修改、个人信息权利的维护7个方面对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制定有以下启示:设置个人信息保护办公室,增强高校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主动性;并举内容数量,制定高校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构建法律体系,国家加速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相似文献   

10.
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最受关注的公共议题之一,存有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社交媒体信息泄露问题也引起关注.基于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和特点,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通过个案分析、经验观察与总结,探析了目前社交媒体用户面临的个人信息安全现状,分析社交媒体上易泄露的个人信息类别及其收集方式,总结常见的用户信息泄露路径,并提出了多层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曹卓瑜 《兰台世界》2017,(14):25-28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高校档案为研究范围,针对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保护为主要内容,对"个人信息"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涉及个人信息的档案种类,并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档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探讨,提出保护个人信息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保护之管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为主要内容.对"个人信息"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涉及个人信息的档案种类,分析了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的安全现状及缺陷,并提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用户信息的保护,根据基本立法原则,分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可能存在的侵害用户信息安全的行为,总结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所涉及的用户信息收集、分析利用、存储传播等过程的影响,并从立法保护、机制改革、技术改进等方面探讨了适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信息社会注重个人信息保护,要求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处理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新闻自由则要求尽可能多地获取、传播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一切信息,二者存在一定张力。法律通过个人信息的分级保护及对敏感信息的限制实现调和,有效平衡了个人信息保护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关系。我国应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个人信息内涵,合理划分个人信息中的"敏感信息"和"非敏感信息",分层保护个人信息,确立新闻自由的界限。对于新闻媒体、其他自然人已经获得信息主体同意或授权,出于重大公共利益需要等情形,可以对个人敏感信息进行一定处理,确保新闻自由的实现范围。  相似文献   

15.
杨颖 《大观周刊》2011,(22):102-102,78
现代社会一大特征就是依赖大量个人存储信息。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私人机构,日常功能的发挥都有赖于连续提供并不断更新个人信息。个人信息逐渐成为信息社会一种重要社会资源。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更为各种信息收集和处理提供了极大便利,信.息收集和传输变得异常简单和快捷。随着个人信息收集的泛滥,侵犯个人信息的案例层出不穷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正是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法律的不足,许多国家制定:或正在制定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范。本文综合运用一些方法,对个人信息的_些基本性问题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对个人信息进行民法保护的理论基础。比较论证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应采取将其归入隐私权用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模式,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伴随着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手机、计算机、网上交易等蕴含高技术的新事物业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同时,随着这些新事物的出现的还有如影随形对个人信息侵犯的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首先是对个人信息收集的不正当性,其次是对个人信息处理的不正当性。前者主要有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和非法收集两种情况;后者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的不当泄露、恶意篡改和恶意传播、不当使用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盼盼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5):140-148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文献,为未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CNKI数据库,系统收集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研究主题,并进行论述。[结果/结论]将现有的研究成果按主题分为5类:国内外实践经验研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探索、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应对、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评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钟芳芳 《图书馆》2015,(1):69-72
总结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个人办证信息、个人活动信息、个人网络痕迹以及个人空间的安全问题等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建议,即以法制建设为中心,以提高读者自我保护意识为重点,以图书馆学会为主导,以先进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图书馆行业自律为手段。  相似文献   

19.
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1)隐私保密权,即档案中个人生活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的权利。权利主体与公众无关的个人信息和资料,权利人有权不对外泄露。(2)隐私维护权,是指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知悉、收集和传播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  相似文献   

20.
云计算环境中,图书馆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了新的挑战.相关的隐私保护问题存在于读者信息生成、迁移、利用、共享、存储、销毁、恢复等诸环节.云计算系统本身的缺陷、黑客攻击与病毒侵袭、云提供者内部管理的失范、国家或者地区立法冲突等都可能对图书馆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构成威胁.应通过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法规、采用灵活多样的隐私技术应用策略、加强对云服务行业的隐私安全监管、制定统一的隐私技术标准和行业指南等措施保障图书馆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